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幾大陶瓷

大二上期公選課中國古陶瓷傳統工藝及鑒賞兩篇作業,略作修改,合在一起,很水很水,很无聊很无聊,估計水平比百度百科高不到哪去。最令我感到慚愧和奇怪的是,大學上過兩門跟陶瓷有關的課,然而我現在對陶瓷的瞭解依然幾乎是零,可能因爲我對陶瓷實在沒有一點興趣

我國陶瓷藝術淵源流傳,內涵深遠,寄託了中國人對于美好的追求。我國新石器時代出現了早期陶器;夏商周時期,建築用陶盛行,印纹硬陶成爲那箇時代的印記;唐代的唐三彩見證了中外交流的繁盛;宋代五大名窯成爲古代陶瓷的巔峰;元代青花瓷遠銷海外;清代粉彩更是融合中西,溝通今古。

青瓷是我國最早創制的一種傳統瓷器。在坯體上施以鐵爲著色劑的青綠色釉,在還原氣氛中燒制而成。唐代越窯、宋代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古代所說的縹瓷、翠青、粉青、梅子青、秘色瓷等,都是指不同顏色的青瓷。青瓷器多爲厚釉,造型風格渾厚凝重,含蓄而明快,整體效果統一,典雅瑩潤。

越窯

物理化學基礎

東漢晚期越窯的成功燒制是陶器向瓷器的首次飛躍,最主要因素在於原料的發展和瓷窯的改進。在原料方面,南方瓷窯發現並運用瓷石,瓷石的主要成分包括石英和絹雲母及少量長石和高嶺石類礦物,化學組成反映爲高二氧化硅、低三氧化二鋁和一定量的氧化鉀、氧化鈉,以及少量雜質,這些化學成分保證了釉的緻密通透和還原氣氛中青色的形成。

爐窯的改進和燒制溫度的提高爲青瓷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工藝條件。自東漢始,窯的結構發生了較大進步,瓷工主動探索,採用加長龍窯長度、加大坡度以增加抽力、築造擋火牆等方式使得窯內溫度得以維持在 1200─1300℃ 之間,創造了利於發生還原作用的氣氛,甚至出現了龍窯前後段坡度不同以控制溫度的現象,說明龍窯的構造已經得到較大的發展。

青瓷在燒造過程中還特別使用了支燒和匣缽密封的辦法。早期青瓷主要使用三足支釘,後來則是用泥粒間隔支燒和墊圈支燒的辦法,支燒的痕跡越來越不明顯,美感得到了提升。支燒使得青瓷器身能夠做到幾乎滿釉,使其實用價値和審美價値同時得到較好的實現。匣缽密封,尤其是晚唐時期的瓷制匣缽,其成分和匣缽內瓷器相差无幾,匣缽封口塗以青釉,這種與所燒瓷器化學組成相同的匣缽在升溫過程中也是和所燒瓷器具有透氣性,可使很強的還原氣氛進入到匣缽內而和所燒瓷器接觸,使釉燒成明亮的青色,而不偏黃帶灰。但到降溫時,它又和所燒瓷器一樣燒結而不透氣。這樣就防止冷卻過程中空氣進入匣缽內,從而避免了釉的再被氧化而呈現青黃色。

藝術成就

越窯處在瓷器發展的初始階段,器型偏于小巧,用途以生活日用器皿爲主,例如茶具、酒具、餐具等等,紋飾以弦紋、水波紋爲主,其最突出的特點在於豐富的動物造型,例如較有代表性的「青釉虎子」「青釉瓷熊燈」「青釉羊」等等,這些動物主要包括鳥類、家畜、家禽、圖騰,如雞、牛、羊、虎、熊、神獸等,同時伴有人的出現,反映了時人對於生活的關照。晉、南北朝時出現佛教的元素,例如大量的「青釉蓮花尊」「青釉蓮花人形穀倉」,花瓣層層堆疊,器型擴大,裝飾繁複,充分體現了越窯青瓷貼花技藝的較高成就。到唐五代時期,越窯青瓷的器型變大,出現缸、香爐等大型器物;植物主體逐漸取代動物,成爲越窯青瓷的主要表現物件,貼花逐漸減少,轉爲簡潔大方的刻花,褐彩和金銀裝飾越發普遍,開瓷器與金屬裝飾結合之先例。

秘色瓷

物理化學基礎

「秘色瓷」是越窯的精品,瓷釉爲堅硬透亮的玻璃釉,顏色是純正的青色。關於「秘色」的意思,宋高齋漫錄等認爲,系五代吳越王錢氏專用並貢奉朝廷的一種越窯器,臣庶禁用,故名「秘色」;一說認爲是指唐至五代越窯燒制的青中閃黃的艾色瓷,五代後期至宋轉爲青綠色釉;一說將唐宋越窯青瓷和宋龍泉青瓷及臨安燒造的青瓷,均稱秘色瓷。「秘色瓷」到底有沒有秘密的配方現在仍然存在爭論,相關研究者認爲秘色瓷的燒成主要在於匣缽密封,但是對其仿製卻一直无法達到眞品的水準。

藝術成就

1989 年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中,發現十六件秘色瓷,除兩件爲青黃色外,其餘釉面青碧,晶瑩潤澤,如寧靜的湖面一般清澈碧綠,所有人都爲之震驚。其造型規整穩健,釉色均勻,无聚釉、開片現象,是唐代瓷器發展的最高峰。而那兩件黃釉器,金光燦爛,鮮麗而柔和;外採取平脫手法膠以黑漆,上扣金銀鏤孔簇花飛鳥牌。足沿與唇沿帶銀扣。

清人評論「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晚唐陸龜蒙秘色越器詩詠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奇得千峰翠色來。」唐代徐夤在貢余秘色茶盞詩裏對其釉色、胎地和製作技巧作了具體的描寫:「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山中竹葉醅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詩首聯也說明,所謂秘色瓷,就是青瓷中質地較好、呈貢朝廷者。

汝窯

物理化學基礎

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宋人有「汝窯爲魁」的說法,充分體現了其燒造技術的地位。汝窯窯址範圍有 25 萬平方米以上。1987 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了鑽探和試掘,收穫有完整器、瓷片、窯具三百多件。汝窯主要有四種:天青汝官釉瓷、天藍釉瓷和類耀州窯的刻印花青瓷及汝鈞釉瓷。在原料上,採用一種含鈉長石,汝窯在釉料的配方中很可能加入了瑪瑙,瑪瑙性質類似于石英,但更加珍貴。清波雜誌說:「汝窯宮禁中燒,內有瑪瑙末爲釉。唯供禦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分析這段話,宮中燒瓷是不可能的,也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釉內有瑪瑙末是正確,因爲河南寶豐、臨汝、禹縣地方產瑪瑙,在窯址附近的田地裏經常有瑪瑙石發現,其成分和配釉原料接近。天青色釉是一種高硅低鋁低鈣釉,因爲氧化鈣、氧化鎂含量較高,熔點降低,在 1200℃條件下生成玉質釉,形成光澤溫潤的釉質層。

所燒青色釉,鐵的還原已至完成階段,在青釉瓷器發展史上是一箇劃時代的標誌。燒制時用支釘托住,邊際不露胎,底足也上釉。在工藝上較定州諸窯所燒白瓷有芒者,又前進了一步。

藝術成就

汝窯的燒造分爲五箇時期,經歷了從民窯到官窯的轉化,產品多爲素面,以天青色和鴨蛋青爲上,紋樣主要以刻花團花菊花爲代表。汝窯存世量稀少,器型小巧,以盤、筆洗一類爲主,著名精品有「汝窯三足奩」。天青色開創了獨特的審美品味,造型流暢優美,裝飾簡明,十分應合北宋文士的欣賞,團菊刻花成爲士人高潔追求的外化,典雅大方,代表了社會較高階層的美學追求。

瓷色以淡青爲主,亦有豆青、蝦青、茶葉末等色。格古要論云:「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眞。无紋者尤好。」宋徽宗有稱讚汝瓷的詩句:「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其釉汁水瑩澤,厚若堆脂。以釉汁中有棕眼及蟹爪紋,底有芝麻花細小掙釘者爲佳品。因瓷土中含有金屬,故无釉之處常呈羊肝色,爲其一大特色。

宮廷用的汝窯青瓷器形有碗、盤、碟、盞托、橢圓形四足盆、鵝頸瓶、折肩瓶、細頸小口瓶等。特點是造型規整,胎體有厚有薄,優秀者胎體很薄,但仍然有北方青瓷渾厚圓潤的特點。香灰色胎,青釉均勻淡雅,上品略爲偏藍,猶如藍色的寶石,北方青瓷工藝在各箇方面都已成熟,超過南方的越窯。

龍泉窯

物理化學基礎

龍泉窯青瓷歷史悠久,在宋元之際達到鼎盛,大量產品用於出口,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原料有三大類。一類爲瓷石原料,深度風化的瓷石原料用於制胎;風化較淺的瓷石常用以配製釉料;另一類爲紫金土,是一種紫褐色含鐵量較高的黏土,常含有若干石英石和長石的夾雜礦物。此外尙有一類作爲熔劑配製釉的原料,據分析表明古代開始時是使用草木灰,至南宋則是以草木灰煆燒石灰製成釉灰使用。龍泉窯利用水力對瓷土進行精心淘洗,保證了制瓷原料的較高品質,經過淘洗沉澱的瓷泥絹雲母和高嶺石的含量提高,有利於良好釉質的形成。龍泉窯的胎和釉都較爲細密光潔,上釉方式採用蘸釉、蕩釉、淋釉三種,採用逼近正燒溫度上限的高溫製造優良的玻化效果,燒成了著名的「梅子青」,併發展灰黃、灰青、蝦青、粉青、豆青等青釉,釉質層中氧化硅含量低,二氧化三鋁含量高,爲龍泉窯「薄胎厚釉」的形成提供了基礎。

龍泉窯採取素燒和多次上釉的方法,燒造胎薄于釉的瓷器,引領一時風尙。龍泉窯燒造規模很大,炉窯長至 80 米,又採用分室龍窯以控制燒造過程的溫度,這在制瓷歷史上是開創性的發明,對溫度的把握和裝窯的方式也趨於精熟。除了沿用的平底匣缽以外,還採用凹底匣缽,大小器件分開,匣缽互迭放成柱狀窯,提高了生產效率。

藝術成就

由於南宋時期龍泉窯的燒造工藝和商品化程度都達到較高水準,龍泉窯的形制豐富,裝飾手段十分多樣,在這兩方面堪稱青瓷的集大成者。龍泉窯精品以瓶較爲多見,且與汝窯官窯相比,龍泉窯形制更加多樣,裝飾十分複雜。龍泉窯的特點是胎薄如紙,釉色以翠青、梅子青和粉青最佳。瑩潤清澈,色澤柔和,似玉一般。器形複雜,除一般日用器皿外,還燒制各種文具和仿古瓶、觚、鼎、爐等。裝飾有堆塑和貼花,別具一格。与哥窯利用胎坯和釉料膨脹係數的不同,以釉質「開片」的疏密和粗細,形成「百圾碎」和「魚子紋」等花紋,產生不同的裝飾效果。以上多種手段結合在一起,龍泉窯的裝飾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龍泉青瓷受到國內外人士的廣泛喜愛,全國各地的墓葬、窖藏、文化遺址、交通要道和出海港口城市出土最廣泛,只有江西景德鎮的青白瓷能和它相比。它的產品廣泛銷售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朝鮮、日本、伊朗、埃及、土耳其、泰國、印度、斯里蘭卡、非洲各地。它是宋元時期中國生產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瓷窯之一。

耀州窯

物理化學基礎

耀州窯遺址在今陝西銅川黃堡鎮。據 1959 年調查發掘,其燒造上限可溯至唐初。北宋極盛。出產青瓷貢物,產品有粗有精。精爲趙宋宦家之貢品,粗系日用器皿。耀州窯有幾大瓷土來源,其中,東山坩土含高嶺石的粘土岩,呈深青色塊狀,有滑膩感,分散少量氧化鐵質點。羅家山坩土爲粉砂狀粘土,呈灰黑色塊狀,所含粘土礦物主要爲敘永石和高嶺石,分散有少量石英、雲母和長石細顆粒,並含有微量金紅石和含鐵礦物。富平塔坡釉石爲粉砂鈣質粘土岩,呈淺灰綠色,主要含高嶺石和方解石及少量石英、長石細顆粒,另有極少量黑雲母、磷灰石和含鐵礦物分散其中:料姜石爲粉砂隱晶灰岩,呈土黃色塊狀,主要爲方解石細顆粒的集合體,另有石英、長石、雲母及極少量的磁鐵礦、金紅石。泥池粘土主要爲含高嶺石的粘土,另有少量石英、雲母和長石。從中可以發現,粘土類原料主要含高嶺石族粘土礦物,另含有不同程度的石英、長石和雲母及少量鐵、鈦礦物,因此三氧化二鋁含量也不同,溶劑氧化物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別。

元豐七年1084德應侯碑述其生產過程:「始合土爲坯,轉輪就制,方圓大小,皆中規矩。然後納諸窯,灼以火,烈焰中發,青煙外飛,鍛煉累日,赫然乃成。」

藝術成就

耀州窯釉色主要爲橄欖綠色,勻淨青中帶黃,胎質灰白而薄,造型豐富。以精美的青瓷刻花最負盛名,被宮廷選爲貢品。器形以碗、盤、碟、罐、盒、瓶爲主,以碗爲最有特色。碗的造型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蓮瓣狀。還有稱爲「小海鷗」的,口緩外卷,如海鷗之展翅,玲瓏精巧可愛。胎質灰白而薄,釉色勻淨,裝飾方法主要有刻花、剔花、印花、鏤空等,風格粗放健美,筆觸生動有力。刻花、印花紋飾達六十余種,滿布器物內外,風格勁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徵,以細胎細釉、暗花、開片爲特徵。裝飾題材有牡丹、菊花、忍冬、蓮荷等 植物紋樣;有鳳、鶴、鴨、魚等動物紋樣及飛天、人物等。

哥窯

物理化學基礎

哥窯是五大名窯中最爲神秘的一箇,它何時形成,窯址在哪裏,到現在也沒有定論,遑論對其燒造技藝的探究。传說南宋時龍泉地區有兩箇窯場主,哥哥名章生一,弟弟名章生二,均善於製作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哥哥生產的瓷器爲哥窯,弟弟生產的瓷器爲弟窯。哥窯瓷胎的氧化鋁和氧化鈦含量較高,加入了大量紫金土和黏土,根據化學成分分析,哥窯的釉成分較爲常見,但「金絲鐵線」的燒造方式還是无法得到證實,只能期待考古方面的新發現。

燒制方式上,與官窯區別在於一般不用支釘式托具支燒,而用墊燒法燒成,足底无釉;少數用支燒法燒成,足底裹釉,外底留有 5 箇或 6 箇支燒痕。

藝術成就

哥窯釉色有粉青、米黃、灰青等,以粉青爲正色。涵蓋瓶、洗、杯、盤、香爐等用途,釉色偏黃,很多都與花的題材有關,例如「哥窯菊瓣式盤」「哥窯葵瓣口盤」「哥窯海棠式花盆」等等。傳世哥窯器物按宮廷要求設計造型,常見的有三足爐、魚耳爐、乳丁五足爐、雙耳乳足爐,觶式瓶、膽色瓶等,質地優良,製作精細,與汝窯、官窯造型相似,是不惜成本的高級瓷器,屬官窯產品性質。

哥窯兩大特徵分別爲「紫口鐵足」和「金絲鐵線」。器腳露胎,胎骨灰黑如鐵,通稱「鐵骨」;口沿釉薄處和底部无釉之圈足呈紫黑色,此即著名的「紫口鐵足」。釉面佈滿龜裂的紋片,形成自然的紋理美,通常稱之爲「開片」,每一箇小片之間都有清晰的紋理分割,如「魚子紋」「百圾片」「金絲鐵線」等品種,都十分名貴。

唐三彩

三彩陶器是唐代陶瓷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以豐富多彩的釉色和美妙高超的造型馳名于世界。所謂「三彩」即多彩之義,它包括綠、黃、赭、褐、紅、白、藍、黑等許多顏色。有的一色單用,有的數色混用。一般先在胎上掛上一層化妝土,然後有計劃地掛上各色釉,或者使用類似「蠟染」的所謂「漏花」的技法,巧妙地作成五彩繽紛、鮮豔奪目的器物。其中有的還採用了印花、貼花、刻花、雕塑等各種傳統技法。它繼承併發展了傳統的造型和裝飾特長,加上浪漫的造型,改變了一般陶器單調、粗糙、呆板的印象。无論在技術上還是藝術上唐三彩都較前提高了一大步。

青花瓷

青花瓷是在白色瓷器上繪有青色花紋,屬于釉下裝飾,具有不褪色,不含鉛毒的特點和優美大方的美術效果。這一工藝初起于宋代,發展于元代,明代時日漸成熟。青花瓷白裏泛青,再配以青色花紋,色調和諧,典雅美觀,釉彩調色濃淡相宜,用色又有層次之分,使製品呈現出極爲豐富多姿的美術效果,古時有書載爲「同一色也,見深見淺。」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青花瓷以景德鎮所產最佳,它是在明代宣德年間燒制的精美瓷器,所以當時的景德鎮青花瓷又稱「宣德青花」。它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採用景德鎮東鄉的「麻倉土」制胎,潔白細膩,採用南洋輸入的「蘇泥勃青」爲青花用料,產品色調雅靜,深淺濃淡相間,其裝飾花紋多爲流水、雲龍、花卉等,給人以樸素的自然美感。

小結

瓷器因有釉質,表面光滑如玉,中國人以玉比君子,寄託了士大夫對高潔品性的追求,瓷同樣如此。它實現了藝術化和實用性的高度結合,得到人們普遍的青睞,從而擁有長久的生命力。青由於其潔淨淡雅的色彩,十分符合士大夫的審美趣味,於是青瓷備受推崇,成就極高。

青瓷發源于商代,貫穿于中國瓷器發展的歷史之中。商周時期出現了原始青瓷,它們已基本上具備了瓷器的特徵,但還帶有原始性,如氣孔較大,胎料中雜質較多,釉色不夠穩定等。到了東漢,燒造技術有了重大突破。在東漢墓葬和遺址中,出土了大量東漢的青瓷器,對一處遺址的測定結果表明,含鐵量比原始青瓷少,胎體呈灰白色,胎質燒結,採用龍窯焙燒,顯微鏡結構與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達到較高水準。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各地燒制青瓷更爲普遍,瓷窯增加,種類繁多,品質進一步提高,南北方所燒青瓷各具特色。

至唐宋時期,青瓷的燒造技術漸趨成熟,達到極盛時期,汝窯、越窯、哥窯、鈞窯、耀州窯各放異彩,形成了南北不同、異彩紛呈的藝術特色,寄蘊了中國人的審美追求。明清時期雖有所中斷,但到現代,經過陶瓷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很多窯口已基本恢復了其燒造技藝,開始重新開爐生產。在現代主要產地有浙江龍泉、江蘇宜興、陝西耀縣等,燒造陳設陶瓷和部分日用陶瓷,具有傳統風格特點。我們有理由相信,傳統的青瓷技藝必將在新時代推陳出新,重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李家治:中國科學技術史陶瓷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年。

[2] 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陶瓷卷 1,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 年。

[3] 吳山編: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 年。

[4] 鄭天挺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年。

[5] 張永祿主編:唐代長安詞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

[6] 謝天宇、劉昶、張健:中國古玩收藏與鑒賞全書上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

[7] 何本方等:中國宮廷文化大辭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8] 趙德馨主編:中國經濟史辭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0 年。

[9] 劉波主編: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