尚書筆記|秦誓

主要是關於用人的。秦穆公,前 683-621。這篇公羊文公十二年、禮記大學史記秦本紀都有引,有用字上的不同。惠棟公羊古義「字多異……葢今古文之殊耳。」義疏是陳立公羊義疏,所引公羊是公羊義疏卷四十二,中華書局 2017 秊弟 1554–1560 葉。
公羊賢繆公,是根據尙書來的,那有沒有可能是公羊家自己妄想的呢,感覺性質與後世經學家作注疏差不多,看到一箇文獻,覺得可以用,就拿來用了。有多少是根據文獻想出來的?又感到,漢人看到的古文獻又能比我們現在的人多多少呢?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以申思不用䞿叔、百里傒之謀,故作此誓,令後世以記余過。

遂發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視,䞿叔子西乞術及白乙丙將兵。行日,百里傒、䞿叔二人哭之。繆公聞,怒曰……

秦穆公伐鄭,爲晉所敗於殽,還誓其羣臣,而作此篇也。大學注,紅皮本弟 3865 葉

釋文事見魯僖公三十三年。三帥……謂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

崤,晉要塞也。以其不假道,伐而敗之,囚其三帥。晉舍三帥還歸,秦穆公悔過作誓。

左傳僖三十年,晉文公與鄭穆公圍鄭,鄭使燭之武說秦伯,秦伯竊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不可。』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伐鄭。」是「遣三帥,帥師往伐之」事也。

杜預云「……從秦嚮鄭,路經晉之南境,於南河之南崤關而東適鄭。禮,征伐、朝聘過人之國,必遣使假道。晉以秦不假道,故伐之。左傳僖三十二年,晉文公卒。三十三年,「秦師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矯鄭伯之命,以牛十二犒師。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晉先軫請伐秦師,襄公在喪,墨縗絰。夏四月,敗秦師於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是襄公親自帥師伐而敗之,囚其三帥也。春秋之例,君將不言帥師,舉其重者。此言「襄公帥師」,依實爲文,非彼例也。又春秋經書此事云「晉矦及羑戎敗秦師于殽。」實是晉矦而書晉人者,杜預云:「晉矦諱背喪用兵,通以賤者告也。」

左傳又稱:晉文公之夫人文嬴,秦女也,請三帥曰:「彼實構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秦伯素服郊次,嚮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過也。」是晉舍三帥而得還。

大學疏此一經明君臣進賢詘惡之事。qū……是秦穆公悔過自誓之辭。記者引之以明好賢去惡也。

後案公羊穀梁則謂䞿叔與百里奚同諫,不見聽,遂使三帥帥師而東,爲晉敗于崤,虜三帥,已而歸之。史記秦本紀同。

史記,䞿叔本百里奚所薦,其意見議論必合。且左傳言䞿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而史記皆言二人同送其子而哭之。

三傳紀載雖詳略不同,無大牴牾,不可執以駁

左傳作誓在晉襄公釋歸三帥之時,書序則云還歸之後。史公以爲在敗晉人報怨之後者,白虎通篇以「邦之榮懷」知秦穆公之霸,是今文說也。

公曰:嗟!我士,聽無嘩!予誓告汝羣言之首

乃誓於軍曰:嗟!士卒,聽無譁!余誓告汝。

誓其羣臣,下及萬民。獨云士者,舉中言之。〔處處是等級〕

誓其羣臣,通稱士。

眾言之本要。

後案周禮有致萬民,詢國危,而敗崤亦是國危。

白虎通篇云:「伯子男臣子,于其國中褒其君爲公何?諸矦有會聚之事、朝聘之道,或稱公而尊,……爲交接之時不私其臣子心,俱欲尊其君父。」〔突肰想到,經學其實是春秋戰國時期政治社會狀況的反應,經學並非永恆的,是具體的三四百年的歷史〕

譁者,說文讙、譁轉注。

史公「士」作「士卒」者,以此時誓于軍中也。

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

言民之行己盡用順道,是多樂。

訖,盡也。自,用。……昔漢明帝問東平王劉倉云「在家何者爲樂?」對曰「爲善最樂。」

後案「般,樂」,釋詁周頌篇箋文。

民者,靈臺疏引孝經援神契云「冥也。」鄭注呂刑亦同。

言民冥無知,止以自順,是爲多樂耳。

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

惟受人責卽改之,如水流下

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

欲改過自新,如日月並行過,如不復云來。雖欲改悔,恐死及之,無所益。恐及老死,不得改悔也。

逾,益;邁,行也。員,卽云也。〔經文改字了?〕

後案唐風蟋蟀云「日月其邁。」

困學紀聞云「周益公曰:唐賦多用『員來』,讀秦誓正義,知今之云字乃員之省文。」益公名必大。

  • 周必大1126 年 8 月 15 日-1204 年 12 月 25 日,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人,其先鄭州管城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刻書家,卒諡文忠。與歐陽修楊邦乂胡銓楊萬里文天祥,合稱廬陵「五忠一節」。

肰而沒有「益公」,估計孫星衍也找了好一會。

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

未成我所欲,反忌之耳。

後案說文卷十下心部云「惎,毒也。……周書曰『來就惎惎。』……」今周書 無此文。詳考之,此經「未就予忌」當卽是也。……「來」與「未」形相似,惎與忌聲相亂而誤。

〔抄了後案〕詳其義,或謂來就予而反毒之。……「來就惎惎」衍一重字,或脫「予」字。

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爲親

悔前違古從今,以取破敗。

雖則云然,尙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

古之人謀黃髮番番,則無所過。集解字當作「皤」。皤,白頭皃。言髪白而更黃,故云黃髮番番,謂䞿叔、百里奚也。卷五,老版弟 194 葉

前雖則又云肰之過,今我庶幾以道謀此黃髮賢老,則行事無所過矣。

後案古文苑卷六張超誚靑衣賦亦云「秦穆思諐,故獲終吉。」……荀子卷十九大略篇亦云「春秋賢穆公能變。」

新序襍事篇曰「黃髮之言,則無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旣愆,我尙有之

正義番當作皤。皤,白頭皃。

勇武番番之良士,雖眾力已過老〔後案「老」作「者」〕

後案六四「皤如」,王弼注以爲素,李鼎祚亦云「白素」。

漢書律曆志云「大呂,呂,旅也。……」是呂旅音義同也。……脊骨爲人身之榦,所以統會諸骨,故膂彊則身健。

王氏念孫云「膂、力一聲之轉。」

尙者,詩箋云「猶也。」下「尙不欲」同義。與上文「尙猷詢茲黃髮」、下文「亦尙一人之慶」,三「尙」字不同詁也。

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尙不欲

漢書李尋傳昔秦穆公說諓諓之言,任仡仡之勇。

訖訖,無所省録之皃。

後案說文皆孔氏古文。

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

公羊何賢乎繆公?以爲能變也。其爲能變柰何?惟諓諓善竫言,俾君子易怠,而況乎我多有之,〔怎麼跟阿三電影一樣,說來就來〕何休諓諓,淺薄之皃。竫,猶撰也。俾,使也。易怠,猶輕惰也。

截截,辭語,截削省要也。偏,少也。

惟察察便巧,善爲辯佞之言,使君子迴心易辭。

後案說文卷十二下戈部云「戔,賊也。……周書曰『戔戔巧言。』」說文雖從孔氏古文,閒亦兼取伏生今文,亦存異本。

說文卷三上言部云「諞,便巧言也。……周書曰『截截善諞言。』論語曰『友諞佞。』……」鄭注云「便,辯也。……」是「截截諞言」爲便巧辯佞之言也。

公羊……辭作怠者,說文云「辭,籀文作辝……」因傳寫遂誤爲辭。史記三王世家齊王策云「俾君子怠。」〔大槩照抄九經古義

葢說文用孔氏古文,亦兼取今文,故兩引之也。〔照抄王鳴盛〕

王氏念孫云「有之,謂親之也。春秋左氏昭二十年云:『是不有寡君也。』杜注云:『有,相親有也。自悔其親佞人也。』」

義疏王逸楚辭章句云「諓諓靖言。」靖與竫同。釋文尙書作「截截,淺薄皃也。」賈逵注外傳云「巧言也。」……說文言部「諓,善言也。」段氏注云……諸家作諓諓,許作戔者,同一今文而有異本……」按:許以諓爲善言,或別一義,不必牽以說與此。〔王鳴盛直接避開這箇問題〕

按:靖、竫同部字。撰、譔皆從巽得聲,與扁亦同部。古耕靑閒有眞臻等部通假者,故作諞,此作竫,義皆相近。作撰者,巧言之人憑空結撰,易以動人。〔還是沒能很好地解釋諞竫的通假。撰 sɡronʔ–zrwanx,靖竫 zreŋʔ–zjengx〕

襄四年左傳「貴火易土」,注「易,猶輕也。」……秦繆一聞杞子之言,卽輕師遠襲。

我皇多有之

公羊而況我多有之,

後案無逸云「無皇曰」,又云「則皇自敬德」,漢石經皆作「兄」。桑柔「倉兄塡兮」,義作況是也。〔照抄公羊古義「依字當作兄,兄,滋也。」〕

〔淸代學者爲何引書那麼細緻呢?佗們有現在「學術規範」的槩念嗎?或者說我猜,是爲了增強自己的說服力,以漢人爲宗師。也不一定。王鳴盛抄那麼多惠棟的也不說,看來不是學術規範,或者說是不健全的學術規範〕

義疏段氏玉裁尙書撰異云「……皇與況互相假借,而況乎我多有之,猶言而何暇我多有之也。孔傳皇訓大,非。」按:段說非是。此言「而況乎我多有之,卽以況爲矧況字……樊毅碑況作兄。管子書皆以兄爲況。……」兄、皇皆通。

昧昧我思之

江氏聲云「秦本紀云……自謂思此一介臣。」僞孔亦此文屬上讀……詳玩經文,實不肰。

如有一介臣

大學秦誓曰「若有一个臣,〔引作「介」〕

一介,耿介,一心端慤者。

後案釋文云「字又作个。」考說文無个字」……今俗以个、箇皆爲物之枚數者……而个尤不成字,乃大學引此經竟作「个」。……俗學之盛,唐初已然。〔那麼,儀禮中的个是什麼情況呢?〕

个卽介別體也。〔不過也沒說爲什麼,就舉了幾箇例子〕

義疏則陸氏所見尙書作「一个」,與大學同。……左傳稱「一介行李」,是偏副之義。杜注昭四年云「个,東西廂。」亦偏室之義也。葢古義一个作一枚解者,止作箇。何訓一槩,亦不作一个解。

斷斷猗

公羊惟一介斷斷焉,何休一介,猶一槩。斷斷,猶專一也。

大學斷斷兮斷斷,誠一之皃也。羣臣若有一耿介之臣,斷斷然誠實專一謹慤。……古文尙書兮爲猗,言有一介之臣,其心斷斷猗猗肰專一,與此本異。

斷斷,守善之皃。

猗,足句之辭,大學引作「兮」。〔都是孔穎達的疏,但是一箇說是語詞,一箇說猗猗肰,竒怪〕

後案「𠧢,古文叀字。周書曰『𠸿𠸿猗,無他技。』」……「專,小謹也。」

焉與夷同,見周禮行夫注。〔抄的九經古義〕夷聲近猗,故猗轉作焉也。

義疏後漢書卓茂傳「斷斷,專一也。」漢書孔光傳「斷斷,專一之皃。」

孔氏廣森經學卮言云「刑疏『異端,諸子百家之言』,非也。楊墨之屬行於戰國春秋,時未有攻之者也。戴東原說:端,頭也。凡事有兩段,謂之異端。……」按:孔氏此解,尤與何氏說「斷斷爲專一」者相發明。

無他技

公羊無他技。何休他技,奇巧異端也。孔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大學無他技,他技,異端之技也。

何休他技奇巧,異端也。

後案王、孔云伎能、伎蓺,則與下「有技」無別。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公羊其心休休,能有容,是難也。何休休休,美大皃。能含容賢者逆耳之言。

大學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休休,寬容皃。

如有束脩一介臣,斷斷猗肰專一之臣,雖無佗技蓺,其心休休焉樂善,其如是,則能有所容。言將任之。〔怎麼那麼喜歡兩箇字重疊使用?神奇的是,石鼓文也是兩箇字疊用!〕

後案葢古「如」字作「而」,「而」讀爲「能」,「能」讀曰「如」。顧命「其能而亂四方」,傳釋爲如。「用晦而明」虞翻注,「垂帶而厲」鄭箋,左傳隱七年「歃如忘」服虔注,莊七年「星隕如雨」,僖二十六年「室如縣罄」,昭四年「牛謂叔孫見仲而何」杜預解,孟子「九一而助」趙岐解,解作「如」。禮運「耐以天下爲一家」,注云「耐,古能字。」大雅民勞云「柔遠能邇」,鄭箋云「能猶侞也。」〔照抄公羊古義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大學人之有技,若己有之。有技,才藝之技也。

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大學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若己有之,不啻若自其口出,皆樂人有善之甚也。美士爲彥。……彥或作盤。

人美聖,不啻如自口出,心好之至也。

聖者,洪範云「睿作聖。」

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

大學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有利哉!黎,眾也。實,是也。若能好賢如此,是能有所包容,則我國家……

用此人安我子孫眾民,亦主有利哉!

後案肰則是與寔通,而寔又可與實通也。

論衡刺孟篇云「……黎民亦尙有利哉!」此今文尙書讀也。〔這很關鍵〕

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

大學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媢,妬也。

蔽冒疾害以惡之。

後案釋文云「媢……尙書作冒,音同,謂覆蔽也。」

說文卷十二下女部云「媢,夫妬婦也。」

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

大學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違,猶戾也。俾,使也。佛戾賢人所爲,使功不通於君也。尙書通爲達字也。

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大學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殆,危也。

邦之杌隉,曰由一人

杌陧,不安,言危也。

後案〔說了一大對杌隉是俗字,只要說文沒有的,都是俗字〕

邦之榮懷,亦尙一人之慶

尙,庶幾也。〔這是大學的注,但是大學沒有尙這箇字。〕

國之光榮,爲民所歸,亦庶幾其所任用賢之善也。

後案釋言懷訓來,是有歸義。但釋詁以懷玉安定同訓,故鄭揚之水箋以懷爲安。

高誘注淮南云「尙,主也。」大學引作「尙」〔但問題是根本沒有這箇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