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爲蘇式建築,外有綠化帶包圍,前有寬闊的廣場,既能爲遊客提供休憩、合影的空間,又能與馬路隔開一定距離,減少噪音、灰塵的影響。大廳通體刷白漆,給人以清爽簡潔之感,容積較大,使人們心情得到放鬆。左側設置一塊大螢幕,循環播放關於恐龍及早期哺乳動物的科普片,激發遊客對史前動物的興趣,內容通俗易懂,畫面製作精良,也非常適合小朋友觀看。
動物——我們的朋友
大廳徑直進入,第一箇展廳是「動物,我們的朋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關於生物多樣性的大幅示意牆,「生物多樣性」標題爲大字號小標宋,非常醒目,下有「biodiversity」的英文,恰當地體現了學術專業性。往右爲生物多樣性的具體含義,各用雲紋爲底紋,顯得柔和自然。再往右爲生物界的分類樹狀圖,眞菌界、植物界、動物界分別用紅綠黃表示,飽和度低,非常舒適,三種顏色又契合了三類生物的特點。整箇展牆以綠色爲底色,而綠色正是人們心目中大自然的顏色。序廳很好地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展櫃
進入展廳後,一課人造大樹立在展廳中央,直達天花板,若稍加留心,便可聽見循環播放的鳥鳴聲,這樣就很好地模擬了一箇自然環境,讓人有置身大自然之感,讓觀眾在聽覺和心理上得到放鬆。地面爲此展廳的大背景色淺灰色,貼有鳥類圓形照片,如大斑啄木鳥、松鴉、喜鵲、雕鴞等,起到點綴作用。
大廳左邊是一面通達的生物演進標本牆,按照「原生、海綿、腔腸動物–貝殼–節肢動物–棘皮動物–脊椎動物」的由低等向高等演進的順序排列,不用語言便能讓觀眾對生物發展的過程一目瞭然。低等動物一欄有三層,上下兩層爲玻璃罐浸泡的海綿標本,支撐架與背景亦爲玻璃,整體風格統一。中間一層爲珊瑚標本,背景爲海底珊瑚的照片,運用半復原陳列法,直觀醒目地提示了這箇標本此前的生活環境。下方爲文字介紹,細黑體 1.5 倍行距,適於閱讀,其中「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三箇詞加大加粗,起到標題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這些詞並沒有提行,夾雜在文段中顯得凌亂,可能是考慮到空間不足的原因。每類動物介紹分爲生活環境、分類、生活習性等幾方面,簡潔扼要又不失全面。
貝殼類標本則按照一箇螺旋形進行排列,非常符合貝殼動物自身的形態特點。下方爲序號示意圖,不同大類則以不同深淺的顏色表示,示意圖右側則爲每箇序號代表的種類名稱,因此標本數量雖多,但並不冗雜,觀者按圖索驥便能很快找到該標本的學名及英文名。
右側爲節肢動物,同樣採取與貝殼類相同的標號方式,不過擺放的形狀顯示成一箇螃蟹形和一箇甲蟲形。再往右爲棘皮動物,用玻璃罐裝,按由高到低對稱排列,中間高兩側低。背景由之前的淺綠色變爲淺藍色,暗示了棘皮動物多爲海洋生物的特點。下方擺了一箇魚類立體解剖塑像,填補了空缺。還有一箇蝴蝶、甲蟲展櫃,擺成了一箇巨大的蝴蝶形狀,左側爲蝴蝶,右側爲甲蟲,由內向外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數量龐大而整齊有序,顯得十分有氣勢。「將種類最多的昆蟲設計成一箇蝴蝶的圖形,可以說是一箇成功將科學和藝術融爲一體的設計。引得觀眾駐足,觀看拍照。」這些展櫃擺放標本的背景色爲淺綠或淺藍,而更大的背景則爲淺灰,色調上形成了統一性。在蝴蝶展櫃上方,鑲嵌了一些原圓形自發光昆蟲照片,它們位置較高,處於次要位置,層次分明,具有點綴裝飾的作用。
展板
繼續往前走經過展櫃的連接部分,爲生物多樣性的展示牆,文字介紹居於正中,周圍爲圓形的植物與動物剪影,植物爲黃綠色,動物爲褐色,形成三箇層次的同心圓結構。仔細觀察,這些動物有哺乳動物、鳥類、魚類,植物有樹木、藤蔓,展現了大自然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別。連接部分與標本主體相互搭配,能讓觀眾在眾多標本中得到休息,減少審美疲勞。
穿過連接部分到了大型動物標本區,一箇展櫃展示了棕熊和狼,棕熊呈站立姿勢,而一旁的狼則凶猛地盯著棕熊,活靈活現,復原了自然場景。裏面佈置有山石、樹木,整箇展櫃非常高,內部空間開闊。
丹頂鶴展櫃則更是巧妙,兩只丹頂鶴顧盼有致,神態各異,似有所語。還有兩只鴨子展翅欲飛。環境則形成濕地的場景,有菖蒲,有蘆葦,有草地,有用玻璃模擬的湖面,配合上面點狀的射燈,幾可亂眞。牆上則是一幅藍天白雲的照片,遠處飛翔的白鶴與眞實的標本形成一遠一近兩箇層次,很好地彌補了小空間的不足,在一箇小型空間中展現出无限廣闊的天地。在濕地展櫃對面,則是一箇科普介紹,包含定義、分類、意義、我國的濕地等幾部分,文字以一幅濕地照片爲背景,照片中包裹一塊顯示屏,播放濕地的紀錄片,起到了動靜結合的效果,通過電子輔助材料,大大提高了陳列的信息量。
哺乳動物展櫃,呈半圓形,中間是鎮館之寶北極熊的標本,站立在一塊石頭上,嘴張開,一隻前爪抬起,呈現凶猛的進攻姿態。左邊是獵豹,似在尋覓食物,右是馴鹿,安詳地跪坐著。背景爲森林的綠色,有針葉植物的剪影,頂部爲柔和的面狀光源,與弧形展櫃相得益彰。且此展櫃位於展廳中心位置,其餘展櫃皆爲方形,與眾不同,非常醒目。
在最後,是提醒人們保護生態的提示,五箇感嘆號形狀的發光展板上寫上了瀕危動物的名字,五箇感嘆號傾斜不一,讓人產生相當的緊迫感。在一旁的發光展板上,一邊是人類社會快速發展的照片,另一邊事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照片,兩相排列,對照明顯。
此展廳意在展現自然界的美好,提醒人們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告誡觀眾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古爬行動物廳
展現在展廳入口的是一箇巨大的黃銅雕塑,起到序廳的作用,限於空間,沒有和主體展廳分隔開來。中間是一箇古地球模型,顯示著恐龍時代地球大陸連爲一整塊的樣子。兩側圍合著拱形門,上有各類恐龍的雕像,有捕食者,有嬉戲者,有食草者,有奔跑者,各類姿態活靈活現。這樣的一箇雕塑簡明扼要地提示了恐龍生活的時代、恐龍的形態特點。
整箇展廳以灰色爲底色,立柱、科普欄等以金屬裝飾,體現了科幻色彩,古樸的灰色將人們帶入一箇古老而遙遠的古生物時代。
展板
牆面用粗糙的磚石裝飾,體現了力量感。每箇展板構成元素都很豐富,標題用黃色綜藝體,醒目有力,白底黑字,並配以想象圖何用圓球包裹的植物化石。字、圖、實物三種元素並用,承擔了豐富的信息量。
魚類的介紹則形式設計有所不同,用波浪狀構成展板區域,以藍色邊框鑲邊,構造出動感的水的形態。各種魚類皆以化石配模擬圖,讓觀眾能更加容易理解化石的內涵。接著介紹了最早登上陸地的生命——植物,裸蕨是第一批在陸地上存活下來的植物。再到後來脊椎動物登陸,展示了兩箇原始蜥蜴的模型,有人造岩石、樹木、草地等,背景則是紫色晚霞,十分具有遠古氣息。
展臺
展廳中央是三具大型恐龍化石以及一些小型恐龍化石。展廳的普通照明是由頂部的暖色射燈,而恐龍骨架龐大,將上方光源遮住,爲了彌補光線的不足,在地上又追加了幾組向上的射燈,讓觀眾更易看清細節。骨架地面由岩石質感材料構成,再現了地底挖掘的場景。化石旁有「禁止觸摸展品」的提示牌,以黃色爲底紋,紅色爲邊框,十分醒目。介紹牌用磨砂材質製成,與灰色地面很好地融爲一體,而又能清楚地看清上面的文字。幾箇恐龍骨架錯落有致地排列,朝向一致,就像在一同向前走去。
往後走去,是一箇呈弧形凹陷的展示區域,「23 只生靈活現的恐龍或搖頭擺尾、張牙舞爪,或捕食打鬥,眨眼喘歇。」其中,霸王龍與劍龍的化石,霸王龍嘴巴大開,前爪張開,顯示出凶猛的捕食狀,一旁的劍龍則看起來在盡力逃跑,很好地再現了兩種恐龍的生活習性與生活場景。與中央展區不同,此處地面爲礫石,避免了重復。
展廳中間狹長的鴨嘴龍玻璃展櫃起到了分隔作用,將中央展區與牆上的科普欄分隔開來,對參觀路線進行无意的引導。
値得一提的是黔魚龍展櫃,展示的是大型黔魚龍化石,而背景則是遠古深海模擬畫,有黔魚龍捕食圖、鸚鵡螺、小型魚類、海生植物等,提示了展示主體的生活情境。背景色爲深紫,模擬了深海昏暗的樣子。最有心的是燈光設計,用了斷續狀廣角燈,可以很好地模擬光線照進水下撲朔迷離的樣子。
在展廳邊角,高懸了一塊大的鸚鵡嘴龍化石,原本重量較大的化石懸掛起來,足見設計者費了一番心思。在左下角放了一塊爪的化石,沒有燈光,十分昏暗,是一箇不足之處。
古哺乳動物廳
該廳裝飾風格與恐龍展廳大體上接近,都有一定金屬風格,但該廳的底層裝飾是木板,而恐龍廳是淺灰色油漆,在變化中不乏協調統一。用松木板顯示出親近、自然的特點,具有哺乳動物帶給人們的溫情感。
展板
展板「哺乳動物的起源」「哺乳動物的復蘇」標題,「哺乳動物」用黃色大字號黑體,「起源」「復蘇」則用黃色大字號斜體幼圓體,而相應的英文則錯行排布,與中文較好地融爲一箇整體,排版不失活潑生動。同樣採取圖片加文字的方式,便於閱讀理解,最下部則均有「哺乳動物的繁盛」告訴讀者這些展板的總標題。展板的標題通常採用二級制,既能快速把握結構,又不因層級太多產生混淆。接著是長鼻類的演化,這塊展板別出心裁,採用一箇圓形對半剖開的形式,「長鼻類的演化」這箇標題位於正中,扁體綠色黑體與作爲底層的松木板形成對照,清新自然而有張力。左半圓爲長鼻類演化總體情況介紹,右半圓爲始祖象介紹,遺憾之處在於左半圓上面又有「長鼻類的演化」這一標題,顯得累贅。
接下來是奇蹄類的演化,此展板與之前的也有變化,標題用竪長棕色木板爲底,竪行排列,字體仍爲綠色扁形黑體,以標題爲對稱軸,左右兩塊長方形展板對稱排列。左側爲爪骨演化示意圖,右側爲馬的進化。
在「哺乳動物的復蘇」和「長鼻類的演化」之間牆角設置了一箇化石,深嵌在一箇灰色大圓柱體中,圓柱體上方爲橘色黑體標題「階齒獸」,開窗用綠色包裹,這也是小展櫃一貫的底色,化石嵌入較深,用較暗的燈光照明,觀眾若想觀看必須將頭伸入其中,這樣的設置加強了神秘感,激發了觀眾的參與熱情。
「偶蹄類」牆角設置了一箇顯示器以播放介紹哺乳動物的紀錄片,顯示器用圓形黃色板圍住,黃色與底層的松木板很好融合,圓形又避免了太過唐突。
展臺
進入展廳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黃河象、古長頸鹿的化石,這是此展廳核心展品,同樣是以礫石作爲地面,以低矮欄桿進行保護,這樣低矮的高度設計一方面不會擋住觀眾視線,另一方面不會有隔離的壓迫感。在欄桿旁有一箇觸摸屏機,以動畫形式介紹黃河象的發現過程,分爲引子、發掘、裝架、回顧四部分,簡潔而不失全面,人物配音誇張有趣,非常適合小朋友觀看。
在中央展台的對面,半圓形的展台靠牆而建,展示猛獁象頭骨。展台以灰色包邊,中間盛以高低起伏的黃色人造岩石,與頭骨的顏色產生呼應。遺憾之處是把介紹牌靠在了後面的立柱上,距離過遠不易看清。背景是大幅猛獁象模擬畫,描繪了猛獁象群在冰天雪地中共同行走的場景,當年的龐然大物如今只能以化石的形式供人們觀仰,不禁產生自然演化毫不留情的感嘆。在頭骨上方,是一箇綠色半圓形架子,上設射燈,一方面滿足了照明需要,另一方面與展台底部的形狀產生呼應,具有整體感。
另外有坦氏鏟齒象化石,展櫃呈三角形,以白色鵝卵石墊底,與之前的黃色礫石有所不同,呈現出變化。但此展櫃光線不足,不能看得很清。另外相對的是巨型庫班豬,這兩箇展櫃相互對稱,遙相呼應,但同樣存在光線不足的問題。
小型展品使用了不同的展櫃設計。採用弧形三層展櫃,隔層爲綠色,每箇隔板下都有兩箇射燈,爲每層的兩箇化石提供光源。牆面爲岩黃色,形成了較鮮明的對比。每箇名牌只提供基本信息,包含中文名、拉丁文名、產地、時代,略去了詳細介紹,讓觀眾有更多精力放在核心展品上。
再往前走是一箇現代哺乳動物展牆,展櫃以整箇牆爲依靠,爲白色背景,頂部光源用白色螢光燈,加燈罩,使光線柔和。共分爲三層,每箇標本以小型透明材質爲支腳,各有高低錯落,形成變化,支架體積小顏色透明,使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標本本身。
人之由來
序廳
「人之由來」展廳據講解員介紹,是最新設置的展廳,在筆者看來,這也是設計得最有水平的展廳。序廳爲一箇幽深的長廊,爲黃色岩石質感,就像人類剛誕生時居住的洞穴環境,讓觀眾立刻置身其中,產生對人類起源的追問。在「洞穴」的兩側,是複製的史前紅色岩畫,並有投影原始人動畫,似在繪制岩畫,非常有設計感。這幾箇要素複製了一箇史前人類的生活場景,對於展示展覽主題,營造展覽氛圍有很大作用。在「洞穴」盡頭,是幾箇醒目的黃色發光綜藝體字,「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下配有英文。這兩句是人作爲宇宙間有智慧的生命對自己最本質的發問,因而雖然簡單卻十分有力,以這樣自然的方式提示了展覽的主題,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
在「洞穴」盡頭,向左向右將展覽分爲兩箇部分,右邊爲認識你自己,旨在增進人們對作爲生物的自身的認知,左邊爲現代人之由來,解答人們對自己來源的疑問。首先看到的是整箇展覽的介紹牌,最後全用文句,「作爲箇體的人是怎樣誕生的?人類怎樣起源?原始人如何進化?我們中國人又從何而來?」一連串的問句十分有力地拋出展覽主題,形狀非常有新意地設計成了一箇問號,背景依然採用了這幾箇問句,形成了層次變化,與「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大字、介紹牌問號的形狀設計形成完美的照應,整箇展覽的引入部分可以說就是依靠問號完成的。不得不說,這箇引入體現了設計者的創意與用心。
人的生命歷程
進入展廳,首先看到中間矗立一箇人類進化是以模型,呈螺旋狀由內向外輻射,最中心是地球形成,接著是細菌出現,最外圈是古猿與人類的出現,整箇螺旋呈現出由藍而綠的顏色變化,配以相應圖片,用最簡單的信息展現了人類出現的過程。模型前有觸摸屏,可以獲取生命演進各階段的概況。模型的護欄也是有凹凸的弧形。首先看到的是「作爲箇體的人之由來」這一引導牌,摘錄如下:
世界上再沒有比「人」更奇妙的生物了。他不僅能認識錯綜複雜的客觀世界,還會表達豐富多彩的內心感受,只有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他既從屬於自然界,又總是力圖去駕馭自然界。不論是男人和女人,還是老人和嬰兒,都是一箇箇具體的人。要談人從哪裏來,首先就要探索人本身,也就是作爲「箇體」的人之由來。
這段話首先贊揚了人的獨特性,接著指出我們每箇人都是人,最後告訴此展覽的設置目的,即瞭解人本身是探尋人類起源的前提。
展覽第一部分大標題是「生物的自然屬性」,下方第一箇小標題是「生物的有性生殖」,說明人類亦受制於這一生物規律。在舉例上,用了植物開花傳粉結果三箇過程,又展示了龜和熊貓交配的圖片,囊括了植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等大類,在案例選擇上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又分別展示了鴛鴦和獅子的雌雄圖片,這兩種生物雌雄差別較大,讓觀眾一目瞭然。在形式設計上,圓形圖片外加「♂♀」的符號,具有強烈的信息暗示作用,讓人一目瞭然。展板的背景色爲灰黑色,採用白字,這樣的配色具有科技感與現代感。
接著開始介紹人類的性別,展示了男女裸身軀體圖片,準確的信息對而兒童的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男女生殖系統與特徵」是對「性的分化」的深入,而接下來「人體中的性激素」則進一步說明性分化的一大原因。至此,第一箇展板結束。
接著是人類的生育過程。首先是「性行爲」,現摘錄如下:
與其它動物一樣,人類的繁殖通過性行爲產生新生命;與其它動物不同的是,人類的性行爲包含性愛與性交,而前者幾乎爲人類所特有;此外,人類的性行爲還受社會習俗、道德約束。在現階段,就多數民族而言,性行爲以婚姻和組成家庭爲前提。
値得注意的是,這一段話不僅包含科學內容,更有道德教育的目的,說明「性行爲還受社會習俗、道德約束」。其中的教育意義是非常明顯的。
接著是「受孕」與「發育」。此展板是圖片分爲三箇層次,第一層次爲三箇生命發育的主要階段,用米色圓環裝飾,燈光在背後照亮。値得說明的是,性行爲與生產的圖片均非常清晰,毫不避諱,提供了非常準確的信息。第二箇層次爲「受精及胚卵期」「胚胎期和胎兒期」的圖片,同樣用米色圓環裝飾,尺寸較小。第三箇層次則爲胚胎發育各箇階段的圖片,无圓環裝飾,尺寸小數量多。這三箇層次由略到詳,由大到小,觀眾可以根據需要觀看。此展板底紋則用抽象的 DNA 螺旋紋樣,爲紫紅色與紫色交替,與背景的藍黑色既有區別也能融合。而這些圖片則隨著螺旋呈波浪狀排列,非常自然流暢。
接著是「遺傳與性別決定」,用眼部特徵特寫來作爲例子說明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差異。而「性別決定」部分,則用樹狀示意圖的形式說明 XY 染色體的組合排列決定性別。第一句介紹爲:
人有 23 對染色體,其中一對爲性染色體。
其中,「23 對」採用加大字號黃色,「性染色體」爲加大字號橙色。中心詞非常醒目。
接下來一箇小標題是「人的生命歷程」,介紹很簡短,最後一句話是:
每箇世代,每箇有限的生命都可能有傑出的創造,它使人類的文明更加光彩奪目。
這句話完全不是科普性質的,而是具有激勵意味,鼓勵人們奮發有爲,努力爲社會、爲人類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展示了一箇大幅顯示屏,播放一箇人生命歷程的紀錄片,從誕生到成長的過程。
接著介紹了歷史上關於人類起源的諸多學說,從神創論,到達爾文,再到現代的新學說。
認識靈長類動物
接下來介紹人的生理結構。
人首先是動物,他既有動物般的血肉之軀,又有動物的基本生理機能,而且,他的本性中還擺脫不了「獸性」的成分。如果說,人是動物,那麼他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
作爲動物的人是動物界長期進化的產物,進化的動力是生物的遺傳與適應的交互作用。
第一段說明人是動物的原因,第二段接續第一段,指出人的產生是「遺傳與適應的交互作用」,這句話正是這部分展覽的主線,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揭示背後的深層原因。背景爲白色,僅在英文部分有黑色的橫條作爲裝飾,富有理性美。
首先「人是脊椎動物」,用樹狀圖展示脊椎動物的進化過程,部分展示骨架模型,一些體型大或不方便設置模型的則以圖片示意。人類則以側視輪廓表示,輔以脊椎的模型,將人作爲脊椎動物最顯著的特點展示出來。樹狀圖的枝幹即人體輪廓均用藍色,整箇展板以灰色爲底紋,上方標題部分用深藍色爲底色,下方平台部分用淺藍色絨布,形成顏色上的多方呼應與統一。站台上有鰐魚與蜥蜴的骨架,但不足之處是鰐魚骨架正好擺在了樹狀圖的根部,會讓人產生脊椎動物由鰐魚發展而來的幻覺。
接著說明「人是靈長類動物」。用樹狀時間軸來表示人猿類從共同祖先演化至今的過程。形式設計上,展板佔據左上角的三角形,主要部分是四種靈長類的骨架模型,一箇扒在樹上,一箇四肢著地行走,一箇站立,姿態各有不同,最右的則是人類骨架,從骨架中能清晰地看到人類與靈長類動物的相似性。展台爲藍色絨布,共兩層,介紹銘牌放在下面一層,而人類的第二層展台與左邊的靈長類進行了分立,且高度較高,顯示了人類的不同。背景爲地球大洲輪廓圖,上面用藍色表示古猿的分布範圍。這些展台位置較矮,小朋友也可以无障礙地看清。
展板主題色爲深青色,展台主題色爲藍色,通過顏色來顯示出展覽結構。
接著是「人是靈長類動物」,通過指甲和眼睛來說明靈長類和其他哺乳類的不同。
人類起源
接著進入「現代人之由來」板塊,主色調上進行了調整,採用暖色系的暗橙色作爲介紹牌的底色。首先是「人類的演化譜系」接著是「地猿群」,大標題上方是地猿類的復原圖。首先是地猿類的構擬分布圖,接著是頭骨化石展示。薩赫爾人乍得種和阿迪的化石分別放入陷入牆中的立方空間中,以灰色爲空間底紋,上方爲柔和的冷色光源,適合展示化石細膩的紋路。兩箇立方空間的上方是頭像復原圖,與立方體面積相等,用淺褐色鑲邊,而化石空間用深褐色鑲邊,體現了整齊美。在畫像上方則爲文字介紹,阿迪的化石下方有更詳細的介紹,兩段文字一上一下,很好地體現了主次關係。
往右是阿迪的手腳骨化石,同樣放在凹陷空間中,十分有新意的是,展板上描繪了阿迪的骨架側身素描,手和腳空缺的部分正好對應化石,這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該化石在原來身體中的爲位置。這一部分完美運用了陳列語言的情態,將化石置入具體的生物結構中。
接著是南猿群,首先用一副非洲地圖展示了南猿的分布範圍,分布圖下是一箇觸摸機,不過機器並沒有開,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些展板的採光都用天花板上的暖色射燈,與原本的橘色相稱。而展板之外的底紋用的岩石狀棕色紋路,顯得粗獷大氣。
接著是南猿頭骨化石展示。展櫃共分三層,以亞麻色粗布爲襯底,第一層爲三箇傾斜台面,擺放下頜骨,第二層擺放了頭骨,在第二層之上又用透明支架擺了三箇頭骨。在頭骨之上介紹南猿的手部特點與人相似,可以使用工具,右側是人猿的頭骨、骨盆形態對比,證明人與猿的相似性。再往右是一具站立骨架,大多數已經不全,殘缺部分用黃銅補足,展板背景是考古工作者挖掘這箇化石的照片,以及阿迪生前生活場景模擬圖剪影,兩幅圖相距數百萬年,不禁讓人感嘆歷史充滿滄桑感。再往右是「南猿的生活方式」,下方是頭骨陳列,有高矮兩箇展台,一箇頭骨放在高的站台,兩箇頭骨分別用支架放在低的展台,因而這三箇頭骨高度實際上。上方展板照片則模擬了「被豹子襲擊的南猿」,展現南猿生活的艱辛。
再往前走,是一箇小型實物展櫃,「南猿腳印復原模型」,展現了三箇南猿行走的場景,地面爲裸露的黃土外加少量的草,背景爲白雪覆蓋的冰河期場景,讓人覺得有些不搭配。
接著是能人群的頭骨展示介紹。能使用工具是能人的一大特點,因此他們的石質工具也成爲了陳列品。背景則是能人使用工具解剖羚羊的素描剪影。
往後的直立人群、元謀人、化石智人亦採用了相似的陳列方法。
其他
神奇的非洲
在序廳,「神奇的非洲」大標題用綠色,讓人聯想到非洲的廣袤叢林。副標題「此展覽所用標本由肯尼斯·貝林先生捐贈」,體現了對捐贈者的感謝與尊重。底紋爲棕色,則又象徵非洲的草原。左側爲自上而下貫通的非洲傳統面紋木雕,又體現了非洲的人文色彩。這三種元素組合在一起,鮮明地體現了非洲的特點。美中不足的是消防栓破壞了畫面的美感與完整性。
整箇展廳模擬了一幅非洲叢林的長卷,小路在高大的樹木中蜿蜒起伏,動物標本竄雜在樹林與草叢之間,呈現各種各樣的姿態,有的鹿一躍而起,有角馬在吃草,有長頸鹿、羚羊、斑馬聚集在池邊飲水,各種畫面活靈活現。水面用玻璃模擬,燈光自上而下,產生波光粼粼的效果,幾可亂眞。牆面上則是草原的彩繪,與眞實展覽融爲一體。燈光只照射在遠處,沒有照在路上,讓遊客有被參天大樹所遮蔽之感。
穿過叢林,則來到了展板區,介紹馬賽人的文化、社會、風俗等等,如「年齡集群制」「一夫多妻制」等。自然與人文結合,讓觀眾更好地瞭解非洲。展板設置頗爲講究,展板主要部分稱長條狀左右无限延伸,上下則是米色背景的馬賽人生活線描,燈光隱藏在展板背後,稱長條狀,因而展板上下洩露出一些線狀的光線,非常典雅。在牆角處,有實物展品,以白色絨布作爲平台,上以玻璃櫃罩住,三箇玻璃櫃前後有差,高低有別,富有變化。此外,還有馬賽人居住環境的展示,很好地運用了生態復原陳列法。模擬了房子的一角,最有趣的是窗戶的模擬,使用了一幅模擬窗外的風景畫,背後用燈照明,而房子光線很弱,如此一來,就有那幅畫就是眞實的窗外的錯覺。
恐龍公園
進入地下一層,可以見到恐龍公園,主要是電動恐龍模型,各類恐龍不斷搖動,發出惟妙惟肖的聲響,小朋友們在裏面玩得很是開心。輔助材料起到了很好地效果,能寓教於樂,也无意間增加了博物館的人流量。但缺點是由於在地下,沒開新風系統,空氣很悶熱。
休閒吧
地下一層緊鄰恐龍公園的地方也設置了休閒區,但顯然,這箇地方沒有引起館方的重視,裝飾很簡陋,也沒什麼內容,只有幾張椅子,名爲休閒吧,不如說是一塊空出來的區域。如果能加以改造,引入商鋪,重新裝修,加入兒童娛樂設施,將再好不過。
講解服務
我們的參觀過程得益於講解員的解說,「講解員引導觀眾把直觀視覺所獲得的不連貫的感性知識,上升爲對陳列主題思想的正確理解,從而使博物館陳列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例如生物進化過程的展櫃,展示了不同時期的生物類型,若不加以引導,缺乏生物知識的我們很難將不同生物的相似點與不同點聯繫在一起。「講解服務通過與公眾的感情交流,能夠讓公眾更易於接受環境保護教育,幫助公眾樹立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値觀,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講解員在整箇過程中一直強調「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讓人印象深刻。
小結
自然博物館的陳列設計大體上體現了較高的設計水平。
通過多種陳列手法以及綜合運用空間、色彩、照明等展示設計要素對自然界進行了詮釋。色彩方面,「色彩與人、色彩與展品、色彩與色彩之間構成一箇子系統,並對這箇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最終使色彩與其周圍的環境
很好地運用了輔助展品,將展板、化石、標本、模型、顯示器、觸摸屏、投影等多種媒介較好地融合在一起。
幾大常設展廳富有邏輯性,以生物進化爲主線,「構築起一箇地球上生命發生發展的全景圖」。
自然博物館注重科學性的同時不忘教育目的,也較好兼顧了兒童,很好地發揮了教育功能,「採用更具親和力的通俗易懂的形式,來進行科普宣傳。把握觀眾的心理需求,將科學嚴謹的知識轉化爲可以激發興趣、展示科學魅力的科普內容。」在娛樂中小朋友感受了恐龍時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