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經學通論》摘錄

大三上期錢穆經學通論筆記,爲了應付考試的。這是老師的敎材,不得不讀。

「經」的含義

許慎說文解字云:「經,織也,從絲巠聲。」形聲字。

根據郭沫若的見解,巠與經是古今字的關係,巠是經的古字,經是巠的今字,其字形「像織機之縱線形」,其意義卽爲今之所謂的經線。

從字形上判別,織機縱向的經線,是「經」字的本義。

根據說文解字,「經」的本義指紡織的縱線,原可泛指成編的書冊典籍;引申而有日常、綱常、恒常、綱紀等意蘊。至戰國諸子則用以指稱其書中的重要篇章或典籍。

儒家經典,孔孟但言,尙未稱「經」。荀子勸學曰:「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大概是最早直接稱「經」的儒家典籍。

莊子天運篇:「孔子謂老聃曰:丘治春秋六經,自以爲久矣,熟知其故矣。」反映出戰國末期儒家「六經」的概念已經流行。至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經」逐漸特指儒家的經典。

「經學」的含義

「經學」一詞出於漢人,以儒家之「經」爲中心所形成的學術傳統,卽是經學,換言之,經學就是指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

歷來經學家對孔子的認識或有不同,但均尊孔子爲宗師,且都以六藝之學爲人文教養之科,以五經爲核心,「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漢書儒林傳可以說是六藝之學的通義,學者習經、明道,首重「正人倫」,近則以之立身、以之處世,遠則用以經世濟民。古人認爲,如果的確能這樣實行,那就能完善人倫而達到天下大治。

經學的含義,大致可以從以下幾箇方面去理解:

1.經學是研究經書之學

六經是經學研習的重點。六經在中國學術史上逐漸演變爲十三經,歷代對經典的闡釋分門別派,各有創獲。研究經書的內涵及其發展演變便是經學的主要任務。

2.經學是研究和弘揚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之學

弘揚儒家思想是經學的重點。

班固白虎通義五經:「孔子所以定五經者何?以爲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遲,禮樂廢壞,強陵弱、眾暴寡,天子不敢誅,方伯不敢伐,閔道德之不行,故周流應聘,冀行其聖德。自衛反魯,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經以行其道。」

「道」就是「天命」,「天命」是人與自然關係中所需要遵循的規律。經書是「天命」的載體,孔子是通達「天命」並見諸行事的聖人,他刪定的經書貫注了他的思想意旨,所以經學也就是弘揚孔子思想之學。

3.經學是研究治世之道與人生修養方法之學

經學是古人信奉的治世之道與人生教材。

漢書儒林傳:「古之儒者,博學乎六藝之文。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聖所以明王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

3.經學是研究治世之道與人生修養方法之學

經學是研究孔子整理的春秋等經書之學。經書是古代長期政治、社會、人生的經驗累積,並經過整理、選擇、解釋,用作治理國家社會的政治理論根據,也是人生修養的基本教材。因而自漢以後,兩千年來,經學成爲中國學術的骨幹。

從六經到十三經

六經

「六經」,始見於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春秋六經,自以爲久矣,熟知其故矣。」

莊子天運篇是戰國後期莊子後學的著作,所以「六經」概念的流行當在戰國的後期。

新出土之郭店楚簡曾簡述春秋六者的學術要義,可見在戰國中、後期六部經典已經合爲一套完整的學術著作。可與莊子荀子等傳世文獻互參,以爲佐證。

六經的順序,今文家與古文家不同。

今文家對六經的排序方式與先秦子學的排序方式一致,以各書學習難易程度而定,認定的六經順序是:春秋

古文家以春秋爲序,根據的是經典產生的時間先後。

五經

春秋六經,除去經,卽爲五經。

白虎通義五經:「五經何謂?謂尙書春秋也。」「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

五常,卽仁、義、禮、智、信,是古人提出來規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爲準則。

是否原本有經書?今文學家和古文學家觀點不同。

今文學家認爲,本無經,卽在之中;而在古文學家看來,樂經本來是有的,因爲秦始皇焚書而亡佚。

淸代邵懿辰認爲本無經,他說:「本無經也……故曰心,聲爲體……之原在詩三百篇之中,之用在十七篇之中……先儒惜樂經之亡,不知四術有,六經無亡,非經亡也。」禮經通論論樂本無經戰國以前,常稱禮記經解稱爲「四術」,有學者認爲也就是「四經」

七經

七經之說,起於東漢,有兩說。

一說出自後漢書張純傳,章懷太子注:「七經,謂春秋論語也。」

劉師培在經學教科書中謂:「以論語孝經配五經,是爲七經。」

九經

「九經」之說,起於唐代。唐會要記載,將六經加上孝經論語爾雅,稱爲「九經」。

唐宋科舉取士,皆用九經,名目則有所不同。

唐之九經,爲三禮三傳毛詩尙書周易

宋之九經,爲周禮禮記春秋孟子論語孝經

十經

十經之說,見於南朝梁沈約等人所撰宋書卷三十九百官志:「國子助教十人,周易尙書毛詩禮記周官周禮儀禮春秋左氏傳公羊榖梁,各爲一經,論語孝經爲一經,合十經,助教分掌。」

十二經

十二經之名,首見於莊子天道:「孔子翻十二經,以見老聃。」唐文宗開成二年,石刻十二經立於太學,包括周易尙書毛詩、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

十三經

南宋時,於十二經之外,加上孟子,是爲十三經。當時卽有合刻本十三經注疏

今傳淸代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如下:

周易正義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尙書正義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 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注疏 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春秋谷梁傳注疏 晉。范甯注、唐。楊士勳疏 孝經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注疏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論語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經學史

淸代學者皮錫瑞在經學歷史中將經學的發展分爲十期:

一、經學開闢時代,二、經學流傳時代,三、經學昌明時代,四、經學極盛朝代,五、經學中衰朝代,六、經學分立時代,七、經學統一時代,八、經學變古時代,九、經學積衰時代,十、經學復盛時代。

結合今人觀點,可以將經學分成以下八箇時期:

1、周代禮樂文明孔子之前

2、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孔子與六經

3、兩漢經學思潮今古文之爭

4、魏晉南北朝的經、史之學與「玄學」;

5、唐代經學統一與儒、佛之爭;

6、宋元明的「理學」思潮;

7、淸代的「漢學」與「宋學」;

8、新儒家。

經學史下的分派

經學分派諸說

1、兩派說

四庫全書總目言經學六變而「不過漢學、宋學兩家」,謂經學有「漢學」、「宋學」兩大學派。

2、三派說

嘉、道間龔自珍分以漢學、宋學、淸學國朝學三派。康有爲則分爲漢學西漢今文經學、新學漢代以劉歆爲代表的古文經學、宋學三派。

周予同贊同三派之分,他說:「所謂『經學的三大派』這三大派都顯然自有它的立場和特色;就我的私意,可稱爲:一、『西漢今文學』,二、『東漢古文學』,三、『宋學』。」皮錫瑞:經學歷史注釋之序言

3、四派說

以劉師培爲代表,他說:「大抵兩漢爲一派,三國至隋唐爲一派,宋元明爲一派,近儒別爲一派。」經學教科書序例與前述諸家不同,劉氏顯然是以經學史角度來進行分派的。

研究經學史,不可避免地要對傳統經學進行派別劃分,而經學史上今古文、漢宋之爭又是分派所無法避免的。

所以,考慮到把內涵與時段結合起來劃分經學派別,我們可以把經學分成「漢代今文經學」、「漢代古文經學」、「晉唐註疏之學」、「宋明程朱理學」、「宋明陸王心學」、「淸代漢學」崇尙古文經學以及漢代以降註疏之學、「淸代宋學」崇尙今文經學以及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幾箇主要的學術派別。

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

所謂今古文的「文」,是指記載經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漢代通行的隸書,古文則指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古文字,卽大篆或籀書。

兩漢時期,今文經學盛行,當時各經博士均由今文經學派把持。

西漢末年平帝時期,曾設古文經博士,以與今文經博士對抗。

東漢光武帝又廢古文提倡今文經,但古文經仍在民間有相當的影響。

隨著今文經學研究日益走向煩瑣,其影響也日益衰退。

到東漢中葉以後,古文經學崛起發展,逐漸壓倒今文經學。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堪稱大師級的古文經學家,如賈逵、馬融、許慎等人。

値得提出的還有著名經學大師鄭玄,他本是馬融的高足,屬古文經學派。但他不拘泥于師說,也兼通今文經,並善於吸收今文經學中的一些學說,從而使古文經學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經學最終壓倒了今文經學。至此,從西漢末年開始的今古文經學之爭暫告一段落。

漢代的今古文經學派之間的鬥爭非常尖銳。

從表面上看,今古文之爭主要表現在文字及對經書義理的理解、解釋的不同。

一般來講,解經時,今文學派注重闡釋經文中的「微言大義」,而古文學派則注重文字訓詁;今文學派竭力把經書和天人感應相聯繫,特別是西漢時期,今文經學家爲迎合統治者的喜好,解經時喜歡摻雜當時流行的讖緯學說。古文學派雖然也未能完全擺脫神學迷信的羈絆,但反對講災異讖緯,注重實學。

從實質上看,今古文之爭其實是一場政治鬥爭。

今古文經學之爭實際上已遠遠超過了正常的學術之爭的範圍,而成爲政治統治的需要在經學領域的延伸。

魏晉時期經學的特點是以老莊解釋儒家經典,以王弼、何晏爲代表,稱正始之音。至南北朝,經學亦分爲南學和北學,南學多受玄學、佛學的影響,北學則繼承兩漢經學傳統。

隋唐時,經學走向統一,孔穎達等奉敕編撰五經正義,爲科舉取士的根據,並形成義疏之學。

宋代理學形成後,著作多爲經注或經說的形式,藉以闡發理學思想。其中較有影響的有周敦頤太極圖說;張載易說正蒙;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等,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對後世的影響最大。

元代經學繼承宋儒傳統,有許衡讀易私言、吳澄五經纂言等著作。明代闡釋經學的著作較少,唯有官修五經大全四書大全行世。

明淸之際經學復興,有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著名思想家。

康乾之時官修諸經,限制朱學爲主,後宗漢學。「乾嘉漢學」,注重考據,多爲私家著述。

淸代中晚期,今文經學得以復興。先是常州學派莊存與、莊述祖、劉逢祿、宋翔鳳等探討西漢今文經學,其後魏源、龔自珍以經術譏切時政,有力的推動了今文經學的發展。

淸末康有爲、梁啓超等維新派,受到四川今文經學家廖平的影響,借今文經學「托古改制」,行于一時;章太炎、劉師培等則治古文經,站在實學立場駁斥今文經學,是爲經學尾聲。

隨著淸王朝的覆滅,長達兩千多年的今古文經學之爭也隨之消亡。

今古文經學和宋學都對中國學術思想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正如周予同所指出:「因經今文學的產生,而後中國的社會哲學、政治哲學以明;因經古文學的產生,而後中國的文字學、考古學以立;因宋學的產生,而後中國的形而上學、倫理學以成。」經學史與經學派別,見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研究「經學」,當掌握下列幾項要點:

其一,經學就是指研究儒家經典的學術,以五經爲中心;

其二,經學是研究和發揚孔子思想的學術;

其三,經學是研究治世之道與人生修養方法之學。

經學累積了歷代學者理解和詮釋的智慧,從先秦時代、歷漢迄淸,各代經學家共同構成經學的傳統,代表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