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x Weber (1864–1920)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08

千字 390

豆瓣評分 9

馬克斯·韋伯《以學術爲業 以政治爲業》摘錄

1917、1919 年爲「自由大學生聯盟」而作的兩次演講。編輯報告是很重要的導言。另外,翻譯也很不錯,沒有翻譯腔,文法很中式,甚至用上了「菜場大媽」這樣的詞

『我們時代最高級的藝術已變得纏綿悱惻起來,而欠缺雄偉壯美的氣魄


以學術爲業

編輯報告

德國的大學從相對小的組織,發展成高度專業化技術化的大企業,這一過程中,除了大學生聯合會,許多大學還產生了「自由大學生組織」。1900 年,這些組織聯合到一起,組成「自由大學生聯盟」。他們致力於改善大學生糟糕的社會處境,擴展大學生的精神視野。

以學術爲業

大概說了兩個問題。現在的學術是高度專業化的,只有研究者投入了畢生的經歷,才有可能留下傳世之作。這就要求研究者有眞正的熱情,而非僅僅把學術當作謀生手段。靈感除了癡迷的熱情、書桌前的冥思苦想,是不會不期而至的。

其次是對教授的要求。在講臺下聽講的學生是將教授作爲權威的,只會默默聽講、默默接受,因此將個人的政治立場帶入課堂是非常不道德的,是一種褻瀆行爲。比如講「民主」,就應該講民主的起源、發展、形式,而不是講自己支持哪個黨派,後者是應該去街頭、報刊、社團做的事。

此外一些枝蔓:

  • 闡明一個科學問題,使一個沒有經受嚴格訓練的頭腦也能明白,並使其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我們的教育最重要的事情。

  • 在科學領域內,一個人今天取得的成就再過 10 年、20 年或 50 年之後就會過時。這就是科學研究的命運,也可以說:這就是科學研究的意義。

  • 唯獨基督教發展出了系統神學,這是希臘精神的產物。

  • 隨著世界自身的理性化和理智化,⋯⋯那些終極價值和崇高價值已從公共領域退隱了,⋯⋯我們時代最高級的藝術已變得纏綿悱惻起來,而欠缺雄偉壯美的氣魄。

以政治爲業

編輯報告

20 世紀初,人們就在批判「職業政治活動」的理智低劣,審美匱乏。隨著戰爭的傷亡越來越多,政治與道德關係的問題也激起了爭論。慕尼黑大學教授福斯特是和平主義的代表人物,對德意志帝國的戰爭政策提出尖銳批評。1917 年,兩方學生圍繞著福斯特發生爭執。

本文要談的政治,是一個政治組織、一個國家的領導及其影響。國家的特徵是「有形的暴力」,它享有正當使用暴力的壟斷權。所以政治其實就是:追求權力分配。

國家統治的合法性依據有如下幾種:

  1. 「永恆過往的權威」:自古以來形成的對神聖習俗的遵從
  2. 超乎尋常的個人聖寵的權威。人們將領導者視作富有內在使命的領袖。行政人員對統治者俯首貼耳依靠的是個人利益,也就是失去這些東西的恐懼,行政人員與當權者休戚與共,比如戰利品、對人民的剝削。還有一種政治組織,脫離了君主權力,它們就是作爲政治組織的城市。
  3. 憑藉「合法性」的統治,卽憑藉在履行合法義務過程中人們的服從意識。權力集中到最高統治者手中,再也沒有一個官員對自己的金錢、建築、武器有支配權。

只有在西方,才有「職業政治家」,他們不只爲君主效勞,也爲其他權勢效力。與之相對的是「偶爾爲之的參政者」,比如投票的選民,或者樞密院議員。

世上有兩種從政者:政治而生;政治而生。他們的區別在於收入來源,後者把從政作爲主要收入來源。如果不靠政治而生,那麼他必須非常富有,可以不勞而獲,在以前是地主,在現在是投資者。所以,如果一個國家的從政者大多是政治而生,那麼這個領導階層必然是由大財閥構成的。那麼他們不必直接爲自己的政治業績謀取私利。而政治而生的人則領取固定工資。一切政黨鬥爭不僅是爲了現實利益,更是爲了爭奪官職任命權。

現代官員經過長年訓練,已發展出一種高素質的專業化腦力勞動群體,他們道德高尚,具有高度的榮譽感。在近代歷史上,專業化官吏逐漸崛起,君主日益變成外行,君主爲了把 最高決策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建立內閣,來對抗合議制。

現代官員也分爲兩種類型:專業官員;政治官員,後者負責向前者聽取建議、下達指令。專業官員包含:

  1. 僧侶
  2. 受過人文主義教育的文人:用拉丁語演講,用希臘語作詩的文人,成爲君主的謀士;中國的科舉
  3. 宮廷貴族
  4. 英國的城市新貴
  5. 歐陸的法學家,他們帶來法律理性主義,這種精神與近代民主緊密聯繫在一起。例如:源於基督教思想的自然法理論;法國王室法學家,爲王權消滅封建領主統治提供形式手段;宗教會議至上論的宗教法學家;荷蘭的自然法學者;

實際上,官吏應該做的僅僅應該是事務性工作,這些工作不分黨派,無惡無好。政治家則相反,需要立場堅定、勇於鬥爭、充滿熱情。

民主政體出現以來,煽動家就是領袖型政治家的典型,比如伯里克利僅憑演講就任最高司令官。

接著是政黨的槩念:一部分對政治生活感興趣的人集合起來,去募集資金,拉攏選票。一個黨派的追隨者期望從重獲得好處,他們首先期待的是領袖的個人魅力能夠贏得更多選票和議席。一些例子:

  • 英國1868 以前的政黨都是顯貴組織。最後,全都是聽命於黨鞭,只要按指示照辦就可以,「實際凌駕於議會之上的就是公民投票選出的獨裁者」。
  • 美國按照華盛頓的理念,美國應該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紳士的國家。傑克遜組建政黨,1828 贏得大選,之後這種「分贓制」成爲一種系統化的原則。隨著利用公民投票表決來運行的政黨機器的出現,黨魁登上了舞台,他主要負責籌集資金,其中的大頭就是財閥捐款。黨魁沒有固定的政治信念,他所關心的只是如何獲得更多選票。
  • 德國國會軟弱無力,具備領袖才能的人都不願進入國會。受過訓練的專業官員非常重要。政黨是有政治信念的

政治家要有怎樣的素質?

  • 熱情
  • 責任感
  • 判斷力:他必須與現實中的人和事保持一定距離

政治家必須克服常人皆有的虛榮心,它是一切獻身精神的死敵,是一切距離感的死敵。如果政客僅僅爲了權力的華麗外表,而不是權力本身,那這是對政治權力所做的最爲有害的歪曲。

道德與政治是什麼關係?

講眞話的義務。

  • 信念倫理:以意志計
  • 責任倫理:以結果計

世界上任何倫理都面對一個困境:要達到善,不得不採用在道德上值得懷疑的手段,在政治中,這個手段就是暴力。

領袖的追隨者,他們中也許有一部分是對領袖的人格和事業有眞誠的信仰,但大部分還是爲了戰利品和俸祿。領袖要成功,就必須依賴這個機器,最後的結果甚至不是他能控制的。

一個成孰的人,應該眞正意識到自己要承擔的責任,遵循責任倫理去行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信念倫理和責任倫理並非對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