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曆志筆記|續漢志

律曆上

六十律。

很搞笑的是,故待詔嚴崇的兒子嚴宣聲稱一直跟父親學,但考察他,竟然十二律都不能聽出來。「自此律家莫能為準施弦」。熹平六年,張光在庫房找到了準,但是不知道怎麼定弦。說因為音律不能寫下來,「史官能辨清濁者遂絕」。

候氣:

陰陽和則景至,律氣應則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陳八音,聽樂均,度晷景,候鍾律,權土炭效陰陽。冬至陽氣應,則樂均清,景長極,黄鍾通,土炭輕而衡仰。夏至陰氣應,則樂均濁,景短極,藜賓通,土炭重而衡低。進退於先後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狀聞,太史封上。效則和,否則占。候氣之法,爲室三重,户關,塗釁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爲案,每律各一,内庫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曆而候之。氣至者灰動。其爲氣所動者其灰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靈臺,用竹律六十。 候日如其曆。

淮南子曰:“水勝故夏至濕,火勝故冬至燥。燥故炭輕,濕故炭重。”

律曆中

賈逵論曆

太初曆冬至牛初,指的是牽牛中星,太初曆的斗有二十六度三百八十五分。按照史官的記錄,冬至實際在斗二十一度四分之一,差了五度。石氏的斗共有二十一度,考靈耀的斗二十二度。四分曆的冬至與史官記錄相應。太史令從元和二年(85)到永元元年(89)測量了五年的冬至,都在斗二十一度四分一。此後就都定為斗二十一了。

用太初曆和新曆考日食,

年代
漢元年–太初元年太初曆4172
23新曆1472
太初元年–更始二年太初曆10
24新曆1167
建武元年–永元元年太初185
23新曆3173
春秋24新曆1

「太初曆不能下通於今,新曆不能上得漢元,一家曆法必在三百年之間。故讖文曰『三百年斗曆改憲』。」

接下來又說黃赤道度的區別,賈逵希望用黃道度。記了二十八宿黃道度。「史官以部日月行,參弦望,雖密近而不爲注日。」什麼意思?

梵、統根據史官記錄,發現「月行當有迟疾⋯⋯乃由月所行道有遠近出入所生。率一月移故所疾處三度,九歲九道一復($2359/193.28=365.12$),凡九章百七十一歲($19*9=171$),復十一月合朔旦冬至(可是四分曆需要1520年),合春秋、三統九道終數⋯⋯以其術法上考建武以來月食凡三十八事,差密近」。可見這時的九道術就是遲疾術。

熹平年間,有宗整、馮恂的兩種九道術,很接近。但誤差最大依然達到十餘度。

最後注有很長一段杜預長曆。春秋記載日食錯誤的地方。論三通曆最疏,又說了乾度曆勝過景初泰始曆。感覺晉書相關內容就是抄這裏。

永元論曆

霍融上奏,更改漏刻。舒、承、梵:改成二度四分增減一刻。改成四十八箭,「文多,故魁取二十四氣日所在,并黄道去極、晷景、漏刻、昏明中星刻于下。」先寫上太陽所在度,再寫上其他信息。

延光二年論曆(123)

亶誦認為應當用甲寅元,梁豐說應當重新用太初。張衡、周興懂曆,說應當用九道法。下公頃詳議。

  • 太尉?愷說:甲寅元合天,用甲寅元。
  • 博士黃廣認為應當用九道法。
  • 河南尹?祉李泓等四十人:甲寅元不合天,九道法會出現三大二小,應當繼續用四分曆,合于圖讖。——說明當時觀念依然不允許三大二小,更不用說加上了日改正後的四大三小
  • 等八十四人:應當用太初。——看來他也不懂曆法,瞎說的
  • 尚書令?忠:他們只是「歸福太初,致咎四分」,卻沒有根據實際天象來考課。九道法雖然在當時比其他曆法更精密,但「猶未稽於古」。到了劉歆「欲以合春秋」,「考之表紀,差謬數百。」接著說「兩曆相課,六千一百五十六歲,而太初多一日」——$(385/1539-0.25)*6156=1$。最後結論是「不可任疑從虛,以非易是。」於是就把這事放一邊了。——可以推測,九道法就是在四分曆的基礎上加上了月行迟疾,但形式上可能不是乾象曆那樣每日表格。九道法之所以不能考古,是因為歲時誤差太大,而不是近點月不夠精確。

漢安二年論曆(143)

邊韶說太初改曆的時候「太初為最。其後劉歆研機極深,驗之春秋,參以易道,以河圖帝覽嬉、雒書乾曜度推廣九道,百七十一歲進退六十三分,百四十四歲一超次,與天相應。」也就是說超辰法是劉歆發明的。接著好像有點重複,「從太初(前104)至永平十一年(68),百七十一歲,進退餘分六十三,治曆者不知處之。⋯⋯元和二年(85)⋯⋯月不用晦朔而先見。」——$(2392/81-29.53059)188235/19=0.6376$,加上月行迟疾,確實有可能提前一天多就出現新月。這個六十三分是怎麼算出來的呢?說四分曆不合感精符。

虞恭、宗訢:說了下四分曆元的寓意。說了半天也沒說什麼,都很虛。說了下超辰。「案百七十一歲二蔀一章($76*2+19=171$),小餘六十三,自然之數也。⋯⋯今以去六十三分之法爲曆,驗章和元年以來日變二十事⋯⋯四分尚得多,而又便近。」如果要去掉六十三分,還不如用四分方便一些。最後引用圖讖,又說四分包含了光武明章的努力,結論是「宜如甲寅詔書故事。」——一章小餘7,正好是閏月數

這時不管正反雙方,都引用圖讖作為論據。

熹平四年論曆(175)

馮光、陳晃:「曆元不正」,所以到處有叛變盜賊,應當用甲寅元而不是庚申。

蔡邕:不一定要用甲寅元,六曆「雖不明於圖讖,各自一家之術,而有效於前者也。」只要能符合當時,就不必在意什麼元。又說一定要找圖讖根據的話,元命苞、乾鑿度都說開闢至獲麟二百七十六萬歲,獲麟是庚申,所以開闢也是庚申,所以庚申是圖讖有的。——但有可能二百七十六萬只是舉整數而言。光、晃說的年數,與圖讖、經書記載不相符。

今曆正月癸亥朔,光晃以爲乙丑朔。光晃都以考靈耀爲根據,但是考靈耀不合「甘石舊文」,也不合「今渾天圖儀」。「漢三易元,不常庚申。」

「正鬼薪法」,原來鬼薪是勞役。

論月食

四分月食沿用太初法,「以河平癸巳(前28)爲元,施行五年。——這個元是什麼意思」永元元年(89),閏七月食,曆法是八月。——指的是什麼曆法呢?我算出來太初閏七月,四分八月。

宗紺說他預測二年正月食,曆法是二月。預測對了,於是就用宗紺的算法署曆,施行了56年。一直到本初元年(146),才又誤差一個月。——這麼說續漢志的四分就是用的宗紺法?可是我算的四分147年二月月食,不是正月,三統正月。

到熹平三年(174)的29年之中,曆法誤差已經有了16次。劉洪上《七耀術》,劉固、馮恂等考課了劉洪的,「復作《八元術》,固等作《月食術》,並已相參,固術與《七耀術》同。」大概是月食術是八元術的一部分,和劉洪差不多。「月食所失,皆以歲在己未(光和二年179)當食四月,恂術以三月,官曆以五月。太史上課,到時施行中者。」意思是取馮恂和四分的中間值?為什麼要說「皆以」,什麼語文啊。——我算出來四分食四月(第五個月,閏正月,既然說官曆是五月,說明不是無中置閏,是年末置閏),大统曆閏三月,實際天象也是這天5月8號半影月食。

「其四年」(先試了下光和四年181,對不上,再看熹平四年175,對了,大統十二月食,四分次年正月食),宗紺的孫宗誠說月食法當再改,預測今年十二月月食,官曆是次年正月。

——這樣說,三年和四年中間插一個己未,其實是當時預測而非實際情況。

呃接下去就說光和二年己未了。張恂(會不會張恂是馮恂的錯字啊)算出來「三月近,四月遠」,宗誠算出來四月。第二年,宗誠兄宗整上奏說應當是四月。於是下太常評議。

——看校勘記,果然說「疑當作馮恂」

  • 恂:5640月961食=5.8688865765,「恂術以五千六百四十月有九百六十一食爲法,而除成分,空加縣法」什麼意思啊??推算建武以來327食,有15錯。「案其官素注,天見食九十八,與兩術相應,其錯辟二千一百。」什麼意思啊???
  • 誠:135月23食=5.8695652174。「誠術以百三十五月二十三食為法,乘除成月,從建康以上減四十一,建康以來減三十五,以其俱不食。恂術改易舊法,誠術中復減損,論其長短,無以相踰。」什麼意思啊???
  • 眾人說曆數精微,「未驗無以知其是⋯⋯失然後改之,是然後用之」如今誠術沒有差錯,恂術也沒有突出的地方。誠術「文在書籍,學者所修,施行日久,官守其業,經緯日月,厚而未愆,信於天文,述而不作。」應當用誠術。——續漢志的四分曆確實是135/23

王漢上《月食注》,「與官曆河平元年(前28)月錯,以己巳(9、69)爲元」——又是一個月食元,用來做什麼的啊。召劉洪來討論。根據劉洪的說法,看起來就是乙卯元顓頊曆(人正己巳朔旦立春),而非月食元。他說「甲寅、己巳讖雖有文,略其年數,是以學人各傳所聞,至於課校,罔得厥正。」說明東漢時候殷曆顓頊曆就已經很野雞了。總歸說王漢不學無術,看到己巳元,以爲朝中無人知道,其實都是以前作廢的曆法。

律曆下

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星從天而西,日違天而東。

看來渾天蓋天都這樣說?

這段說曆法作用的以前沒見過:

夫曆有聖人之德六焉:以本氣者尚其體,以綜數者尚其文,以考類者尚其象,以作事者尚其時,以占往者尚其源,以知來者尚其流。——曆法各組成部分對應的哲學上的「功效」?

大業載之,吉凶生焉,是以君子將有興焉,咨焉而以從事,受命而莫之達也。若夫用天因地,揆時施教,頒諸明堂,以爲民極者,莫大乎月令。帝王之大司備矣,天下之能事畢矣。過此而往,群忌苟禁,君子未之或知也。

又說「漢曆」:

漢高皇帝受命四十有五歲(前202漢五年),陽在上章(癸),陰在執徐(辰),冬十有一月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陰和陽是什麼?

講了歲、閏、節氣、章蔀的來源。

蔀會2052,食數1081,食法23,歲數513,月數135

注穿插了張衡《渾儀》

每一氣者,黃道進退一度焉。所以然者,黃道直時,去南北極近,其處地小,而橫行與赤道且等,故以篾度之,於赤道多也。

相差最多到三度。

注又插了一大段易緯。

最後論的部分說四分曆元:

追漢四十五年庚辰之歲(前161),追朔一日,乃與天合

說明漢受命就是漢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