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儀操作要十多箇人
漢初非常混亂,各種制度並行,不可能合在一箇體系之中。——淮南子
呂:䠂曆的建正與歲首
春秋到太初改曆:形成階段。對這一時期幾乎一無所知。
70 年代雲夢簡發現完整䠂月名信息
問題:未分清建正、歲首。無法找到同年首月的證據
斗建、月建:斗柄指向。
建正:曆法中用哪月作正月。歲首:一年中的第一箇月。對應調首——均主
春秋經中,發生了建丑——建子轉變,但建正歲首都合一。從觀象授時進入推步階段。
雲夢簡魏國建正歲首都是建寅,合一。
出土簡牘中的䠂曆建正:
秦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
䠂 | 冬夕 | 屈夕 | 援夕 | 刑夷 | 夏杘 | 紡月 | 七月、夏夕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爨月 | 獻馬 |
日夕 | 日六夕十 | 日五夕十一 | 日六夕十 | 日七夕九 | 日八夕八 | 日九夕七 | 日十夕六 | 日十一夕五 | 日十夕六 | 日九夕七 | 日八夕八 | 日七夕九 |
秦始皇顓頊曆,分離。
雲夢簡《日書》䠂建亥
荊尸=刑夷。䠂曆建正搖擺不定。
䠂曆不晚於春秋早期進入推步階段。
九店䠂簡:月名與季節沒有必然聯繫——律呂與音高沒有關係
䠂曆歲首的兩種可能:冬夕,荊尸。
要找歲首,前人找明確的首月紀錄,但非常困難。可能的方法是找閏月。
郭:太初改曆新證
一
迎日推策,漢曆初起;朔日變更,日食在晦
「姓等奏不能爲算」算不出來,重新招人。「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半年多時間不可能完成那麼多事情。
「啟定於天鳳,積百三十年」
在太初元年的八年之前,元鼎四年 前114/3《史記封禪書》公孫卿:「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後率二十歲復碩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就已經有尋找甲子朔旦冬至的想法。所以改曆的時間,肯定有八年以上。公孫卿的作用很大。
神策
「天增授皇帝太元神策」
「黃帝合而不死」合而不死就是封禪。封禪和改曆是統一規劃的。
前111/0 元封元年封禪
前105/4元封七年/太初元年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二 後天
如何解釋「後天」現象?一般認爲是早期曆法不準確,但有沒有別的可能?
2018 年文帝時期漢墓:高祖九年:「七月以丙申朔。朔日食更以丁酉。」漢書五行下:「九年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漢書的記載是對的。
太初之前沒有一次日食在朔
西漢前期:觀念上以日月會合後一日爲朔。
太始元年、四年都因日食臨時更動朔日。
肖:太初改曆中的藉半日法
鄧平的藉半日法。陽曆(先天):預報的朔日前,東方殘月已經出現;陰曆:預報的朔日之後西方新月出現
藉半日法認爲陽曆優於陰曆。區別在於有沒有加半日。
太初曆的曆元確定:
太初改曆時不能以圭表測影定出冬至時刻,也不能用交食測定合朔時間,只能依靠推步。
太初改曆前,陳美東、陳久金的復原曆法最準確。
胡家草場《曆》篇徹底解決了這一疑問。根據《曆》篇詳細羅列的 100 年的朔日干支,可以清楚地判斷,陳久金、陳美東借半日法的方案是正確的,元光元年十月小餘為 864,漢文帝後元曆法以後元元年十月小餘取 822 計。其它各種方案皆與簡文存在矛盾。朱桂昌先生《顓頊日曆表》據陳久金、陳美東二先生方案推定曆朔參數最為準確。↩
方案一 | 二 | |
---|---|---|
冬至 | 癸亥 84 刻 | 8 |
合朔 | 甲子 93 刻 | 甲子 67 |
這其實觀念中的完美曆法。合朔冬至甲子夜半(0 刻)
把推算的甲子朔小餘刪去。當時「後天」大家都知道,消去小餘無疑一舉兩得。
但完美了以後,造成矛盾:十一月已爲大月的事實——推算出來的十一月是小月
如果兩月連小,就有一箇月沒有朔日。
鄧平說要用陽曆,十一、十二都是大月,正月是小月,每箇月都有朔。
鄧平接替「不能爲算」的第一批。
孫
比如八十一分,怎麼測呢?都是構造出來的模型。
陳
打破內外史之別
問
早期曆法後天 1.5 日,日食必然發生在晦或晦前一日,不會在朔。
即使提前 93 刻,依然後天 15 小時。
太初改了以後,有時發生在朔,反而覺得不習慣,往前改。
「朏」很早就有。「朔」出現於戰國。春秋經的日食都在朔。
司馬遷主張歲首建寅,行夏正。
司馬遷可能有自己的一套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