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孤獨的聖人,延綿的世家

轉載自《傳記文學》2021 年第 10 期。暑假寫的,水文一篇。孔子傳記千千萬,我這一篇也不能增添些什麼,只是當一個學習筆記。目前網站上的跟正式出版略有區別。當期信息

『孔子,一個孤獨的聖人、一個延綿的世家,在遙望著我們不斷前行


孔子在世时就享有盛名,逝世后更是备受赞誉。司马迁撰《史记》,专门列《孔子世家》为孔子立传,甚至《史记》的笔法、体例也是在有意模仿孔子所修撰的《春秋》。即便孔子不是诸侯,司马迁依然把他列入世家,因为孔圣是“教化之主”,自天子至诸侯,都宗于夫子,并且孔子后学一直连绵不绝 [1]。汉代,孔子和儒家的神圣性得到国家的承认。到了元、明、清时期,孔子更是被誉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然而,孔子的现实生活并不顺利。据史书记载,孔子出身贫苦,早年就失去了父母。青壮年时虽然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但之后便在诸国辗转流浪。直到晚年,他依然不能得意,只好回到鲁国,编修“六经”[2]、教导学生。纵观孔子的一生,困厄的处境塑造了他的高尚品质,而他的光辉人格和他的历史成就相辅相成。

谁悲失路之人:“获麟”与孔子的晚年

鲁哀公十四年 (前 481) 春,孔子年过古稀。鲁君在大野湖狩猎,车夫鉏商捉到一只奇异的野兽,觉得不是好事,便请教孔子。孔子看后,发现是麒麟,感叹道:“吾道穷矣!”[3] 麒麟是仁兽,本应是太平时代的祥瑞之兆,却出现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不禁感到哀伤。他看到麒麟,回想起过去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向各国君主力陈仁政之善的画面还在眼前,百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一个孤独老人的背影,映照在春天的夕阳之下。最珍视的东西被人们厌弃为敝履,心心念念的仁政看不到施行的希望。这只受伤的麒麟仿佛代表了他仁政理想的破灭。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春秋》止于“获麟”,足以见得此事对他的打击。

孔子晚年,一个个打击接连而至。除了“获麟”之悲,身边最重要的亲人、弟子也都陆续离开人间。哀公十一年 (前 484),孔子 68 岁,独子伯鱼去世。伯鱼是孔鲤的字。孔鲤生于昭公十年 (前 532),当时孔子还是个 20 岁的少年,仅仅是季氏家中掌管仓库的委吏。昭公闻讯,派人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这对年轻的孔子来说非常荣耀,于是他给儿子取名“鲤”,作为纪念。亲人代表着一个人血脉的延续,孔鲤的去世无疑使孔子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而对于孔子来说,弟子代表了他的知识和理想的延展,可叹的是孔子欣赏的学生也在他晚年一个个离世。正是在“获麟”之年,颜回去世。孔子恸哭:“天丧予!”颜回字子渊,比孔子小 30 岁,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生性仁爱,深沉智慧,精神高贵,不重物质。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也。”[4] 颜回谦逊不张扬,听孔子讲课,都只是点头,好像没听懂一样。之后反省,能够阐发所学。实际上颜回一点也不愚笨,反而是公认的聪明。子贡说:“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5] 说的是颜回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连孔子也承认,自己和子贡都不如颜回:“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6] 颜回的学问一直在进步,没有见过停下来的时候。在聪明的同时,他的品性也非常高尚。孔子称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7] 颜回好几个月都不违背仁的要求,其他人只是偶尔想着仁而已。颜回不仅时时刻刻以“仁”的标准要求自己,还能安于贫困的生活,是真正的君子。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8] 总之,孔子非常欣赏颜回,把颜回视作衣钵传人,而颜回也是最懂孔子的人。颜回有一次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但是天妒英才,他竟先孔子而去。颜回在孔子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道”的化身。孔子认为,即便自己没能推行仁政,但百年之后,还可以靠颜回。颜回不在了,道也恐怕从此泯灭。

哀公十五年 (前 482),子路去世。孔子悲呼:“噫!天祝予!”[9] 上天断绝我,上天断绝我!子路字仲由,只比孔子小 9 岁,可以算同辈。他是众弟子中与孔子最亲昵的人。子路是孔门最有勇力的弟子,生性粗鄙刚硬。当年和孔子初次见面的时候,他头戴雄鸡毛,腰佩野猪毛,俨然一粗人。他见孔子也人高马大,便想比试比试,《史记》记载为“陵暴孔子”[10]。后来,孔子渐渐用礼仪来导引子路,子路也换上儒服,“委质”为弟子,与孔子成为君臣。子路勇敢过人,便问孔子,君子是否崇尚勇敢。孔子当然认为勇敢也是君子的品德,但还有先决条件:“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11] 子路做事不太过头脑,听说什么事情就一定要亲自去做,生怕落后。因此,孔子经常奚落子路,说只有子路听到只言片语就断案,又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12]。虽说这样奚落,但孔子还是很依靠子路的:“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13] 子路当孔子侍卫,没人敢当面说孔子坏话;而孔子犯了错之后,都是子路第一个站出来直截了当质问孔子。可见,子路十分勇敢,但略显莽撞。孔子评价子路“不待其死然”(《论语·先进》)。孔安国曰:“不得以寿终也。”[14] 也就是说子路性格刚直,但世风不正,会不得好死。可惜一语成谶。后来,子路事卫,成为孔悝的邑宰。在卫国的内乱中,子路欲救孔悝,混乱中,蒉聩派人袭击子路,斩断了他的冠缨。面对死亡,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15] 临死前结上了缨。虽然孔子说子路“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6],认为子路修养、造诣不够精深。但从临终之前的坦然来看,他“入室”了,真正成为了君子。周成王在临终之际发布顾命,汉代学者评论道:“顛沛而不乱者,成王其人也。将崩,体被冕服,然后发顾命。”[17] 子路已经有了成王的境界。孔子听说卫国作乱之后,感叹子路一定死了。果然,子路受醢刑,被剁成肉酱,孔子从此不吃肉酱。

颜回与子路的离去无异于砍断了孔子的左膀右臂。在一个接一个打击下,孔子身体每况愈下。子贡来见,对他说:“赐,汝来何其晚也?”子贡是颜回、子路之外孔子最重要的弟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孔子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7 日后,孔子卒,年 73。

孔子葬在曲阜城北泗水岸边,弟子都服三年心丧。按照丧礼,为父、为君应服三年丧。师徒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孔子与弟子之间关系非同一般,于是服三年心丧。三年之后,众弟子诀别,大哭一场,各奔东西。后来,一部分弟子和百余户鲁人搬到了孔子冢旁,定居在此,将这里命名为孔里。鲁国世世代代祭祀不绝,儒生讲习礼仪也都在孔子冢。

复兴周道的尝试:短暂的从政生涯

孔子生命的最后几年,在感情上遭受到了很大打击,但在学问上却是另一番景象,被后人称道更多的是他游历诸国归来后编修“六经”的成就。然而,孔子在青壮年时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政治之上。在短暂的从政生涯中颇有作为,也期待获得贤明君主的赏识,复兴周道。囿于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式,孔子复兴周道的尝试可算是失败了。但他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希望能辅佐君主施行仁政,始终没有放弃复兴周道的希望,展示出了一个儒者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就与常人不一样。其他小孩嬉戏打闹,玩过家家,而孔子也玩过家家,但他玩的是“陈俎豆,设礼容”,摆上礼器俎和豆,模拟祭祀宴飨时的礼仪。17 岁时,他就以好礼闻名。鲁国大夫孟釐子临终前告诫其子孟懿子说:“孔丘,圣人之后。”“今孔丘年少而好礼,其达者欤?吾既没,若必师之。”孟釐子认为孔子是圣人商汤的后裔,是承袭并能达成圣人之道的人,因而告诫儿子把孔子当成老师来侍奉。后来孟懿子的确前向孔子学礼。

孔子虽然好礼,但并不是一介文弱书生。《史记》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西周 1 尺约 19cm,1 尺为 8 寸,9 尺 6 寸相当于 186cm;战国 1 尺为 23cm,1 尺为 10 寸,9 尺 6 寸相当于 220cm。假设鲁尺用周制,则孔子身高 186 公分。至于长相,《史记》说孔子“首上圩顶”,所以名“丘”。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为:“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18] 孔子头顶中间是凹下去的,就像房顶反过来。总之,以孔子的长相和体型,他在人群中一定非常醒目。

虽然孔子青年时期就显示出良好的政治才能,但他现实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当时诸国纷争不断,起初孔子在鲁国未得重用。35 岁时,孔子前往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为齐国人所称道。《韶》是圣王舜帝所作的雅乐,孔子听后想必在尽善尽美的上古世界中流连忘返,才能“不知肉味”。后来,晏婴排挤他,认为儒者扰乱正道,把各种礼节变得很麻烦,就算学一辈子都不能学完,这不是教化百姓的办法。后来,孔子又听说有人要加害他,便离开了齐国。

孔子长期在野,急于实现自己的治道。公山不狃占据费地,与阳虎共同反叛季氏,让人叫孔子来他这里做官。孔子想去,子路非常不高兴,觉得虽然现在没有被任用,但也不能不择手段去乱臣那里。孔子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吾其为东周乎!”[19] 孔子认为,即便是乱臣,如果他能用事,那就能复兴周道。不过,孔子应该也觉得子路说的有道理,或是出于现实考量,最后没有成行。

孔子在知天命之年迎来了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他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后来又升任司空、大司寇。孔子在外交、平定内乱、治理民风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优秀的政治才能。定公十年 (前 500),孔子 52 岁。春,齐鲁修了和约。夏,齐大夫黎鉏对齐景公说:“鲁用孔丘,其势危齐。”黎鉏害怕任用孔子的鲁国越来越强大,威胁齐国,便打算以友好会盟为名,劫持鲁君。双方约定在夹谷会盟。在高台上献酬完毕后,齐国有司请求奏乐,于是头戴羽毛、手持矛剑的舞者鼓噪而来。孔子察觉到不对,一改往日谦恭好礼的样子,直接历阶而登,赶快从下面跑到高台上,高声说道:“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为何于此!请命有司!”有司不敢上前,齐景公有些害怕,于是挥手让表演者下去。过了一会儿,有司请求演奏宫中之乐,戏子、侏儒上前表演。看到这样危险而不合礼制的情况,孔子再次跑上高台,说:“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听到这话,有司立刻斩了表演者。齐景公知道自己于义有亏,回去之后非常恐惧,于是归还了之前侵占鲁国的几块土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之会”。

定公十三年 (前 497),孔子 55 岁。为了重新树立鲁国公室权威,孔子决定“堕三都”[20],推倒三桓 [21] 封邑的城墙,以削弱三桓势力。按照礼法,大夫的城邑不能超过百雉 [22],三桓都超过了这个标准。叔孙氏先拆了自己的封邑郈。当季氏要拆费邑的时候,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叔孙辄不肯束手就擒。之后,鲁军击败了季氏,终于拆掉费邑。但是到孟孙氏成邑的时候又遇到挫折,借口拆掉了成邑 (一作“郕邑”),齐国就会来攻打鲁国。最终,成邑也没有被拆除。堕三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没有彻底达成目标。并且,堕三都由于触动了三桓的利益,可以想见,孔子很可能在政治上会受到三桓势力的排挤。

定公十四年 (前 496),孔子升任大司寇,兼任辅相,面露喜色。弟子问孔子:“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说:“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虽然孔子喜怒不形于色,但他为自己能够为国效力感到由衷地高兴。孔子在大司寇任上大有作为,刚上任就诛杀乱臣少正卯。行政三月,男女别道,路不拾遗,宾至如归。齐人听说后很担心,说孔子辅政,鲁国必霸,齐国必定被兼并。结果黎鉏想了一出“美人计”,挑选八十美女,送给鲁君,鲁君因此荒于政事。孔子便离开鲁国。

孔子在鲁国短暂的从政生涯,向人们证明了自己并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迂腐儒生,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孔子展现了一个儒者的政治修为。但在乱世,正直之士往往不受待见。春秋后期的鲁国三桓秉政,盘根错节,孔子纵使本事再高,也难以撼动他们的势力。再加上鲁定公称不上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孔子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于是决心离开鲁国,到其他地方继续施展自己的抱负。

周游列国:困厄中不改本心

此后,孔子开始了长达 14 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国,还数次在途中陷入绝境,但这些挫折都丝毫不能让孔子对自己的理想产生怀疑。

孔子离开鲁国后首先去了卫国。卫灵公给了他在鲁国一样的 6 万粟俸禄。不多久,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坏话,灵公便派人带着兵杖不停出入孔子住处。孔子怕获罪,待了 10 个月便打算离开卫国,去往陈国。

孔子一行在去陈国的路上路过匡地。匡地曾经遭受过阳虎的攻打,匡人非常恨他。由于孔子是鲁人,又和阳虎长得很像,匡人便将孔子误认为阳虎,把孔子包围了数日。最后,孔子派学生去卫国求救,才得以解围。

路途艰险,无处可去,孔子回到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托人传话,想要见孔子,孔子不得已与南子相见。南子在帷帐之中,孔子进去,北面稽首;南子在帷帐中再拜,环佩声清脆。出来之后,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自己“见之礼答焉”,是以礼相见。待了一个多月,卫灵公与南子同车出行,孔子坐在后面的车上。车队招摇过市,大家都想看南子的美貌,却没人对孔子感兴趣。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以为不齿,于是打算离开卫国。

定公十五年,孔子离开卫国,取道曹国,前往宋国的时候,与弟子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司马桓魋非常凶恶,想杀孔子,把那棵大树连根拔起,弟子忙叫他快跑,孔子淡定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一个人突然跳出来要你的命,谁不慌张呢?孔子大概也很慌张,但他依然给弟子说了这番话。他是在告诉弟子,作为一个儒者,内心秉持着“仁”的信念,便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同时,他知道自己有天命在身,即使是死亡也不能动摇他的坚定意志。

孔子的处境益发困顿,但他却从未放弃过自己。在去往郑国的路上,孔子与弟子走散了,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有个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累累若丧家之狗。”弟子们便这样找到了孔子,对孔子说了这番话,孔子笑道:“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虽然被形容为“丧家之犬”,但孔子并未因此感到消沉。

后来,孔子在陈国待了三年,接着从陈国到了蔡国,又去了叶国;接着离开叶国,回到蔡国。在蔡国待了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前去救陈,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楚让人前往聘用孔子。陈、蔡的大夫怕孔子事楚,对陈、蔡造成威胁,便派人把孔子包围在郊外,孔子一行人出不去,粮食断绝。很多弟子都生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却弦歌不辍。子路生气了,心想君子行道,却落得如此地步,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23] 人人都有困顿的时候,但是君子能坚守,而小人就胡作非为了。在一次次磨难中,孔子用实际行动让弟子明白了什么是君子,君子要有怎样的担当。

孔子不只在庙堂上不如意,在江湖上也多不被理解,周游列国途中有很多隐士讥讽孔子。一次在路上看到长沮、桀溺两人在耕田,孔子就让子路问渡口在哪。长沮问:“是鲁孔丘与?”子路说是,长沮说:“是知津矣。”说孔子一定知道渡口在哪儿,没有明确告知。桀溺对子路说:“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希望孔子师徒和他们一起避世,认为没有人能改变天下的状况。孔子听说后很惊愕:“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而在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身边走过,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过往之事不可挽回,将来之事尚可改变。停吧停吧,如今的从政者危险了!孔子下车,想和狂人交谈,狂人却径直走掉了。还有一次,子路与孔子出去,孔子在前,子路在后,遇到了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竹筐。子路问他是否见到夫子。老人讥讽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谓夫子?”[24] 只管去田里除草。子路不知道怎么办,只好拱手站在旁边,看老人除草。过了许久,天色渐暗,老头让子路留宿,杀了鸡、煮了黍招待子路,还给子路介绍他的两个儿子。第二天一早,子路就出发,追上了孔子,说了昨天的事情。孔子说:“隐者也。”[25] 让子路返回。到了他家,老人已经不见了。

面对不理解的声音,孔子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孔子明白自己坚守的“道”与隐士的人生哲学之间有本质区别,因而对这些嘲讽的声音都能泰然处之。面对绝境时,孔子安慰自己:“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28] 在太平时代,君子与普通人都不为恶,正如在春夏,所有的树木都是绿色的,只有在冬天,松柏才独为绿色,只有在天下无道之时,才能显现出君子的品质。也正如孔子夸赞颜回的那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9]。孔子对君子修身的要求奠定了后世儒生的精神基调。儒家对于国家,是要行仁政,行周道;对个人,则是修身,成为君子。

退修“六经”与后世影响

哀公十一年 (前 484),孔子 63 岁,从楚国经过卫国,回到鲁国,开始完成自己作为学者的使命,一边编定“六经”,一边传授知识。他将三千余篇古诗删定为三百篇,使得“雅颂各得其所”,形成后世的《诗经》文本;订正礼乐,形成《礼经》;删定史官典籍,形成《尚书》百篇;又痴迷于《周易》,韦编三绝,写下《易传》。孔子在晚年回望一生时,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0] 在孔子的努力工作下,古代王官之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汇集到孔子这里;又从孔子这里流淌下来,影响了后世学者。

更重要的是,《论语》不仅仅被视为一句句平实的谈话,还被上升为“经”,被经学家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且,孔子所说的“天命”不再是孔子个人的理想与使命,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由上天赋予孔子的使命。对于孔子的一生而言,“获麟”一事是其人生悲剧性的呈现。然而,在后世经学家看来,“获麟”一事却具有超出其人生的意义,被视作是孔子受天命的象征。西汉古文经学家孔安国说:“圣人受命,则河出图,今无此瑞。”在孔安国眼中,孔子知道自己是圣人,圣人如果受天命,就会有河图出现,但是孔子没有看到河图,说明上天不悯 [31]。《春秋纬》说:“麟出周亡,故立《春秋》,制素王,授当兴也。”[32] 麒麟出,代表周道亡,孔子不忍,所以作《春秋》,为汉立法。在《春秋》的世界中,孔子就是王,只不过是无冕之王,所以叫“素王”,而颜渊、子路等都是他的大臣:“仲尼为素王,颜渊为司徒,子路为司空。”[33]“获麟”就是孔子作为素王即位的标志。并且,孔子的话还与国家的最高治道联系了起来。孔子具有圣通,能预知几百年后的汉代,孔子的一切述作正是他作为素王在为汉立法,所以两汉时期的政治运行都建立在经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春秋决狱”的说法。大臣在讨论一项政策时,会引经据典,作为自己主张的理论依据;在审理犯人时,也会引经据典,做出符合经义的判决。东汉时期的谶纬更是把孔子的神圣性发挥到了夸张的地步。纬书这样说孔子的出生:“孔子母颜氏徵在游大冢之陂,睡梦黑帝使请己,己往梦交⋯⋯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故曰玄圣。”[34] 颜徵梦见黑帝,感生孔子,所以孔子被称为“玄圣”。感生是很多早期文明都有的传说,殷商的祖先契是母亲吞下玄鸟卵所感生,周人的祖先后稷是母亲踏了巨人的足迹所感生。西汉人也借鉴这些神话,说高祖刘邦的母亲在大湖边睡觉,梦到了神,这时雷电交加,上方有一条蛟龙,感生了高祖 [35]。东汉儒生也把这种叙事模式运用到孔子身上——孔子俨然和高祖一个待遇了。为了配合感生的故事,纬书还这样形容孔子的相貌:“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36] 这体型远超正常人,非常庞大威严。

汉代以后,孔子的思想继续在经学家笔下不断获得新的阐释、新的传承。孔子曾言,虽然其道不用于世,但他依然“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安国解释为:“下学人事,上知天命也。”三国时期的何晏解释道:“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故曰唯天知己。”[37] 孔子知道自己德合天地,所以说只有上天懂自己。另外有一句相似的“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皇侃解释为“达于仁义”和“达于财利”[38],这仍然是在人格层面进行的阐释;而上升到天命的高度,则是经学家的后知之明。面对桓魋时说的“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包咸解为:天“授我以圣性也。合德天地,吉而无不利”[39]。孔子是圣人,德与天地相合,因此无往不顺,上天在冥冥之中会保佑他。后来,孔子地位越来越高,唐代被封为“文宣王”,宋代成为“至圣文宣王”,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影响不只局限于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也逐渐形成。孔子虽然在当时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的思想和人格光辉始终伴随着我们,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论语》也成为了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孔子,一个孤独的圣人、一个延绵的世家,在遥望着我们不断前行。

注释

[1]《史记索隐》:“教化之主,吾之师也。为帝王之仪表,示人伦之准的。”《史记正义》:“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参见 [汉] 司马迁撰,[宋] 裴骃集解,[唐] 司马贞索引,[唐] 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2309 页。 [2]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秦汉时期《乐》已亡,所以后世又称“五经”。传统经学认为孔子与六经有重要关系。 [3] 本文多引用、参考《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2309–2355 页,不再一一注出。 [4][30][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一,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31–32 页,第 25–26 页。[5][7][8][12][29][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三,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106 页,第 131–132 页,第 135 页,第 103 页,第 135 页。 [6][27][28][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五,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225 页,第 228 页,第 229 页。[9] 陈立撰,刘尚慈点校:《公羊义疏》卷七十五,中华书局 2017 年版,第 2896 页。 [10][11][13][15][汉] 司马迁撰,[宋] 裴骃集解,[唐] 司马贞索引,[唐] 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 2664 页,第 2665 页,第 2667 页,第 2667 页。 [14][16][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六, 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274 页,第 276 页。 [17] 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十五《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条引《中论·法象篇》,中华书局 2004 年版。 [18] 引自 [汉] 司马迁撰,[宋] 裴骃集解,[唐] 司马贞索引,[唐] 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2311 页。[19][24][25][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九,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449 页,第 485 页,第 486 页。 [20] 堕三都又写作“隳 (huī) 三都”,“堕”即毁坏的意思。 [21] 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继承鲁国国君,即鲁庄公;庆父,其后代称孟孙氏、仲孙氏、孟氏;叔牙,其后代称叔孙氏;季友,其后代称季孙氏、季氏。这三家都是鲁桓公之后,所以称为三桓。三桓长期掌握鲁国政柄,形成“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 [22] 一丈见方叫一堵,三堵为一雉。 [23][26][37][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八,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393 页,第 393 页,第 379 页。 [25][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九,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486 页。 [31] 参见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五,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215 页。[32]《春秋纬》附录,参见赵在翰辑,锺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中华书局 2012 年版,646 页。[33]《论语谶》,参见锺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中华书局 2012 年版,777 页。[34][36]《春秋演孔图》,参见赵在翰辑,锺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中华书局 2012 年版,第 367–370 页,第 371 页。[35] 参见 [汉] 司马迁撰,[宋] 裴骃集解,[唐] 司马贞索引,[唐] 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435 页。 [38][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七,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373 页。 [39][梁] 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卷四,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171 页。 责任编辑/刘宸芊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