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文王
算法
這次重新考察一下統計數據的問題。有三個來源:Google Analytics、Netlify Analytics、Hyvor Talk Analytics,分別是統計腳本、託管商、評論的統計模塊。根據 一篇對 Netlify 的測評: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report from 2018, globally 27% of desktop users on average use adblockers. But that’s just average.
The problem is that it currently also tracks visits from bots
理論上來說,Netlify 的瀏覽量會比 GA 髙 27% ,再加上各種爬蟲的未知流量,可實際上呢?
Netlify | Hyvor Talk | ||||||||
---|---|---|---|---|---|---|---|---|---|
9月 | Pageviews | Unique visitors(根據IP) | 比率 | 瀏覽量 | 用戶數 | 比率 | 比率之比 | Page Views | 三者瀏覽量比例 |
1 | 33 | 48 | 1:1.45 | ||||||
2 | 21 | 39 | 1:1.86 | ||||||
3 | 17 | 31 | 1:1.82 | ||||||
4 | 52 | 56 | 1:1.08 | ||||||
5 | 40 | 39 | 1:0.98 | ||||||
6 | 38 | 39 | 1:1.03 | ||||||
7 | 21 | 19 | 1:0.90 | ||||||
8 | 36 | 60 | 1:1.67 | ||||||
9 | 56 | 93 | 1:1.66 | ||||||
10 | 33 | 44 | 1:1.33 | ||||||
11 | 1371 | 154 | 8.90 | 44 | 17 | 2.59 | 3.44 | 61 | 31.16:1:1.39 |
12 | 1444 | 146 | 9.89 | 18 | 16 | 1.13 | 8.75 | 38 | 80.22:1:2.11 |
13 | 763 | 163 | 4.68 | 17 | 13 | 1.31 | 3.57 | 35 | 44.88:1:2.06 |
14 | 1818 | 141 | 12.89 | 50 | 24 | 2.08 | 6.20 | 57 | 36.36:1:1.14 |
15 | 2148 | 200 | 10.74 | 45 | 30 | 1.50 | 7.16 | 58 | 47.73:1:1.29 |
16 | 2254 | 174 | 12.95 | 42 | 23 | 1.83 | 7.08 | 63 | 53.67:1:1.5 |
17 | 890 | 226 | 3.94 | 28 | 23 | 1.22 | 3.23 | 39 | 31.79:1:1.39 |
- Netlify 和 Google 的比率之比並沒有什麼規律⋯⋯不知道是不是時區的原因。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算時區的。
- 三者瀏覽量之比,Netlify 大概是 Google 的 40 倍。也不知道爲何多出那麼多。平均下來 Hyvor Talk 的瀏覽量是 Google 的 1.46 倍。很多人會把 GA 屏蔽掉,不過評論系統一般沒人屏蔽,比較可信。
- 另外,我從 14 號開始取消了 instant page 腳本,但 Netlify 的數據好像並沒有什麼變化。
本來想把 GA 刪掉,直接用 Hyvor Talk 的數據,但想到只能回溯 30 天,而且不能看單篇文章瀏覽量,還是算了。
所以今年在 GA 的基礎上,瀏覽量 ×1.4,訪客量 ×1.3,大概能得到準確點的數據。
字數篇數
這一年把維基站點關了,內容重新搬回主站;九月底啓用了情形於聲網站,把有關錄音的全都搬過去;所以不好統計篇數。這三年的總量:
- 凡 /千字 2422(不含春秋學刊、琴譜文本)
- /篇 344
- 篇均 /字 7042
- 已運行 /日 1095
- 橫跨 /秊 10
11 個分類:
- 史 76
- 經 72
- 生活 51
- 琴 44
- 襍 34
- 哲社科 18
- 站務 17
- 書 9
- 漢語 9
- 文 8
- 彫梓 6
把系列精簡到 15 個 :
- 講閒譚 17
- 立言記 16
- 耕琴記 15
- 紀日 15
- 去走走 13
- 觀後 9
- 中學 7
- 問琴記 6
- 墨池記 5
- 訪琴記 4
- 雩若記 3
- 尼凥記 1
- 无衺記 1
- 玨壴記 1
- 隱麟記 1
流量
全年訪客量 6162——修正後 8010,瀏覽量 7431,有 73 個國家地區的讀者。三年總計:訪客量 18,041——修正後 23453,会话数 23,197——修正後 32475。

流量來源:將近一半是直接點擊,三分之一是從別的網站點來的,還有一部分是搜索引擎搜來的。

讀者有三分之二用的 Chrome,其次是國產手機瀏覽器、Safari。

排除主頁、歸檔葉、作者葉:
網址 | 唯一身份浏览量 |
---|---|
/blog/2017/12/23/shiyin.html | 160 |
/links/ | 146 |
/blog/2018/05/09/mixpre.html | 110 |
/blog/2018/03/07/qinlv.html | 106 |
/blog/2017/12/01/yinlv.html | 92 |
/about/ | 79 |
/blog/2018/02/27/youlan.html | 69 |
/200/ | 62 |
/blog/2018/11/13/ifhssf.html | 62 |
/blog/2018/01/24/tiyj.html | 58 |
/178 | 56 |
/blog/2018/09/30/fuui.html | 55 |
?file=013-上課筆記/055-輔大中國經濟史 | 52 |
/blog/2018/10/08/wfvz.html | 48 |
/post/258-whyblogging/ | 48 |
/blog/2017/10/17/jiejue.html | 47 |
/blog/2018/09/24/uumu.html | 40 |
/blog/2017/10/28/fuchou.html | 38 |
/188 | 36 |
特例與感想
在谷歌搜「古琴錄音」,第二個就是我。很好。

2020-07-11 有突然的高峰,日用戶 70,後來三天也都有三四十。肯定是誰突然在朋友圈上分享了,奇怪,是誰呢。後來終於發現,是臉書孫老師發的,感謝。
2020-09-15 今天人數30,看來是師弟把那篇關於保研的給同學看了。
2019-12-06 這週博客,裴利賓有個人看了 24分鐘,一個香港人看了17分鐘。看來如果谷歌在大陸開放,那我博客瀏覽量應該會暴增十倍。
絕大多數博客的一篇文章,可能這一輩子也沒幾百個人讀過,除非你自己有名。所以想想也挺悲哀的,絕大多數都是信息垃圾,飄蕩在網上。
郵件訂閱
現在有四個人郵件訂閱,比去年多了一個。

情形於聲
今年把節目清理了一下,保留了精華的,一共 14 期。
網站
九月底纔剛開通網站,今天經過一番折騰,谷歌纔開始收錄。
字數: (197,160 - 10200) × 0.3 = 56,088
網易雲電臺
- 訂閱 27
- 累计播放量 1699
喜馬拉雅
- 總播放量 870:其中絕大部分應該都是 Apple Podcast 的流量
- 粉絲 2
BiliBili
數據
所有的數據,不止今年的:
- 粉丝数 85——比去年增加 50
- 视频播放 6,621——比去年增加 4322
- 评论数 90
- 弹幕数 12
- 点赞数 121
- 分享数 55
各視頻的播放量總數:
- 广陵散(正声) 1370
- 流水(神奇秘谱) 411
- 王华德先生摆龙门阵 259
- 王华德先生教勾挑 218
- 世界遗产在中国|王华德扮演张孔山 262
- 王华德在都江堰抚《流水》 62
在生活區排名最靠前。

評論紀錄
@不是忙客,2019-10-30:为啥要模仿牧鹅,一惊一乍的,故弄玄虚
@雪冷西湖,2019-11-09:为什么不能模仿呢。
@ 不是忙客,2019-10-30:好吧,不过小哥哥基本功还是蛮扎实的
@ 九楞山人,2019-11-06:张牙舞爪的还折指了,基本功叫扎实??
@ 赫赫文王,2019-11-08:只要声音是古琴的声音,音质是古琴的音质,就算用脚弹也可以。当然,我音质还不算好。
@ 遗世小公子回复 @雪冷西湖,2019-11-09:琴人当然可以多些包容,流派指法也固然有所不同,但还是有好坏之别。指下发不出好音色就是指法有问题,基本功有问题,耳力稍微好一点就能听出来。这只是在对“音乐”就事论事而已,不是在装大神,也不一定需要多高超的琴技,更与修养无关。另外,能发出好声音的指法通常不会太难看,可以去看看龚一,姚公白,丁承运,吴文光,吴景略,管平湖,张子谦还有其他各派前辈大师弹琴,哪一个是张牙舞爪或折指呢?
@ 遗世小公子回复 @雪冷西湖,2019-11-10:折指确实不是很明显,而且是为了按多弦,情有可原,我愿意修正一下,但动作扭曲是不变的事实。我举的老师们确实不是一个流派,而且我是故意怎么说的,因为就算是不同门派,指法还是有“好坏”之别,尽管有些人弹琴动作夸张,但绝不是像up主一样手型动作“扭曲” ,“不自然”。更重要的是“声音”的好坏,av2106020吴文光老先生指下的琴音非常厚实有劲,能收能放,其他老师们也许没法和吴老比,但也有一定程度。而up主指下的琴音非常单薄,缺乏变化,差的远了,用五路录音听得一清二楚。虽然琴的好坏差很多,但最主要还是up主基本功有问题,如果这个都听不出来,您说自己眼界广,也不过是外行看热闹罢了。只要是好的,我可是很包容的,但up主弹琴的确明显有问题,您可以去找个程度好的人问一问,最好是以上那些老师们,我相信和我的看法不会差太多。如果要琴技稳压那些名家大师们才能评论,那大家就都乖乖闭嘴,什么都不用谈了。再说,您这不也是在评论吗?怎么不发个视频让大伙儿看看你的琴技水平够不够讲这些话呢?
@ 遗世小公子回复 @kujihhoe,2019-11-10:说到这,我还想问up主,您发这视频是想在同温层取暖,让大家说您弹得好?还是想听真话?如果是前者,那我也不用在这浪费时间了。
@ 遗世小公子回复 @kujihhoe,2019-11-10:好像说太多了,就此打住吧,“忠言逆耳”,这四个字就送给up主吧
@ 赫赫文王回复 @遗世小公子 :我音质的确不好,其实我也一直想办法改进。其实右手的方法跟半年前有一些不一样了。也可能是我先天条件不太好,力量不足。
@ 遗世小公子回复 @kujihhoe :和我前面说的是同一回事,你的音质不好不是先天条件不好,力量不足,而是方法不对,指法,动作有问题。自己很难找到方法,还是去找给好老师改一改吧
@ 赤霞橘光220284:弹得很好 至少比我好 我觉得有些人太指手画脚啦 UP加油呀
@ 赫赫文王,2019-11-03:大概可以算我自己打谱的吧
@ 武协琴社刘大爷回复 @kujihhoe,2019-11-08:可能对打谱有什么误解
@ 赫赫文王回复 @Dai师,2019-11-08:就是自己看原谱弹而已,也不能严格算打谱了。
@ 武协琴社刘大爷回复 @kujihhoe,2019-11-08:有些曲子已经没有再打谱的价值了
@ 赫赫文王回复 @Dai师 :呃,我当然弹不过姚老,当穿堂风吹过便是。
@ 外维馆的雨卷楼回复 @Dai师,2019-11-09:您这话会不会有失偏颇呢
@ 武协琴社刘大爷回复 @外维馆少主:非偏颇,意思是,像梅花三弄这种弹奏很广泛的名曲,现在的谱子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了,就算再重复地打谱,也没有多大的的意义
@ 外维馆的雨卷楼:不敢苟同,音乐风格多样化是很重要的事,尤其古琴音乐,千人一面不好
@ 无星无月:不认同兄所说’‘有些曲子打谱已经没有价值’’…古琴古谱众多 我们需要打谱完善 岂能故步自封?这也是我们当代人的任务!
@ 洪浦,2019-12-10:可能音质的问题主要是右手向内的指法,明显有甲尖小部分与弦擦过的杂音,听起来会显得不那么干净或者说单薄,也许可以试试留长一下指甲,或者改订一下比如勾不45度而直接自然垂直向下发力,或者说加强每个指法的寸劲、力量感,而不只是让指甲划过(我胡乱瞎说望不要见怪)——up主音乐感很好的,加油!
網易雲音樂
今年沒在網易雲上發東西,所以沒什麼多的可說。各項數據:
- 累计播放量 7773——比去年增加 2057
- 粉絲 68——比去年增加 12
- 視頻累计播放量 3531——比去年增加 1146
粉絲音樂偏好:

音樂人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