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
華蓋山
華蓋山是個小土坡,目測五十米高,在溫州市中心,甌江南岸,但似乎很有歷史。抄旁邊的牌子,畧有修改:

大觀亭 六角攢尖頂,木石混合結構,花崗岩方柱。位於華蓋山頂,是溫州舊城規模最大的古亭。原名江山一覽亭、吸江亭。萬曆十六年
1588 巡道蔡廷臣重建,改名大觀亭。康熙十三年1674 六月初一,溫州總兵祖宏勳歸附耿精忠叛淸,在大觀亭殺害溫處道陳丹赤和永嘉縣令馬琾。雍正年間和同治六年1867 兩次重建。容成洞 第十八洞天容成太王之天,有三生石、五粒松、金雞嶺、靑牛塢、丹井、石龜池。華蓋山下本有容成道院,位於雙忠祠側,僅三楹而已,元延祐年間曹淵龍所建。黃帝時容成子于此修煉升天,曰太玉洞天。王光蘊有
容成道院記 ,碑立太玉洞天二門內。

但我沒看到有什麼洞⋯⋯
三十六洞天:
一、霍僮山名霍林之天在福州長溪縣。
二、東嶽泰山名蓬玄太空之天在兖州奉符縣。
三、南嶽衡山名朱陵太虛之天在湖南衡州衡山縣。
四、西嶽華山名太極總仙之天在華州華隂縣。
五、北嶽常山名太乙總玄之天在定州常山縣。
六、中嶽嵩山名上帝司真之天在洛京王屋縣。
七、娥眉山名虛靈太妙之天在嘉州娥眉縣。
八、廬山名仙靈詠真之天在江州潯陽縣。
九、四明山名赤水之天在明州山有四面産異木。
十、陽明山又云㑹稽山名極玄之天。
十一、太白山名真徳之天祠廟見在長安。
十二、西山名天寶極真之天在洪州南昌縣。
十三、大潙山在舒州懐寧縣一云小潙山名好生玄上之天在潭州澧陵縣。
十四、潛山洞髙一千一十丈。
十五、鬼谷山名太玄司真之天在信州貴溪縣。
十六、武夷山,名昇真元化之天在建寧府崇安縣。
十七、玉笥山名太玄秀法樂之天在臨安軍新淦縣。
十八、華葢山,名容城太王之天,在温州永嘉縣。
十九、葢竹山名長耀寳元之天在台州黄巖縣。
二十、都嶠山名玄實之天在容州普寧縣。
二十一、白石山名瓊秀長真之天在容州。
二十二、勾漏山玉𨵗寳圭之天在容州北流縣。
二十三、九嶷山朝真太虛之天在道州延康縣。
二十四、洞陽山名洞陽隠觀之天在潭州長沙縣。
二十五、幕阜山名洞真太玄之天在鄂州平江縣。
二十六、大酉山名大酉華妙之天在辰州七十里。
二十七、金庭山名金庭崇妙之天在越州平郯縣。
二十八、麻姑山名丹霞之天在建昌軍南城縣。
二十九、九仙都山名玄都祈仙之天在處州縉雲縣。
三十、青田山名青田大鶴之天在處州青田縣。
三十一、鍾山名宋日太生之天在昇州上元縣。
三十二、良常山名良常方㑹之天在潤州句容縣茅山北。
三十四、天目山名太極玄葢之天在臨安府餘杭縣。
三十五、桃源山名馬娘光之天在鼎州武陵縣。
三十六、金華山名金華洞元之天在婺州金華縣。
厲害了。
玉華亭 旁邊有一個現代人寫的碑,看不清字。

高大的古樹

大羅山沒去
近處是溼地,右邊是大羅山,可以看見最遠處隱約有兩根煙囪,那是磐石電廠,直線距離 14km。這天的空氣還是不錯的。


永嘉
永嘉書院
還沒到景區門口的小溪:

永嘉書院,聽名字就知道是以永嘉學派爲歷史依託。但裏面似乎並沒有永嘉學派的活動遺跡,只有小型博物館,陳列一些書。況且這些博物館不怎麼顯眼,估計絕大部分遊客過來只是遊山玩水的。有一條洞穴,路兩旁的都是歷代名碑帖的電腦拓片,用作旅遊設計是不錯的,但是,留不下什麼東西,跟裝飾品沒什麼區別。
一箇展館掛了名家書畫,我挑了兩張不錯的: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 ,陈虬在府城开办新字瓯文学堂,以新字瓯文七音铎 作为教材,亲自授课,推行拼音化文字改革。此书为陈氏两种切音字著作中一种,另有瓯文音汇 一书。新字瓯文七音铎 初版于1903年,是年陈虬先生终因贫病交迫,心力耗竭,于三十年元旦逝世于新字瓯文学堂
沒想到還有這位人物,那可太超前了。

往山上走。懸壁:

瀑布的霧氣迎面吹来,太解暑了,不想離開:

繼續往上走,經過一線天:

來到了瀑布上面,蜿蜒曲折,細膩可愛。經過最後一箇小彎,溪水傾瀉而下,這是在做最後的準備。

龍瀑仙洞
接著去了不遠的另一箇景點「龍瀑仙洞」,門口立著一箇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石頭,什麼世界最大的懸空岩洞景觀。
坐竹筏從這箇洞進去

第一次來這種地方,岩洞中的暗河。

一箇水簾洞:

走玻璃棧道要另外花錢,我帶著崽崽走的。

畢竟花了錢的,還是留張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