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禅宗思想里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智慧,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灵魂。佛禅的意境是让人在宁静的心灵中悠然地品味正在流逝的时光,随缘任远,无处不可逍遥自在。在禅宗思想的熏陶下,王维畅游于水山田园之中,在沉醉田园、纵情山水的同时不断追求精神的超脱自由,以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王维以田园山水为美,他的田园山水诗歌打破了审美主体与现实客体之间的禁锢,禅境和诗境在其诗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使自然山水有了超自然的特性和恒久的生命。關鍵詞
王维 山水田园诗 禅
引言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花寂寂地开放,又悄悄地飘落;皎洁的月光,如薄雾流霜,梦幻般地弥漫天上人间,也将婆娑的桂影斑驳地投映于涧中;小鸟在月夜里随意鸣唱,空谷传音,悠扬婉转。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优游无住,鸟啼花落,默默无言中透着大自然的生机,一首小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空灵微妙的菩提世界。
清代神韵论者王士祯说:「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1佛家祖师在拈花微笑中领悟与传示了佛家眞谛,诗人在他的诗境里领悟和向我们传示了什么呢?他没有明说,而一切也都在这无言之中。
佛禅情缘──王维与禅宗的渊源
王维,字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被尊为「诗佛」。毋庸置疑的是,禅宗给王维的诗文和生活都打上了深刻的印记。正如苑咸的
正如胡应麟在
时代背景
王维生活的盛唐是一个以儒为主、兼取百家思想、开放自由的时代。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到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分成了天台宗、唯识宗、律宗、三论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三阶教和禅宗,禅宗又分为北方以神秀为代表的北禅和南方以慧能为代表的南禅。到武则天时代,由于武则天大力倡佛,唐代佛教兴盛,以禅宗为最。正如宋代周必大在
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下,王维在青少年时期就深受佛教思想熏染。王维早期广泛结交高僧名流,在其作品中记有姓名的僧人就有近 20 人,其中长安大荐福寺华严宗的道光禅师对其影响最大,王维 29 岁左右曾从其学佛十年,
因缘际会
王维与佛教禅宗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其童年时期,王维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奉佛的家庭,其母崔氏是一个虔诚的禅宗信徒,「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7王维兄弟两人深受其母影响,「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采。」8王维,字摩诘。维摩诘,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著名高僧,
王维自身也具有很高的佛禅修养,一生中向众多高僧大德求禅问道。开元十七年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
这首诗中既有类似于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个人遭际
王维信仰禅宗除了与当时奉佛的时代风气和其母亲的宗教信仰有关系外,更是他的人生际遇推动的结果。
王维生逢开元盛世,聪明早慧、博学多艺,「九岁知属词」9,精通音律诗文绘画。在盛唐积极进取、昂扬外拓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下,王维与大部分士文人一样,有着积极用世、投笔从戎的人生理想,渴望成就一番惊世伟业。于是十五岁即离家赴都,游学长安。开元九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也作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中流露出希望务农归隐的情怀,面对腐败黑暗的官场,王维始终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渴望建功立业,不甘隐退,这在他的边塞诗中就有浓重的体现:「尽系名主颈,归来献天子」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收复两京,王维因曾被迫出任伪职而下狱。他心知肚明已无机会生还,在狱中眞正达到了近乎「寂灭「的状态。戏剧性的是,他却因任伪职所作
开元二十九年春
正如诗人自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禅在诗中──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特色
沈德潜曾经在
物我合一、不二法门
平等观是禅宗哲学的基础。南禅宗推崇「不二法门」,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几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13
这是体现南宗禅精髓的话,第一境中,物与我是分离的,我站在世界的对面看世界,物与物之间横亘着理性的障碍。第三境中,我回到了世界之中,解脱了种种的冲突,山水已不是概念的山水,不是理性观照的对象,就是山水本身。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这就是物我合一的状态,在这里再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区别,世界依其自身而显现其美。
王维受禅宗中「无生「观、「不二「观的影响,将自己消融于客体之中,在其山水田园诗歌中,处处体现了「景中有情,情景结合「,主客体浑然一体,物我冥合,和谐如一又了无痕迹。如那首著名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夜晚寂静的春山中,桂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既无人知道它的存在,它也不知人世的变迁。无生之欢乐,亦无死之悲哀,得之自然,又归于自然。面对这花开花落,诗人仿佛也无动于衷,既不乐其怒放,亦不伤其凋零,似乎连时空界限都已泯灭,何等静谧空灵。首句的「闲」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能够在朦胧的夜晚感受到桂花的飘落,诗人的内心想必也是极静的。诗人的心静与春夜、空山之静融为一体,而这寂静却不似柳宗元笔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轻阴隔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诗人的目光落在苍苔上,竟幻觉这翠绿的苔色欲离开地面跃上他的衣服,这就是禅的「无生之境」,禅宗认为,「当心体处于近乎『寂灭』的虚空状态时,才能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进入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14再如: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山中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欹湖 归辋川作
诗中,人与自然近乎完全融为一体了,诗人并不满足于把山色写得苍翠欲滴,而是苍翠已泄,浓浓的翠色已如山雨一般倾泻下来,浸透了山中行人,染绿了他的衣服,极具质感,却又似幻似眞。
李白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随遇而安、无粘无滞
佛教认为人类的肉身以及我们居住的客观世界,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因此,生命和宇宙的实质是「空」,都是虚幻不实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人世苍茫,如雪泥鸿爪,来往倏忽,如同云生云灭。云虽倏忽生变,无所淹留,却能从容随意,无所滞碍,何不纵浪大化,反而有心灵的解脱。禅宗说:「无念为宗」
唐代药山大师有一弟子叫船山和尙,此人放荡不羁,日日放浪于烟水之间,常常驾一叶小舟泛于吴江之上。有个禅师叫善会,去拜见船子和尙。船子和尙摇着小船,带他在水中漂荡。船子和尙突然问道:「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你快说快说。」善会张口正准备说,被船子一篙撞到水中,善会因而大悟。他用渔父的格调,表达对禅的理解。所谓「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
乾坤为舸月为篷,一屏云山一罨风。身放荡,性灵空,何妨南北与西东。 15
他透过迷蒙的云烟悟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谛。在这无往的世界中,不要有一丝的黏滞,对于人脆弱的生命和短暂的栖息,不要让心停留在任何地方,不要让心被任何事物缠绕,内心清净自如。圣人要「应物而无累于物」,所谓的「无累于物」就是境随心转、随欲而迁。苏轼曾作
正是对佛禅特有的般若智慧的把握和体悟,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就呈现出空灵、超脱、和谐、淡远的审美境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自然素朴的本眞世界。如那首最著名的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不知名的花,开在寂寞的山谷中,它自开自落,无声无诉。这首诗被胡应麟先生赞为「五言绝之入禅者……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16寂寞的山谷里花儿与世无争,自由自在地开放,又默默无言地凋落。俗话说「人生皆过客,相守难百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的生命也如是这般,转瞬即逝,如白驹过隙,似飞鸟过目。花开花落终有期,生命就是个过程,「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在此诗中,人没有作为主体而存在,而是完全随外部的环境随遇而安。不留意于物,心无挂碍,但求适意,这便是佛教所宣扬的「随缘任运「,这也成为后代失路的文人压实所追求和向往的心胸气概。又如: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田园乐 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仇浪苦辛。 终南山
皇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疑梦 秋夜独坐
诗人与世无争、宠辱不惊、洒脱自如的情怀在字里行间表露无疑。
山静日长,瞬间永恒
「静」与「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禅」原是梵文的音译,音译作「禅那」,意译通常译作「禅定」,所谓禅定或参禅,即安静地沉思。苏轼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禅宗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
而动与静并不是是处在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色不异空」,禅宗主张在极静中追求极动,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境。所谓空山无人,「人」到哪里去了呢?「人」与「境」冥然合契了,没有了「人」的意识,没有了占有的欲望,这就是意念的「空」,是一片生命的清空。在这无羁绊的生命世界里,「水流花开」──一切自在兴现,禅是空寂的,禅又是活泼的,在至静中有至动,这就是所谓「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相结合。宗白华先生在
王维正是秉承了这样一种审美观照,怀着将一切虚空的形态,忘却世俗的杂念。诗人在自己虚静的精神世界中看到了内心和山水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因此在亲近山水时,他能很快便将身心融入诗情画意般的自然中,自由的心与自由的天地万物两无相隔,澄明透彻,天人交融而物我无际。其名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被王渔洋赞为:「辋川绝句,字字入禅。」18空山里静寂无人,只能听到人语声,没有灿烂的太阳光,只有返照的光影透过密林照射在青苔上,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寂寥清净。诗歌中动中有静,以动衬静,诗人抓住了一刹那间大自然呈现出的特有的景色,看似纯粹的景色描绘,没有任何主观情感的渲染,却展现了空灵和谐的境界。
诗人多次运用「空」、「静」等字,如:「谷静惟松响,山深无鸟声」
生命清供──结语
诗歌,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禅宗里蕴含的美学意境对王维影响极深,诗人以一颗虚静之心,静默地观照着灵动的生命,敏锐地感知当下的一切描绘出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生命景象,品味宇宙自然和人生况味。宗白华先生曾经说:「文学艺术是实现『美』的」,王维笔下那潺潺的流水、无住的白云、寂静的青山、山间的落花……其中蕴含的那份禅意总能唤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打破理性的、知识的限制,发现这世上的无言之美。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这样评价王维的山水诗:「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
禅宗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註腳
1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2 苑咸。酬王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2
3 王维撰 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97:532
4 陈铁民。王维新论 [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173
5 胡应麟。诗薮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9
6 孙昌武。禅意与诗情 [M].北京:中华书局,2006:196
7 赵殿成。
9 转引自 [日本] 入谷仙介。王维研究
10 赵殿成。
11 刘昫等。
13 普济。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卷十七
14 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二卷
15 以上船子和尙故事转引自朱良志。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 胡应麟。诗薮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内卷一六
17 宗白华。美学散步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 105 页
18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附录 [G].北京:中华书局,1997:1241
19 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