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述要|陳蘇鎭:兩漢魏晉的宮禁格局與宮廷政治

10 月 29 日。陳老師竟然來我們學校了,趕快去聽。

關於宮廷制度,大家一直以來都是引用漢魏制度叢考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兩本書,但存在問題。

幾箇詞:

  • 宮中
  • 殿中——不僅僅是某某殿的房屋裏面
  • 省中禁中

士大夫、宦官對中心權力的影響取決於與皇帝的距離。

殿式建築

平面圖:

房        |      室      |     房

夾  |          殿(堂)     |  夾

箱  |                        |  箱


​                庭

             屏(帷、簾)
-----------|閤(閨、闥)|-----------


-----------------門----------------- 

秦漢史籍沒有一條「夾」的材料。箱敞開。

未央宮 2 號,殿是長方形。前面是兩箇階,考古隊以爲是闕。東西階,以爲是踏道。階在箱兩邊,而非王鳴盛說的夾兩邊。

幄或者扆在牖戶之閒。幄:用木板包上絲帛,一箇三面的屏風,無頂。扆:屏風。如下:

庭上,㒳階中間空的,兩排人面向中央,夾壁,在階外面,大臣在這兩排人外面。

殿旣可以辦公也可以居住。

西漢未央宮

未央宮大槩是變長 2km 的正方形。重要的門:北司馬門北闕、公車門,東司馬門大臣諸侯王出入

禁中:

   中宮  掖庭

飾室  溫室  清涼

-----------|省門(禁門)|------------

殿中:

    高門 承明 玉堂

        宣室殿

   前殿:以小山爲臺基

----一箇門:面積很大,有左右內外四箇塾----
  • 陳老師不同意楊鴻勛的意見。前殿是路寢,證據充分。前殿是未央宮最大的建築:大朝會、拜皇后、拜三公、皇帝喪禮。
  • 宣室殿:前殿的附屬,皇帝親自處理較大的事務,小召見。
  • 承明殿:分內外,皇帝日常在裏面辦公,尙書、侍中、謁者在廷中。
  • 玉堂殿:待詔待値
  • 高門殿:大夫待値
  • 宮門以內:未央宮衛士服役一年,都是來服役的農民
  • 殿門以內:光祿勳屬下郎官宦皇帝者。將來可以升遷負責宿衛。
  • 省戶禁門以內:禁中,生活區,都是宦官、宮女。武帝以前侍中有進出禁中的特權。

漢書孔光傳溫室省中樹皆何木?」

武帝以前:皇帝不管事,丞相處理日常事務,丞相府外朝在宮外。

武帝時期權力中心向內轉移:殿中擴大,形成承明殿中朝爲中心。武帝晚年,形成中尙書中書,中書令由宦官擔任。

霍光掌控尙書,宣帝爲了奪取霍氏的權力,重用中書,直接讓中書出去取文書,繞過尙書。武帝時中書宦官只是傳遞文書,沒有權力。元帝繼續重用中書宦官,又重用蕭望之等士大夫,石顯、弘恭反對,形成黨爭。後來外戚重用尙書。

東漢的南北宮

太后住在長樂宮。

西邊只有一道牆。

南北宮裏面各分東西宮。光武帝擴建南宮,在嘉德殿東邊修了雲臺殿嘉德殿建築群叫西宮雲臺殿建築群叫東宮。明帝擴建北宮,在崇德殿東邊修了德陽殿,成東西宮。明帝搬到了北宮的東宮。明帝紀「帝崩於東宮前殿。」

張衡東京賦薛綜注:「崇德在東,德陽在西,相去五十步七十米。」

崇德殿德陽殿裏面有一道牆,向內是禁中。東漢的殿指房子都分前後,如章德前殿是皇帝辦公的。

東漢皇帝經常在南北宮之間搬家,整套機構跟著一起搬。

東宮西宮比肩相鄰,太后臨朝西宮和皇帝親政東宮的轉換,表現爲最高權力在東宮和西宮之間的切換。

後漢·朱穆傳「自和熹太后安帝鄧太后⋯⋯乃以閹人爲常侍,小黃門通命兩宮。」

東漢小皇帝幾乎被軟禁,身邊的宦官都是太后的。皇帝成年後,外戚不肯主動退出,每次權力從西宮回到東宮,都會流血。章帝時期侍中又不能進入禁中,又只能依靠宦官。皇帝成年後奪權於外戚,也只能依靠宦官。桓帝靈帝時期宦官已經強勢到可以掌控皇帝,壓制外戚竇氏。

魏晉的洛陽宮

曹魏在東漢北宮的廢墟上建洛陽宮,曹魏、西晉在用,此後直到北魏孝文帝又重建洛陽宮,此後又廢棄。

端門之內爲殿中,皇帝聽政從東漢的禁中到了殿中。中書門下:殿中。尚書省:東漢在端門內,魏晉在外面。

陳老師認爲太極殿東西堂在主殿兩側。東上閤、西上閤在太極殿東西堂兩側,進去就是禁中。二號殿:昭陽殿晉惠帝住的,附近:含章殿晉武帝住的、徽音殿、式乾殿、明光殿。禁門:千秋門、萬春門、東上閤、西上閤。

禁中宿衛也不是宦官了。魏晉以後禁中殿中區別不明顯,南北朝沿用,所以都很少宦官干政。散騎、侍郎是士人,取代中常侍小黃門,依然在禁中。

  • 東漢: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小黃門
  • 魏晉:御登殿,侍中與散騎常侍對扶,侍中居左,常侍居右。散騎侍郎、侍郎侍中、黃門侍郎共平尙書奏事。

陳老師理解的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的軟環境。

附錄

陈苏镇:复杂问题需要慢慢悟——谈《从未央宫到洛阳宫:两汉魏晋宫禁制度考论》,三联学术通讯,2022-09-08

至于建筑的样子,杨鸿勋先生画过一些复原图,可以参考,但不敢说就是那样。听孙机先生说,那时的木工工具还比较落后,做不出很细致的木工活。例如柱子和横梁的衔接,不会用榫卯,只能用金属件。后来有了榫卯技术,金属件变成了花纹,这种样式也一直保留了下来。秦汉时期房屋的墙也和后代用砖砌不同,那时是用夯土筑的,很厚。总之,那时的殿式建筑会比明清古朴得多。

⋯⋯

西汉前期,皇帝管事不多,日常政务主要由丞相处理。丞相府在皇宫之外,有许多属吏协助丞相处理政务。这个时期,中央的行政中心可以说在宫外。汉武帝即位后开始揽权,于是殿中的机构逐渐扩大,殿中的官员逐渐增加,形成大家常说的“中朝”。武帝晚年,年纪大了,常常“游宴后庭”,在禁中不出来。殿中的官员见不到他,只能通过宦官把文书交给武帝,武帝批阅后,再由宦官交给尚书等官员去执行。于是禁中出现了“中尚书”机构,简称“中书”,由宦官担任。司马迁受刑后,成了宦官,就做过中书令。武帝死后,霍光辅政,主要靠尚书管理朝廷政务。霍光死后,霍氏子弟通过控制尚书,继续掌控朝廷大权。宣帝为了夺回权力,便重用中书宦官,绕过尚书处理政务,使得宦官的权力有所扩大。元帝即位后,继续重用宣帝留下的中书宦官,一度出现宦官干政现象。成帝即位后,王太后临朝称制,王氏兄弟通过尚书台控制朝政,于是形成外戚专权局面。最后,王莽篡汉,取代了汉朝。西汉后期,宦官、外戚两种势力干政有各种原因,和宫禁制度也有一定关系。

东汉的南、北宫中各有东、西宫。皇帝都住“东宫”,太后都住“西宫”。东宫和西宫比肩相邻,太后“临朝”和皇帝“亲政”两种状态的转换,表现为最高权力在“东宫”和“西宫”之间的切换。这种模式对太后比较有利。太后一旦“临朝”,最高权力马上从东宫切换到西宫。太后可以迅速控制局面,并依靠自己的官属和外戚在“西宫”处理政务。这个制度有助于小皇帝即位后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但也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小皇帝长期生活在太后和外戚的严密监控之下,导致外戚权势过大。小皇帝长大后,当权的外戚又不肯主动退出。所以最高权力从西宫回到东宫,每次都会发生流血政变。另一方面,太后理政离不开宦官,因而导致宦官势力逐渐膨胀。东汉的皇帝又在“禁中”办公,平时能在禁中待在皇帝身边的,只有宦官。久而久之,宦官势力越来越大,大到足以掌控皇帝,也足以压制外戚,终于形成桓灵时期的宦官专权局面。

⋯⋯到了上图古籍部,工作人员已经把两种《景定建康志》提出来在阅览室里放好了。一种是清嘉庆六年的刻本,不是我要的。另一种是抄本,前面有一篇咸丰年间的跋,所以被著录为清抄本,也不是我要的。我要的是“明影宋抄本”,但工作人员说库里没有这部书,又说可能在善本库里,不过看善本库的书要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拿到了批条,交给善本库,但仍然查无此书。我想这可能就是当初川大的老师遇到的情况。我不甘心,继续追问。善本库的一位专家也觉得奇怪,这么重要的一部书,怎么会消失了?最后,他说要看看提出来的清抄本。他翻了几页,立刻断定,这就是那部四库底本。因为书前面序言的第一页有一方红色的“翰林院典籍厅印”,书中还有许多四库馆臣的勾画和写给抄手的提示语,而前面的跋是后加的。问题总算解决了。我很快翻到有关的部分,那个字确实是“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