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典
孫此三苗,似非竄三危者。韓詩外傳云「當舜之時,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陂,右彭澤之水,由此險也。以其不服,禹請伐之,而舜不許,曰『吾喻教猶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民請服。」案:其事見淮南子鹽鐵論說苑諸書。堯時三苗已竄三危,此有苗不服,在楚荊州之地,是舜時三苗非堯時所竄也,故呂氏春秋‧召類篇云「舜却有苗,更易其俗。」淮南‧兵略訓云「舜伐有苗」,修務訓「舜南征三苗,道死蒼梧。」注云「三苗之國,在彭蠡,舜時不服,故往征之。」⋯⋯分北者,卽呂氏春秋所為「却」也。說文云「𠔁,分也,从重八。」
檀弓疏引張逸荅焦氏云「初竄西裔,後分之在南野。」江氏聲云「蓋三苗為西裔諸侯,其君一人,其族類當復不少。其在西裔猶相聚為惡,故復分析流之。分析卽分別也,故云『北猶別也』。北,蓋重八之𠔁。」
虞書
疏堯典雖曰唐事,本以虞史所錄,末言舜登庸由堯,故追堯作典。非唐史所錄,故謂之虞書也。鄭玄云「舜之美事,在於堯時」是也。案馬融、鄭玄、王肅、別錄,題皆曰虞夏書,以虞夏同科,雖虞事亦連夏。此直言虞書,本無夏書之題也。案鄭序以為虞夏書二十篇、商書四十篇、周書四十篇,贊云「三科之條,五家之教」,是虞夏同科也。其孔於禹貢注云「禹之王以是功,故為夏書之首。」則虞夏別題也。以上為虞書,則十六篇。又帝告、釐沃、湯征、汝鳩、汝方,於鄭玄為商書,而孔并於胤征之下,或以為夏事,猶西伯戡黎。則夏書九篇、商書三十五篇。此與鄭異也。或孔因帝告以下五篇亡,並注於夏書,不廢猶商書乎?別文所引,皆云「虞書曰」「夏書曰」,無并言「虞夏書」者。又伏生雖有一虞夏傳,以外亦有虞傳、夏傳,此其所以宜別也。此孔依虞、夏各別而存之。莊八年左傳引夏書曰「臯陶邁種德。」僖二十四年左傳引夏書曰「地平天成。」二十七年引夏書「賦納以言。」襄二十六年引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皆在大禹謨、臯陶謨。當云虞書,而云夏書者,以事關禹,故引為夏書。若洪範以為周書,以箕子至周,商人所陳,而傳引之即曰商書也。案壁內所得孔為傳者,凡五十八篇,為四十六卷,三十三篇與鄭注同二十五篇增多鄭注也其二十五篇者大禹謨一五子之歌二胤征三仲虺之誥四湯誥五伊訓六太甲三篇九咸有一德十說命三篇十三泰誓三篇十六武成十七旅獒十八微子之命十九蔡仲之命二十周官二十一君陳二十二畢命二十三君牙二十四冏命二十五但孔君所傳值巫蠱不行以終前漢諸儒知孔本有五十八篇不見孔傳遂有張霸之徒於鄭注之外偽造尚書凡二十四篇以足鄭注三十四篇為五十八篇其數雖與孔同其篇有異孔則於伏生所傳二十九篇內無古文泰誓除序尚二十八篇分出舜典益稷盤庚二篇康王之誥為三十三增二十五篇為五十八篇鄭玄則於伏生二十九篇之內分出盤庚二篇康王之誥又泰誓三篇為三十四篇更增益偽書二十四篇為五十八所增益二十四篇者則鄭注書序舜典一汨作二九共九篇十一大禹謨十二益稷十三五子之歌十四胤征十五湯誥十六咸有一德十七典寶十八伊訓十九肆命二十原命二十一武成二十二旅獒二十三冏命二十四以此二十四為十六卷以九共九篇其卷除八篇故為十六。故藝文志劉向別錄云五十八篇。藝文志又云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古文又多十六篇篇即卷也即是偽書二十四篇也。劉向作別錄班固作藝文志並云此言不見孔傳也。劉歆作三統歷論武王伐紂,引今文泰誓云「丙午逮師」,又引武成「越若來三月五日甲子,咸劉商王受」,並不與孔同,亦不見孔傳也。後漢初賈逵奏尚書疏云「流為烏」,是與孔亦異也。馬融書序云「經傳所引泰誓,泰誓並無此文。」又云「逸十六篇,絕無師說」,是融亦不見也。服虔、杜預注左傳「亂其紀綱」,並云「夏桀時」,服虔、杜預皆不見也。鄭玄亦不見之,故注書序舜典云「入麓伐木」,注五子之歌云「避亂於洛汭」,注胤征云「胤征,臣名」。又注禹貢引胤征云「厥匪玄黃,昭我周王」,又注咸有一德云「伊陟、臣扈曰」,又注典寶引伊訓云「載孚在亳」,又曰「征是三朡」,又注旅獒云「獒讀曰豪,謂是遒豪之長」,又古文有仲虺之誥、太甲、說命等見在而云亡。其汨作、典寶之等一十三篇見亡而云已逸,是不見古文也。
案伏生所傳三十四篇者,謂之今文,則夏侯勝、夏侯建、歐陽和伯等三家所傳,及後漢末蔡邕所勒石經是也。孔所傳者,膠東庸生、劉歆、賈逵、馬融等所傳是也。鄭玄書贊云「我先師棘子下生安國,亦好此學。衛、賈、馬二三君子之業,則雅才好博,既宣之矣。」又云「歐陽氏失其本義,今疾此蔽冒,猶復疑惑未悛。」是鄭意,師祖孔學傳授膠東庸生、劉歆、賈逵、馬融等學,而賤夏侯、歐陽等。何意鄭注尚書亡逸並與孔異,篇數並與三家同?〔正因為孔穎達所本爲偽書,偽書有鄭玄時已亡佚的篇目。「何意」:不料;何故。這裏應該是何故。很有意思,屁股決定腦袋。王鳴盛錯判了鄭玄文本,也開始說:第 7 頁「東晉晚出本自稱古文,而亦作嵎夷,反同于夏侯等書,何也?考銕卽古文鐵字。鐵本黑金,古音通夷,故又從夷。嵎夷作嵎銕,假借同音字也。說文卷十三下土部又作『堣夷』,當從鄭爲正。」〕又劉歆、賈逵、馬融之等並傳孔學,云十六篇逸,與安國不同者,良由孔注之後,其書散逸,傳注不行。以庸生、賈、馬之等惟傳孔學經文三十三篇,故鄭與三家同以為古文。而鄭承其後,所注皆同賈逵、馬融之學,題曰古文尚書。篇與夏侯等同,而經字多異:夏侯等書,「宅嵎夷」為「宅嵎䥫」,「昧谷」曰「柳谷」,「心腹腎腸」曰「憂腎陽」,「劓刵劅剠」云「臏宮劓割頭庶剠」,是鄭注不同也。
三家之學,傳孔業者。漢書儒林傳云「安國傳都尉朝子俊,俊傳膠東庸生,生傳清河胡常,常傳徐敖,敖傳王璜及塗惲,惲傳河南桑欽。至後漢初,衛、賈、馬亦傳孔學」,故書贊云「自世祖興後漢,衛、賈、馬二三君子之業是也。所得傳者三十三篇,古經亦無其五十八篇,及傳說絕無傳者。」至晉世王肅注書,始似竊見孔傳,故注「亂其紀綱」為夏太康時。
又晉書皇甫謐傳云「姑子外弟梁柳邊得古文尚書,故作帝王世紀,往往載孔傳五十八篇之書。」晉書又云「晉太保公鄭沖以古文授扶風蘇愉,愉字休預。預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即謐之外弟也。季授城陽臧曹,字彥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賾,字仲真,又為豫章內史。遂於前晉奏上其書,而施行焉。」時已亡失舜典一篇。晉末范甯為解時已不得焉。至齊蕭鸞建武四年,姚方興於大航頭得而獻之,議者以為孔安國之所注也。值方興有罪,事亦隨寢。至隋開皇二年,購募遺典乃,得其篇焉。然孔注之後,歷及後漢之末,無人傳說,至晉之初猶得存者,雖不列學官,散在民閒,事雖久遠,故得猶存。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
史p18 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旣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邦。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暘谷。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中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爲,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鳥獸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史記以爲放勳是堯的名,尙書看作是品𢛳。舜禹等皆是如此〕
馬堯順考古道。放勳,堯名。
鄭稽,同。古,天也。言堯能順天而行,與之同功。
傳p34 若,順,稽,考也。
書集傳p187 以典冊載,故曰堯典。曰若:發語詞。稽:考證。
後案說了天爲古的其他鄭注。鄭玄以帝爲天,以古爲天
欽明文思,安安
鄭敬事節用謂之欽,照臨四方謂之明,經緯天地謂之文,慮深通敏謂之思。
傳安天下之當安。
書集傳放:至。欽:恭敬。明:通明。安安:出於自然無所勉強,卽性之。灮:顯。惟堯性之,是以信恭而能讓也,其他人𢛳非性有〔安安能解釋㝵那麼理學,這實際上是在反映自己的思想。那麼,鄭注反映鄭的思想,王鳴盛對鄭注的考辨是在反映王鳴盛的思想。我們的目標,其一是還原王鳴盛在想什麼,其二是放在淸代學術史的背㬌下,看王鳴盛思想與其他人的接續關係〕
後案
允恭克讓
鄭不懈于位曰恭,推賢尙善曰讓。
後案大雅·韓奕云「夙夜匪解,虔共爾位」鄭又云「推賢尙善曰讓」者……〔鄭玄沒有說他的出處,這是王鳴盛自己爲鄭玄攷慮。其實,所有的疏都是這樣吧〕
灮被四表,格于上下
鄭言堯𢛳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謂「大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齊其明。」
傳灮,充。格,至也。名聞充溢四外,至于天地。
後案格,古作假……作格者,晉人改也。〔這不就是鄭玄解「若稽古帝堯」的出發點嗎。而王鳴盛說:
鄭以稽爲同者,說文卷下云『稽從禾。』『禾,木曲頭,止不能上也。』極于上而止,是上同之意也。儒行『古人與稽』注:『稽猶合也。』合亦同也。古爲天者,逸周書·周祝解云『天爲古。』毛詩·商頌·玄鳥云『古帝命武湯。』箋云『古帝,天也。』虞翻述八卦逸象,亦云『天爲古』是也。若爲順者,釋言文。據論語·泰伯『唯天爲大唯堯則之,魏巍成功』,故鄭云順天而行,與之同功
可畱意。〕
又以上下爲天地者……
克明俊𢛳
大學帝典曰「克明峻𢛳」,皆自明也。注皆自明明德也。克,能也。顧,念也。諟,猶正也。帝典,堯典,亦尙書篇名也。峻,大也。諟,或爲題。疏峻,大也。尙書之意,言堯能明用賢俊之德。此記之意,言堯能自明大德也。
史記能明馴𢛳
鄭俊德,賢才兼人者。
傳協,合。
平和章明。
後案大學引作峻,鄭訓爲「大」。
以親九族。九族旣睦
史記以親九族。九族旣睦,
鄭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凡九族。
書集傳p188 九族:包含五服異姓之親。平:均。百姓:畿內民庶。
後案毛詩葛藟序云「周室道衰,棄其九族。」傳云「九族者,據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孫之親。」正義云「此古尙書說,鄭取用之。異義,今戴禮、尙書歐陽說云:九族乃異姓有親屬者。父族四:五屬之內爲一族,父女昆弟適人者與其子爲一族,己女昆弟適人者與其子爲一族,己之子適人者與其子爲一族。母族三:母之父姓爲一族,母之母姓爲一族,母女昆弟適人者爲一族。妻族二:妻之父姓爲一族,妻之母姓爲一族。古尙書說:九族者,上從高祖,下至玄孫,凡九,皆爲同姓。謹案:禮,緦麻三月以上,恩之所及。禮爲妻父母有服,明在九族不得但施於同姓。玄之聞也,婦人婦宗,女子雖適人,字猶繫姓,明不與父兄爲異族,其子則然。昬禮請期辭曰:『惟是三族之不虞。』欲及今三族未有不億度之事而迎婦也。如此所云,則三族當有異姓。異姓其服皆緦麻,緦麻之服,不廢嫁女聚妻。是爲異姓不在族中明矣。」是鄭以故說長,冝從之事也。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史記便章百姓。百姓昭明,
鄭辨,別。章,明也。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
傳百姓,百官。平,和。章,明。昭亦明也。
書集傳平:均。百姓:畿內民庶。
後案〔考證了平爲釆之訛〕
鄭以百姓卽百官。
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旹雍
史記合和萬國。
乃命羲、和,欽若昦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旹
史p20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旹。
傳象:觀天之器。若:順。
後案又說了一堆羲和是誰什麼的,看不懂。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
史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暘谷。
傳宅,居也。
後案鄭官名。葢旾爲秩宗,夏爲司馬,𬟏爲士,冬爲共工,通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仲、叔亦羲、和之子。堯旣分陰陽爲四時,又命四子爲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爲四岳。〔王曰〕皆凥亰師而統之,亦有時述職。〔案曰〕王云云,與鄭合也。
後案馬以經解經,㝡確也。〔似乎,王鳴盛說的馬據說文爲說,則其以說文爲經乎〕
寅賓出日,平秩東作
史敬道日出,便程東作。〔史公都把所有平解作便。〕
傳寅,敬;賓,導;秩,序也。
書集傳寅:敬。出日:方出之日。平:均。秩:序。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
史日中星鳥,以殷仲春
厥民析,鳥獸孳尾。
史其民析,鳥獸字微。
平秩南訛,敬致。
史便程南爲。
傳訛,化也。
日永,星火,以正中夏。
厥民因,鳥獸希革。
傳p39 因,謂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壯,以助農也。
書集傳p189 因:析而又析。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江聲桺,僞孔氏改爲昧。伏生大傳及鄭注周禮所引皆作桺。史記舊本亦作桺,徐廣音義可證,兹故从桺。注桺者,諸色所聚。日將沒,其色赤,兼有餘色,故曰桺谷。一說:古大篆丣字讀當爲桺,古桺丣同字。谷或爲穀。丣,古文酉疏伏生大傳云「秋祀桺穀」,鄭注云「桺,聚也。」鄭又注周禮縫人云「桺之言聚,諸飾之所聚。書曰『分命和仲度西曰桺穀。』」賈公彦疏云「桺者,諸色所聚,日將没,其色赤,兼有餘色,故曰桺穀。」公彥雖未偁鄭注,然鄭引此以證彼桺之爲聚,而公彥申說桺穀之誼,如此自是用鄭誼矣。故采用之一說者,虞翻說也。⋯⋯好誣鄭君,其人小人也。顧其說有可采,不必以其人廢其言也。云「古大篆」者,說文敍云「周宣王太史籀者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是也。據說文,丣是古文酉,而云「大篆丣字」者,葢古文亦可通稱大篆也。桺从丣得聲,故丣讀當如桺,聲同則可通用,故桺丣同字。言此者欲見谷在正西方,位直酉,故名丣谷,特借桺字爲丣,爾是說雖異于鄭意,亦得備一誼,故兼存之云。
寅餞內日,平秩西成。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厥民夷,鳥獸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
書集傳在,察也。朔:蘇。古曆簡易,未立差法。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厥民奥,鳥獸氄毛。
鄭康成曰:「奥,内也。」——《文選·赭白馬賦》李善注。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肅曰:「四分日之一又入六日之内,舉全數言之,故云三百六十六日也。」
以閏月正四時成歲。
關注:日月盈縮數據的來源?具體實作過程?是不是對古六曆的早期研究?
江聲【注】閏,餘分之月。鄭康成曰:「以閏月推四時,使分、至、启、閉不失其常,箸之用成歲曆,將以授民時且記時事。」⋯⋯【疏】云「閏,餘分之月」者,《說文·王部》文也。《洛書甄燿度》曰:「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案:日一日行一度,則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周天,故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為一歲。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則二十七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三弱而周天矣。其不以是為一月何也?以未周乎晦、朔、弦、望也。如合朔之後,越二十七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二有奇,月一周而復乎其所,日則離乎其所二十七度餘矣。必更越二日餘而月及日于前辰,而復合朔也。故《考靈燿》曰:「九百四十分為一日,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爲月。」其必分一日為九百四十分者,欲于其中取四百九十九分以配二十九日而成月也。兩月則五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十八,故月有大有小,十二月爲年,其率大者六月、小者六月,爲日三百五十四餘分三百四十八也。朔數謂之「年」,中數謂之「歲」,「歲」即「稘」也。
以日之周天為率,必帀二十四气而成,凡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也。以二十四气分稘之日,每气得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五又奇不盈分者八之五也。二气則三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一十一又奇不盈分者四之一。年有十二月,歲則二十四气,合以二气當一月。以二气當一月,則气餘八百五十二分又奇不盈分者四之一矣。四月則餘三千四百九分,設以八乘之,三八二萬四千,四八三千二百,八九七十二,凡二萬七千二百七十二分,是三十二月之餘分也。如法九百四十分為一日,以二十乘九百則一萬八千,以二十乘四十則八百,計萬八千八百分以為二十日。又以九乘九百則八千一百,又以九乘四十則三百六十,又得八千四百六十分以爲九日,其餘一十二分。然則三十二月餘二十九日一十二分也,乃叚後日九百四十分之四百八十七而置一閏焉。又積三十三月餘二萬八千一百二十四分奇不盈分者四之一,除去前所叚之四百八十七分,計二萬七千六百三十七分奇四之一,以其二萬七千二百六十分為二十九日,惟餘三百七十七分奇四之一,復借後日百二十一分,又别取其一分,而畫其四之三以益之以爲一閏。又三十月餘二萬八千一百二十四分奇不盈分者四之一,除前所借百二十一分奇四之三,計二萬八千二分半,以其二萬七千二百六十分當二十九日,并四百九十九分作一閏,猶餘二百四十三分半。又三十二月餘二萬七千二百七十二分,加前所餘二百四十三分半,凡二萬七千五百一十五分半。以二萬七千二百六十分作二十九日,惟餘二百五十五分半,更借後日二百四十三分半而置一閏焉。又三十三月餘二萬八千一百二十四分奇不盈分者四之一,除前所借二百四十三分半,計二萬七千八百八十分奇四之三,除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爲數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分。以為一閏,猶餘百二十一分奇四之三。又三十三月餘二萬八千一百二十四分奇不盈分者四之一,加前所餘百二十一分奇四之三,凡二萬八千二百四十六分,以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分作一閏,猶餘四百八十七分。又三十二月餘二萬七千二百七十二分,加前所餘四百八十七分,凡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分,適符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之數,以爲一閏。凡十九歲七閏,則气與月齊,无贏不足矣。是為一章,是閏爲「餘分之月」也。
雖然,此通率計之爾,若覈其實則气與月皆有修短不齊。是何也?以日行夏遲而冬疾故也。日行遲,則气長而朔短。其長之極,則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九十一,夏至之气然也。而月之會日則早,越二十九日不及四百九十九分而合朔矣。故夏月有瀕小者。日行疾,則气短而朔長。其短之極,則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六十五,冬至气然也。而月之會日則晚,有二十九日七百五十五分而始合朔者。故冬月有瀕三大也。因而置閏恒有推移,必視前月之中气在朔前,後月之中气在朔後者以為閏月,則後月之節气當是月之適中,則是月分屬兩月而无偏頗,《逸周書》所謂「閏无中气」,《左傳》所謂「舉正于中」也。鄭注見《公羊》隱元年傳疏。「分至启閉」者,「分」謂春分、秋分,「至」謂夏至、冬至,「启」謂立春、立夏,「閉」謂立秋、立冬,是爲八節。推四時以置閏,使分至启閉皆當其節不失其正,則歲曆成,亦所謂「舉正于中」也。
允釐百工,庶績咸熙。
史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傳允,信,釐,治,工,官,績,功,咸,皆,熙,廣也。
書集傳p190 釐:治。庶:衆。熙:廣。一堆算數。
疇咨若旹?
史p24 誰可順此事?
傳p51 疇,誰。〔三代疑問人身代詞疇孰誰,尙書主要用畤,春秋用孰,戰國之後用誰、孰。畤:聲母寺,韻母之,擬音 tjɯʔdɯʔdjɯʔ;孰:聲符孰,韻部覺,韻部細分 2,對應廣韻小韻熟,擬音 djɯwɢ這箇擬音完全根據切韻上推的;誰:聲母隹,韻母微,擬音 djul。我猜測,演變順序是畤→孰→誰,其實音都差不多,但字的讀音變了。另外,我㝡近纔完全明白的一箇道理是,虛詞基本沒有單獨的字,都是借用讀音相同的一箇字來表示。〕
胤子朱啓明
史嗣子丹朱開明
傳胤,國,子,爵,朱,名。〔跟史記很不一樣!!爲何孔傳認爲是國名呢?禪讓制?但尙書的語氣,不像是兒子〕
嚚訟
史頑凶
傳言不忠信爲嚚,又好爭訟。
書集傳嚚:口不道忠信之言。胤子朱是堯之嗣子丹朱
畤咨若予采?
書集傳p191 采:事。
都!共工方鳩僝功
史共工旁聚布功
傳都,於,歎美之辭。共工,官稱。鳩,聚,僝,見也。
書集傳都:嘆美之詞。共工:世官族。方:且。鳩:聚。僝:見。上言順旹,此言順事,職位大小可見。
靜言庸違,象恭漫天
史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傳靜,謀,滔,漫也。……貌相恭敬而心傲很,若漫天。
書集傳象恭:貌恭而心不然。
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
史p24 四嶽: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
p98 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栞木。
p65 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旹集解王肅:所以行不違四旹之宜。
孔 p52 四岳,卽上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諸矦,故稱焉。懷,包,襄,上也。
書集傳四岳:官名。洪:大。割:害。蕩蕩:廣。懷:包其四面。
下民其咨
史下民其憂
傳言民咨嗟憂愁。
有能俾乂?
史有能使治者?
傳俾,使,乂,治也。
僉曰
傳僉,皆也。
書集傳僉:眾共之詞。
方命圮族
夏本紀p64 鯀爲人負命毀族,不可。
傳p52 圮,毀,族,類也。言鯀性很戾,好比方名命而行事,輒毀敗善類。
書集傳方命:逆命而不行。圮:敗。族:類。鯀之爲人,悻戾自用。
異哉!試可,乃已
史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
傳言餘人盡已,唯鯀可試。
九載,續用弗成
史p64 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
〔此三條,史記沒在五帝本紀,迻了下位置,接下來的又是禹貢〕
巽灷位
傳p58 巽,順也。
書集傳p192 巽:遜。
否!𢛳忝帝位
史p26 鄙𢛳忝帝位
傳p58 否,不,忝:辱也。〔似乎有不同,史公解作其餘人是鄙𢛳,而孔安國解作不,其餘人的𢛳辱帝位。史公哪些字翻譯,哪些不翻譯?或許當旹人仍然用的不翻譯。〕
書集傳忝:辱。
父頑
孔安國。心不則𢛳義之經爲頑。
書集傳頑:心不則𢛳義之經。
女于旹,觀厥㓝于二女。釐降二女于嬀汭,嬪于虞
〔後來史記 p40 說㝵很詳細。〕
書集傳釐:理。——孔未釋釐
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𢛳於二女。舜飭下二女於嬀汭,如婦禮
到此處堯典結束,史記接著講。看來史記版本,今天的舜典和堯典是一起的。按照史記,是堯讓他慎和五典,而舜典是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