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遠
张彥遠
此書涉及畫史、畫法、畫工、畫鑒四箇方面,囊括了繪畫從理論到技術的方方面面。他提出「意存筆先」「書畫同體」等一系列命題,體現了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趣味,「而他本人也可說是文人畫美學思想的先驅」。以下將就其中的文人畫思想因素進行探討。
教化功能
儒家的教化傳統
儒家有深厚的禮樂教化傳統,
繪畫同樣是一種非政治的政治因素。關於繪畫政教功能的早期論述見於
在傳統儒家的認識中,一切學問的最高目標都是教化百姓、經倫文武,音樂、文字、歷史等等都以懲惡揚善爲最高使命,在這樣文化背景下,我們便不難理解
張彥遠的「畫教」思想
南齊謝赫云:「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繪畫的作用是昭示歷史興廢,提供經驗勸誡,此可謂張彥遠思想之先導。
「洎乎有虞作繪,繪畫明焉,既就彰施,仍深比象,於是禮樂大闡,教化繇興,故能揖讓而天下治,煥乎而詞章備」,唐虞通過服章來實行教化,從而天下大治。「鼎鐘刻則識魑魅而知神奸,旂章明則昭軌度而備國制」,鐘鼎、旂章之所以能發揮作用,是因爲上面的圖畫象徵著國家制度,通過耳濡目染的薰陶,便能起到教化作用。繪畫將往昔盛德之事記錄下來,「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看到好的事情可以戒除心中惡念,看到聲名狼藉之事可以使人追慕賢良的品格。
落實到具體的作用方式上來,
觀畫者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異主,莫不悲惋;見篡臣賊嗣,莫不切齒;見高節妙士,莫不忘食;見忠臣死難,莫不抗節;見放臣逐子,莫不歎息;見淫夫妒婦,莫不側目;見令妃順後,莫不嘉貴。
圖畫的內容直接起到道德教化、陶冶情操的作用,每箇人見到了相應的道德事件,都直接會在心中激起相應的道德情感,從而起到教化的作用。
此外,繪畫還具有獨特的優勢:記傳所以敘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史書的記載只是一箇箇乾癟的事件,不能知道當時眞實的情況,而賦頌也同樣只能在語言上表達人物的美好,不能在視覺上給人以直觀感受,而畫畫則是兩者兼之,既反映了史實,又兼顧了視覺觀感。正因爲與文字記載相比有過之而无不及,張彥遠纔反對「竹帛之所載燦然矣,豈徒牆壁之畫哉」的說法,竹帛固然燦然,但牆壁之畫亦依然不可或缺。
正因爲繪畫有如此廣闊的作用,所以
昔夏之衰也,桀爲暴亂,太史終抱畫以奔商;殷之亡也,紂爲淫虐,內史摯載圖而歸周。燕丹請獻,秦皇不疑,蕭何先收,沛公乃王。圖畫者,有國之鴻寶,理亂之紀綱。是以漢明宮殿,贊茲粉繪之功;蜀郡學堂,義存勸戒之道。馬後女子,尙願戴君于唐堯;石勒羯胡,猶觀自古之忠孝。
歷代統治者都極爲重視繪畫的作用,或用作宮殿的裝飾,或用以觀覽古代忠孝之行,觀象省躬,明鏡高懸,從中獲得治國化民的啟示。
有一句話是點睛之筆:「豈同博奕用心?自是名教樂事。」總而言之,繪畫不僅是下棋那樣的娛樂性活動,更是受到統治者肯定的一件教化樂事。
書畫同體
從
落實到具體內容,該書體現了鮮明的書畫同體思想。書畫同體是文人畫的一大標誌,明清時期畫家落款常用「寫」,以表明自己是用書法的筆法來畫畫,這也成爲文人畫家的自矜之處。而
起源相同
從歷史起源來看,文字發源于圖畫符號,與之對應,書法也發源于繪畫藝術。
「古先聖王受命應籙,則有龜字效靈,龍圖呈寶。……庖犧氏發于滎河中,典籍圖畫萌矣。軒轅氏得于溫、洛中,史皇、蒼頡狀焉。」上自傳說時期,聖王的受命之符便以符籙的方式呈現。倉頡造字時,「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文字剛被創造時書畫尙密不可分,書畫的出現分別是爲了表現「意」和「形」,體現了「天地聖人之意」。造字方法的六書中,第三箇爲象形,「則畫之意也」,文字的創造也與繪畫密不可分。
筆法相通
書法和繪畫的很多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正所謂「工畫者多善書」,很多人兼具書法家和畫家的身份。如晉代王廙是著名書法家,其繪畫也被張彥遠列爲上品上;王羲之「書既爲古今之冠冕,丹青亦妙」,他將王羲之的繪畫列爲中品下;獻之「丹青亦工」,繪畫同列爲中品下。這些都可證明一箇人的書法和繪畫能力可以互補。
張彥遠認爲「書畫用筆同法」,張芝的草書「一筆而成,氣脈通連,隔行不斷。……行首之字往往繼其前行」,世人謂之一筆書。「其後陸探微亦作一筆劃,連綿不斷」,所以書畫用筆方法是相通的。吳道子曾授筆法於張旭,亦可證明這一點。將書法筆法用於繪畫,能更好地表現畫家的胸襟、氣質,使繪畫更加具有趣味。
他的書畫同體思想對後世的文人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人云:畫无筆跡如,書之藏鋒。常見趙魏公自題己畫雲:「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應須八法。」通正所謂書畫一法也。
就是說要用書法的技法來畫畫。
氣韻生動
崇尙自然
下面這段話集中表達了張彥遠對自然境界的嚮往:
草木敷榮,不待丹碌之采,雲雪飄揚,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待五色而綷。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
自然的境界是任何高妙的畫家、精美的顏料都无法還原的,但畫家卻需要以此爲目標,儘量趨近于這一境界。他據以構建了對畫的評價體系:
夫失于自然而後神,失于神而後妙,失于妙而後精,精之爲病也而成謹細。自然者爲上品之上,神者爲上品之中,妙者爲上品之下,精者爲中品之上,謹而細者爲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貫眾妙。
即自然–神–妙–精–謹細的五等,在這樣的體系中,自然「爲上品之上」,明確指出了自然爲繪畫的最高目標與審美標準。
他將顧愷之定爲上品上,說「唯顧生畫古賢得其妙理,對之令人終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正是因爲顧愷之有妙悟自然的靈性,才將他的地位抬得如此之高。他將嵇寶鈞定爲下品,說「彥遠以畫性所貴天然,何必師範?」他所看重的是對於自然的妙悟,而非對老師的一味尊崇、亦步亦趨。
以意爲本
張彥遠評價書畫首重意,他以意爲本,形反而是不重要的因素。他認爲
夫畫特忌形貌采章,歷歷具足,甚謹甚細,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識其了,是眞不了也。
畫畫並非爲了追求對物體完全眞實的摹寫,最忌任何細節都不放過,「形」的描繪過於細緻,反而會「外露巧密」,弄巧成拙,有損氣韻完整。他将“傳移模寫”這種精確臨摹的能力视为「畫家末事」。只有運用簡淡的技巧,才能留有餘地,不至於「了」,這樣的想像空閒正是文人畫之意趣所在。倪瓚也曾說過自己作畫「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這種形意關係是文人畫普遍認同的。文人畫家們懷著超然的審美態度,希冀超越技巧的局限,以表現事物的氣韻爲最終目標。
因此可以推匯出的一箇觀點是,「筆不周而意周」,即一件作品即使筆墨有所欠缺,但只要「意」完整的表現了出來,仍不失爲一幅佳作。畫家意興所致,難免會出現用筆上的問題,但這些都不影響作品的氣息。「張吳之妙,筆才一二,象已應焉。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此雖筆不周而意周矣。」在張彥遠的心中,張旭和吳道玄的地位都很高,他們筆劃雖然有所殘缺,但其中的意確實連綿不絕、磅礴充沛的。「眾皆謹于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脫落凡俗」就是說並不僅僅是形貌上的相似,高超之處在于再現了事物的意韻。
范明華認爲,張彥遠崇尙「意」對文人畫簡淡風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將傳神與寫意合一,使得中國繪畫越來越傾向于寫意與箇性情感的表現。但這並不意味著形不重要,張彥遠說「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他以氣韻爲先,但又不失形似,形似是一種手段,但不是最終的目的。繪畫所要表現的,既非完全眞實的物體,也非完全虛空的氣韻、精神,而是形與意相統一的完整的箇體生命。
意存筆先
張彥遠在這一段話中道出了「意存筆先」的含義:
守其神,專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吳生之筆,向所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也……意旨亂矣,外物役焉……夫運思揮毫,自以爲畫,則愈失于畫矣;運思揮毫,意不在於畫,故得于畫矣。不滯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
在書畫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全神貫注,專心守神,以造化之心通爲己心,同時輔以高超的繪畫技法,方能有生機有活力。畫家創作過程中不爲外物所役,保存了自然的眞性情。要極力避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不能只求工求善,而要將自己豐沛的藝術想像、缜密的設計構思「不知然而然」的貫穿于整幅畫作中。不受主觀意識的約束,才能使畫作意趣橫生、氣韻生動。
他主張一切高妙的藝術均要意氣當先,自然而發的眞性情的意是使一幅書畫具有靈魂的關鍵:
將軍裴旻善舞劍,道子觀旻舞劍,見出沒神怪,既畢,揮毫益進。又有公孫大娘,亦善舞劍器,張旭見之,因爲草書,杜甫歌行敘其事,是知書畫之藝,皆須意氣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
張彥遠說吳道子「好酒使氣,每欲揮毫,必須酣飲」,這和李白的詩仙之名、張旭每書必醉的創作習慣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爲了使意氣發揮出來,忘掉程式的窠臼,讓意氣來驅動自己的創作。「氣韻雄壯,幾不容于縑素,筆跡磊落,遂恣意于牆壁」,當畫本身已經難以容納畫家的意氣時,這幅畫才可謂達到了理想的境界。
他評價「顧愷之之跡緊勁聯綿,迴圈超忽,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顧愷之之畫酣暢淋漓,正是畫盡意在的最好詮釋。
人的氣韻
顧愷之說「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其臺閣一定器耳,差易爲也。」張彥遠引用這句話,在他看來,只有人才有氣韻,因而畫人是最難的。這種氣韻概念似乎關注的是獨立的生命,而宋代以後的文人畫則是將畫家的生命融入了山水之中,使得一切都有了生命。「台閣樹石,車輿器物,无生動之可擬,无氣韻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除人以外,自然界的石、树乃至動物都是沒有氣韻可言的。它們沒有思想感情,沒有生命靈氣,只是作爲一種點綴裝飾。畫家在畫這些事物時只用考慮位置搭配得宜即可。
小結
張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