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以緩慢的速度呈現出了主旋律,表現出作者困頓的生活狀態。髣髴走投無路時獨自一人在大街上晃蕩,沒有目的,沒有感受,大街上的一切熱鬧都與自己無關,熙熙攘攘的人潮只會平添自己的障礙。老人們嘮著的家常,孩子們互相的嬉戲,都好像離自己很遠,自己是被拋棄的人。
旋律在多次重複中逐漸加花,吟猱加劇,一些走音也變得越發果斷有力。在 2 分鐘,經過一箇小小的轉折,更向上推進了一步,原先的憂愁漸漸地褪去了一些,代之以更加堅實的旋律。在原本柔弱的地方用了更果斷的弓法,使憂愁之情巧妙地變爲對黑暗社會的憤怒,但仍然沈浸在柔和的主旋律之中。
在經過一系列微妙豐富的心理活動後,樂曲達到了它的髙潮部分。4 分鐘,速度陡然加快,旋律也變得積極起來。作者想到生活不能就這麼放任下去,開始在整理思緒,覺得未來終究會是光明的,因而懷著積極的心態去與生活抗爭。這快速的節拍不意味著歡快,而是篤定的信念。壓抑的旋律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聽者耳目一新。
半分鐘的激昂後,重囘主旋律,隱隱地暗示著箇體生命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助。
主旋律之後又是一箇快速的段落,第二次髙潮使得第一箇髙潮不會顯得很突兀,也思想進一步深化。
㝡後是尾聲,若有所思,但終究無解。未來在哪裏,依然困擾著作者。
全曲分爲四箇部分,第一部分爲消沈的徬徨,作者走投無路,無依無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進行變換,短暫的消沈後,作者開始思考這一切的原因,他開始控訴這黑暗的時代,悲傷中萌發出了希望。第三部分爲全曲髙潮,情緒達到了頂點,第四部分是尾聲,使主題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