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與壞人(髙二作文)

這應該是讀了道德形而上學奠基之後寫的吧。

現在的人們爭呼:「社會道德淪喪,好人難做!」的確,這說法是有道理的,眾多的扶跌倒老人被訛事件已讓我們形成了一種意識,足夠讓我們習以爲常。

當我們看見路上有老人突然跌倒,想到的一定是去扶他。其中有多種原因:一、條件反射式的第一反應。這是一種情緒使然,一般只有親人能夠做到。二:一種同感:我們能感受到跌倒老人此刻的難受,聯想到自身,便會去扶他一把。我們都能從這兩點原因感受到道德的影子。若道德是超越規則的義務,那麼它便是爲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可當我們將道德視作一種社會規則時,便有了扶老人的第三種原因:做給別人看。也許你不是故意的,但依然顯得很蒼白。這種道德是難以應用於真情的,這會是一箇演戲般的世界。

我們再來看那些訛詐人的老人。他們的原因無非是:謀取錢財,並無其他。雖然有性格扭曲、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但總歸落到這一點。

也許我們該重新區別好人與壞人。有些子女不贍養老人,老人去世後卻爭奪其財產,他們壞在哪兒?有人說他們貪財,我可以說:他們心思多單純,不就是想要錢嗎?把錢給他豈不是就成了好人?這並不能作爲根本標準。好人是將道德視爲義務的人,壞人是將道德視爲規則的人。義務必須遵循,而規則可輕易打破。所幸,這種規則仍在強力地發生作用,這箇世界仍在表象地維持真情。

其實何必痛恨「社會道德淪喪」,道德從來沒淪喪過,相反,它正隨著人類知識的普及與發展在不斷深化。我們所看到的訛人事件,也許正是人類相比過去的覺醒。


老師評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