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義孚

譯者 志丞、劉蘇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19-11

豆瓣評分 9.4

段義孚《戀地情節》述要

人文主義地理學的奠基作。「戀地情節 topophilia」是人與地之間的紐帶,可以作爲人文主義地理學的研究範式。書中用了大量的實例,這篇述要去掉了實例就顯得那麼乾枯

『在探索荒地的過程中,拓荒者留下文字記錄,但常常是專門的、膚淺的,一旦他們安頓下來成爲本地人,也就不再紀錄了


前言

態度 attitude 是個文化範疇,比感知 perception 穩定得多。價值 value 和世界觀 worldview 是概念化的經驗,小部分是個性的,大部分是社會化的,是一個態度的系統。

本書工作:

  1. 從不同層次來理解環境的感知和價值
  2. 把文化與環境、戀地情節與環境區分開來
  3. 科學革命反應的人類思想的變化
  4. 檢驗把環境分爲城、郊、村、野四個層次的作法
  5. 區分環境經驗

個體

感覺

人們對地表的感知和評價存在著比地表更大的分異。我們不能體驗狗的生活,因爲它們的感官與人類相差過大。

  • 視覺是最重要的感官。三維視覺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嬰兒時期訓練得來的。
  • 如果眼見爲虛,那接觸到的就是絕對真實的。
  • 人類聽覺不算好,但是音樂能比繪畫激發出更強烈的情感。
  • 氣味能喚起人類的回憶,看到的東西一直在變,但味道可能經久不變。

城市居民認爲空間是有邊界的,而愛斯基摩人認爲空間是流動的,天地彷彿融爲一體。他們需要運用所有感官,根據風的方向和氣味來判斷。教堂之所以莊嚴肅穆,是因爲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合爲一體。

兒童在玩耍中發展身體的協調性,認識事物的性質和空間結構。在玩耍中,孩子受到成年人有意無意的引導,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人會發展出程度不同的感官。

一般的心理結構

人類的高級理性爲低級本能提供各種理由,把欲求轉換爲現實的形象。在大尺度上,人類沒有具體的概念,比如一條跨洋航線,只是地圖上的一條線而已。

人會把連續的時空分成不同的部分:年、疆域、顏色、溫度⋯⋯分段之後來組隊:紅–綠、你–我、男–女、山–谷⋯⋯一對矛盾之中引入第三股力量來調和,比如圓代表和諧,用於治療,天體軌道是圓形。

用基本元素給自然界分類:金木水火土。很多文化都有二元對立,峇里島:山脈是上層,象徵生命,海洋是下層,象徵災禍,人類則住在第三者中間全層。

顏色有強烈的象徵意義:紅色熱烈向上,藍色冷淡向下。黑白紅則代表了人的各種體液。

空間心理學:人體前後不對稱,向前和向後的意義大不相同。住宅擁擠,給人保護,市政廣場寬闊,自由人大展身手。

民族中心主義·對稱性·空間性

以自我爲中心是人類的天性,但很少能完全實現,因爲需要依賴他人。相比之下,民族中心主義更容易實現:埃及人認爲自己比蠻夷有約,自己是人,其他種族不是完全的人。

  • 西伯利亞的 Ostiak 人認爲,聖水葉尼塞河是宇宙中心,南邊是天堂北邊是冥府,聖水從天堂發源,流經人間,流向冥府。
  • 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認爲,大地是四方的,分爲四層,自己住在中土。
  • 愛斯基摩人直到 20 世紀初,都還認爲自己是世界的幾何中心、文化人口中心。
  • 亞述人的黏土板上,有圓形的大地被大海環抱。
  • 米利都的赫卡托斯把世界畫成一個圓。
  • T-O 地圖,耶路撒冷在中心。
  • 阿茲特克人相信神仙是白人,歐洲征服者來的時候還以爲神仙下凡。

個體差異

個體差異能超越文化力量力圖塑造的同一性。很多人有紅綠色盲,有人是音盲症,人的痛覺也不一致。人們也將體形和性格綁定在一起,人們很難想像一個心寬體胖的福爾摩斯。Macfarlane Smith 也建立了性格與空間想像能力、語言能力之間的關係。

在所有的文化中,男性和女性從小就被教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個實驗讓男孩女孩裝修房屋,女孩關注內部空間,男孩認爲人在房屋的外面。

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萬物都有生命,到了成年,對於一般的感官體驗已經麻木了,老年人的感官大大退化。

環境

文化·經驗·環境態度

本節說明文化如何影響人的環境感知和環境價值。

某種文化會催生幻覺,「個體感知被傳統信條禁錮了,無害的刺激引發了最大的恐懼。」傳統經驗會變成族人的感知。

男女之間心中的地圖也會不一樣。

本地人與外地人關注環境的不同方面。外地人的典型是遊客,用自己的眼睛來構建圖景。外來者的角度是置身事外的,是審美的眼光,會覺得當地土氣、雜亂,當地人則爲自己的事業而自豪。同樣,遊客進入中世紀街區,讚嘆那些昏暗的街道,卻不曾想身處其中的居民過的怎樣的生活。

拓荒者面對荒蕪的土地,覺得寸草不生,非常失落。在探索荒地的過程中,拓荒者留下文字記錄,但常常是專門的、膚淺的,一旦他們安頓下來成爲本地人,也就不再紀錄了。

在新墨西哥的西北部,有五個族群,印第安人和英裔美洲人是相差最大的,印第安人在那生存繁衍千百年,掌握了那片土地的詳盡知識,他們不會把大自然當成被征服者,而德克薩斯人認爲上帝賦予人類支配地上萬物的權利。

山岳在早期歷史都有非凡的意義,世界各地都會把山岳當作天地交融之處,位於世界中心。隨著歷史的演進,山岳的意味從宗教走向審美再到休閒。1335 年,彼得拉克在山中月下漫步,這在近代以前是罕見的。在 18 世紀中期以前,山還是醜陋的。一百多年後,浪漫主義開始讚頌山岳的壯麗,主要因爲人們放棄了圓形象徵完美的理念。

環境·感知·世界觀

本節討論客觀環境的變化怎樣影響感知。

城市居民每天面對方形物體,所以他們在辨識線段的能力更高。沙漠中的布須曼人僅憑足跡就能判斷這個動物的心情,他們能識別空曠沙漠上每片草叢每塊岩石的起伏。

雨林裏的俾格米人生活在布袋一般的環境,太陽不是划過天際的圓盤,而是閃爍在林間的光斑。雨林使一切都近在咫尺,當俾格米人第一次來到開闊的環境,覺得遠處的水牛是蟲子。他們的生活雜亂無章,富於機動。

相比之下,美國西南部的印第安人則大相徑庭,他們有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宇宙觀。他們的生活環境層次分明,斷崖顏色各異的砂岩暴露在外,天空湛藍,土地紅黃相間。他們認爲大地的每個角都有一間房子,住著精靈。

非洲卡塞河的雷利人適應了高度分異的環境,他們的經濟社會宗教存在二元對立。他們生活在剛果雨林邊緣,被林木繁茂的山谷和蔓草叢生的小丘分割成小塊。狩獵、採集是男人的任務,女人管理河灘旁的魚塘,森林是男人的專屬,草原留給女人,草原中的花生由女人照料。

兩個遠古文明,埃及人體會到的是秩序井然,美索不達米亞人則是變化無常。生活在沙漠中,一旦太陽落山,氣溫就會急劇下降,寒冷預示著死亡,所以太陽和尼羅河一樣重要。尼羅河塑造了埃及人的方向感,「向北」等於「順流而下」,面向南方就是面向源頭,「南」等於「面向」,於是「東」等於「左」,「西」等於「東」。埃及人的世界是以尼羅河對稱分布的,河兩邊是肥沃田野,河岸兩側是崖壁,之外是沙漠,他們也發展出了追求對稱的美感。

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的水文很難預測,經常發大水,洪氾區的水系交錯縱橫,沒法像尼羅河一樣辨別方向。在他們的神話中,世界的起源是甜水、海水、霧水三種元素交融形成的混沌。宇宙萬物的規律不是預設好的,而是眾神隨時議定的。對應到政治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開始是城邦,城邦首領沒有額外的權利。

戀地情節與環境

人對環境的體驗是從審美開始的,對風、水、土感到快樂,而更持久和難以表達的情感是對一個地方的依戀。

克拉克說:欣賞一幅畫的時候,如果練習藝術家的生平,就會體會到畫作中的被忽視的妙筆。同樣的,欣賞風景時,如果聯繫到歷史事件,眼前的風景就會變得神聖起來。

在現代社會,人與自然的接觸變得越來越間接。孩童由開放的意識,沒有形成美的既定原則,所以大自然會順從他們,向他們發出甜美的召喚,躺在乾草堆上,穿著新雨衣站在屋外任憑雨點打在身上,這些都讓人心滿意足。

小農對大地有最切身的體驗,土地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好朋友,也是對手。

人對熟悉的東西產生依附感,比如穿了很多年的衣服。對眷戀故土的人來說,一切事物,山巒、小溪、池塘都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創造物,鄉野就是他的生命。

在古代,愛國主義是對出生地的熱愛,在民族國家誕生以後,則意味著擴展到了國境線以內的土地。

當城市發展起來以後,城市與大自然就分離開來,大自然具有了獨立的審美價值。到了後來,田園詩在魏晉和亞力山大時期都出現了。美國建國以來,「腐敗的城市、蓬勃的鄉村」廣爲人知,傑斐遜希望將國家財富與權力建立於農業理念上,吃苦耐勞的農民形象成爲美國民族精神的象徵。

環境與戀地情節

環境並非引起戀地情節的直接力量和決定因素。

人們對環境有怎樣的憧憬?可以通過極樂世界來窺探。澳洲土著的「桉樹王國」在大海之外或天空之上;愛斯基摩人覺得人死後在地下,那裏充滿陽光,有永無止境的夏天、充沛的魚、馴鹿。

人類非常喜愛海灘,使人愉悅,早期人類也多棲居海濱,人類水性在靈長類中也非常好。20 世紀以來,海邊游泳成爲美國最流行的運動。

中型山谷就像子宮和強暴,凹陷的地形能哺育生命。

許多文明都把島嶼和淨土聯繫在一起。

希臘人對愛琴海周圍的水域十分熟悉。大海是交通要道,卻時常變得狂暴恐怖,大海是灰暗的,讓人害怕。

歐洲的地形起伏陡峭,相反,中國的地形非常平緩。中國的詩歌比繪畫更能展現出對大自然的情懷,陶淵明之後的五百年,他詩歌中的意象才出現在繪畫中。

城市

從宇宙到景觀

16 世紀以後,中世紀的垂直宇宙觀轉變爲平面景觀。垂直觀念適用於循環的時間觀念,例如曆法中循環的節氣。

  • 卡拉哈里沙漠中的布須曼人分散在廣袤的地域,他們時常眺望星空,讚美天體運行。爲了生存,他們必須發展出相互依存的關係網,但超脫於世俗之上的,是另一種週期性的活動。
  • 西伯利亞的遊牧民生活在平坦開闊的大地上,但是他們有分層的宇宙觀,天空、大地、地下世界串連在中軸上。阿爾泰人認爲,北極星是支撐天幕的柱子,串連起九重天。諸神沿著柱子降臨大地。
  • 中世紀的人認爲星辰並不遙遠,就像偉大的建築物一般。以水循環爲例,中世紀沿用亞里士多德《氣象學》,水上升到空氣中,最後融入天堂,上帝從高處降下甘露。

景觀:

  • 中世紀大教堂將人包裹其中,沒有一個角度可以拍到全景。
  • 花園從古老的垂直向上延伸演變爲後來的水平方向展開。

前現代人的宇宙觀是多層次的,語言充滿了象徵隱喻。花園的設計與特定文化背景的意義相匹配,中世紀修道院的花園比照樂園來設計,比如百合象徵純潔,草莓象徵公義。漢長安城皇家園林體現出道家思想。中國園林的符號一直延續到清末。

中國的皇陵是天然的公園,古希臘人也將聖地看作神聖的。修道院的守護者是聖徒或者聖母瑪利亞,這片土地也具有了被救贖的和諧。

圓形象徵完美,太陽東升西落,因此中世紀的時間觀是循環的。大航海以後,長途旅行破壞了循環時間觀和垂直宇宙觀,代之以線性時間觀和水平空間觀。

理想的城市與超越性符號

城市是人類的成就,體現了人類與環境互動的理想,工業社會以後城市被我們遺忘了。

城市起源於超自然的理念,逐漸形成龐大的儀式綜合體(走廊、寺廟、宮殿、階梯、金字塔),人們通過口述、儀式、象徵性的建築去維護一套世界觀。城市超越了自然界的隨機性,希望構建出精確、秩序、未來的可能性。瑪雅的城市位於偏僻的高原,不適合農業,僅僅是爲了祭祀而建造起來,除了節日也門可羅雀。

城市用方圓等規則幾何形狀來表達宇宙的象徵,比如中國的明堂、羅馬城的圓形。米底王國首都 Ecbatana 是有七道城牆的同心圓,越往中間等級越高,象徵階序的宇宙。柏拉圖的 亞特蘭蒂斯 是由同心環的水陸構成。中世紀的城市爲環形放射狀,象徵以上帝爲中心。矩形城市大多爲了生活便利,但也有象徵宇宙的,天上的耶路撒冷是等距正交的形狀。

p254 中國城市的宇宙象徵。

城市格局是宇宙在二維平面上的投射,但與天堂的連結還需要垂直符號。蘇美爾神廟前的台階越修越高,演變爲金字塔。

物質環境與城市生活

城市都有一些公共建築來紀念超脫的東西,比如紀念碑、廣場。在煤氣燈出現之前,城市的白天光鮮亮麗,夜晚則危機四伏。城鎮的作息受太陽支配,和農民沒有什麼區別。

走在長安城,只能看到毫無生氣的牆壁,只有東西市充滿生活氣息。大街與其說把城市各區聯繫起來,不如說是分隔開的鴻溝,到了夜晚,就跟監獄沒什麼兩樣。

臨安成的人口密度比長安多了三倍多,城市中心是生豬市場,皇宮在城市最南端,大街上熙來攘往,夜晚燈火通明。

希臘人以公共生活爲榮,所以公共建築的雄偉與私人建築的粗陋形成鮮明反差。街道崎嶇狹窄、泥濘不堪,市民隨手將垃圾扔到路邊。市場非常有活力。

羅馬城人口超過百萬,公共建築富麗堂皇,但平民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貴族和平民混雜在一起,破敗的公寓和豪華的宅院雜錯,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勞作,亂哄哄的。

中世紀的城市一樣亂糟糟的。到喬治和維多利亞時期,城市換上了玻璃和燈光,極大拓展了城市居民的視線。汽車出現後,城市震耳欲聾。

進入汽車時代,又長又直的商業街出現了。大街爲汽車服務,沒有行人的空間。

美國城市:象徵主義、形象化與認知

城市居民對城市的印象一般是兩個極端:自己的街道和城市的名字,中間尺度的社區就不被人注意。本節從市民心中的象徵和隱喻,過渡到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對待特定社區的態度。

在美國精神中,最重要的空間是花園、荒野,城市則代表誘惑、不公。與此同時的歐洲,浪漫主義展示給人們的是哥特式城市造成的恐怖,以及灑滿陽光的鄉間美景。清教徒對城市的憧憬源於《聖經》和奧古斯丁、但丁等人,秉持著天人合一的理念。

19 世紀晚期以來,城市的能量越發強大,超過了州,再加上南北戰爭加強了統一國家的認同感,人們對城市的效忠超過了州,認爲自己是美國公民,其次是波士頓人、費城人。

19 世紀的美國夢本身包含著深刻的矛盾,想要把城市的統治性與農業國家的堅持統一起來。

城市的超越性在美國也有,比如特區的設計師 Pierre L’Enfant 希望打造一座壯麗的城市,他設計了五組噴泉、三座紀念碑。這些設計給人感覺要展現一個獨裁帝王的輝煌。美國的政府建築用的羅馬風格,雄渾壯麗。布魯克因大橋、聖路易斯大拱門,這些雄偉建築都成爲了國家精神的代表。

美國的城市有這林林總總的別名,體現著這座城市引以爲傲的特點。城市也有鮮明的特點,讓人看一眼就知道是這座城市。

不同階層的人佔據著城市的不同空間,被動接觸外部世界會提高對自己所在地段的感知程度,比如一個女僕到了雇主家,發現政界、規範,這在雇主眼中不足爲奇。

社區的概念不像居民理解的那樣。各個階層都維護著自己社區的邊界。比如波士頓比肯山時著名的上層聚居區,他們刻意維持隔絕以保證自己的高檔,而貧民窟的人不得不把維持隔絕作爲應對威脅的方式。比肯山居民有聯合會,平安夜舉行隆重的儀式,這些活動鞏固了當地的自我認同。

中產家庭的界線是自己的花園,而對工薪階層來說,他們的居民面積很小,家與街道的界線不是那麼清晰。紐約的哈勒姆區、芝加哥的史奇洛區,這些居民有戀地情節可言嗎?

總之,城市的面向是多麼豐富!這麼多差異,也能總結出一些共同點:

  • 對不同階層的人來說,社區的邊界各不相同。
  • 評價社區時更注重鄰居。
  • 城市意象在人心中的內涵並沒有隨著經驗的增多而變得豐富。
  • 城市可以是抽象的符號,也可以是具體的社區體驗。

郊區和新城:對環境的探求

郊區與城市從來都是相反的,當城市是險惡之地時,郊區就是清淨之所,當城市是天人合一的地方、講求民主的中心時,郊區就是蠻荒之地。civilization 出現在 18 世紀中葉,指城市居民上反應的生活氣息,後來變成了文明的含義。工業革命以後,城市污染嚴重,富人開始向郊區轉移。隨著鐵路、汽車的發展、人口的聚集,城市迅速擴張,郊區作爲城市的延伸也不斷蔓延。

居住型郊區依賴於城市而存在,一些社區致力於使土地利用格局更多樣化,建立起文化設施,歡迎綠色工業入駐。這些都反映了投向城市的發展潮流。

郊區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自治理念,大城市的政府系統繁複笨重、腐化不堪,只有城郊小社區能堅持參與式民主的理念。

中產搬到郊區則是爲了生活品質,享受田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