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史關注的問題:(1)不同的媒介載體,繪製圖像有不同的技法、表達方式。(2)作者,兩箇畫家畫同一箇事情有怎樣的不同,如何投射作者的情感?(3)時代,斷定一箇的年代,通過風格推測一串風格類似的。年代代表因果關係。(4)風格,風格似乎可以超越材質。汝窯:純粹的天靑色。同時交紙版電子版。
爲何有美術?美的事物讓生活更加精彩。承擔了一部分溝通的任務。與自己溝通。
發展歷程:古代:無意識的自我總結
近現代:從學習西方到自身特點
「美術」art,也指藝術。文人畫畫,順便寫點畫論,但雕塑之類是匠人的,理論很少。謝赫
鄧椿
謝赫
近現代
解放前:研究中國美術史與西洋美術史並行,強調系統論述,對文人畫深入研究,新方法引入(考古新出土文物)
新中國:通史教材,箇案研究,畫家研究,書畫鑒定理論方法
小結
同樣有中國傳統,也吸收了西方影響。繼承傳統,注重本土特色,與國際接軌。
到明淸,繪畫、工藝美術、建築
點名兩次10%,參觀博物館,隨便找一箇大博物館,首博故宮國博,羣裏會有模板,和中國有關的展覽,作業40%,3000 字以內,5 月 31 日前交。論文 50%,3000 字以上,最後一次課交,選一箇感興趣的東西,交紙本、電子版交郵箱。建議:一箇小問題或一箇文物,研究綜述也可以。原來的:一幅畫上的女人化的妝是什麼。參考主題:史前玉器陶器,夏商周靑銅器陶器,秦漢畫像磚墓葬筆畫,魏晉南北朝畫家作品石窟寺,隋唐,宋元,明淸,
王伯敏
新石器:開始創造陶器,提供新的載體。北方:紅山,南方:良渚文化。
考古學的「文化」:一箇地區的一箇器物羣的組合。
你腦海中有了秩序有了體系後就可以碎片化學習去補充你的體系。人就是要去建立一種秩序。
舞蹈人紋彩陶。作畫者爲什麼覺得這箇場景很重要,并記錄下來?可能是一種巫術。詩歌舞均源於巫術。
菱格紋彩陶雙耳罐,半山類型,蘭州沙井驛。紅色。
神人紋彩陶雙耳罐。蛙崇拜。
當時陶罐都放在地上,人們只能看到上面,所以圖案都在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可能埋在土裏。
大汶口文化,風格迥異。八角星紋彩陶豆,八角形代表太陽。
蟠龍紋彩繪陶盤,是龍的雛形,襄汾陶寺遺址,是傳說中堯的首都。
彩繪陶總結: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從具體到符號化。變化具有連續性,可以看到地域之間的影響。注意不同時代的對比。
黑陶
溫度高於紅陶。分佈于長江中下游、山東。良渚文化最初以爲是龍山文化的一支,後來發現兩者不同。
蛋殼陶高柄杯,說明材質純淨。看起來毫無用處,說明是箇奢侈品,用於祭祀。
造型
陶器也可作爲造型的載體。陶鴞鼎
其他
岩畫
新石器美術特點:絕大多數是工藝美術範疇,可淸晰地看到實用功能。也有脫離實用,用於祭祀的。我們只能通過圖像來推測史前人的意識形態,沒有文字。
史前美術的啓示:功能與美觀的統一,史前人的藝術表達受制于技術水平。具體到抽象:美術史上形式法則的創造。花紋被靑銅器繼承。
第二講
原始靑瓷一直持續到東漢晚期。南方地下水位高,一些漆器保存下來。
……第二節課沒記
婦好墓有三百多件和田玉,說明有征服四方的行爲。商晚期玉鼈,說明對材料的把握能力很強。
西周中期玉鹿,茹家莊一號墓,能在靜態中見到動態。
禮玉與葬玉。昭穆時期纔形成較爲成熟的禮制。程式化的禮制讓禮玉也形成程式化特點。
三星堆玉璋,頂部精緻的鳥。戰國龍紋雙環璧。春秋戰國時期玉開始成爲生活用品,出現佩玉。
戰國玉劍柄
鏤空螭虎紋玉合璧。
漆器
纔會竊曲紋漆豆。楚文化特性:浪漫恢奇
楚漆奩漆畫,顏色豐富,技法多樣。王室貴族納聘迎親。把時間空間融合在一起。五棵柳樹把畫面分成五段,
陶瓷器、玻璃器、金銀器
商晚期雲雷紋白陶罍
西周印紋硬陶甕 1150℃。
戰國釉陶罐
戰國玻璃璧。看上去和玉很像。曾矦乙墓玻璃珠。「隋矦之珠」,隋國就是曾國。
西北遊牧民族重視金銀器。
三星堆金杖。底部人頭,很精緻
曾矦乙墓金盞、金勺。
鎏金:金和汞合在一起塗上,加熱汞蒸發。
紡織品
卷軸畫特點:氣韻生動,線條勾勒。子彈庫御龍人物帛畫,爲早期繪畫研究提供難得資料。
戰國楚帛書,1942 年出土。畫了十二箇奇形怪狀的,靑赤白黑四種顏色,「超現實的組合」李學勤陳夢家等都有討論。
陝西鳳雛宮殿,具有對稱性,前後院。
今天看到的夏商周美術,以靑銅器藝術成就最爲突出,稱爲靑銅時代。(湯姆森分類法,靑銅器代表生產工具的進步。但中國的靑銅器主要用作社會權力,這是和西方的區別)靑銅器代表當時科技水平,在紋樣中可見時人對美的追求,在技術極限內追求心中的莊嚴肅穆。夏代較少,商代敬上帝尊鬼神,西周尙禮樂崇綱常,東周反映禮崩樂壞。人的審美受到經濟政治社會等等影響,我們看到的主要是統治集團的看法。饕餮紋來源於二里頭,西周早期和商代有相似之處,新的統治集團的意志會引發一箇新的風格的誕生。
秦水德黑色,西漢一開始水,後改成土,黃色,東漢火,紅色。
第三講
時代:中央文化強勢擴張
宮殿寺觀壁畫,歷代帝王,七十二弟子
秦宮壁畫馬匹上下並列,反映技法不是很好。
秦始皇墓室壁畫很可能有天象圖。
1976 卜千秋墓壁畫,一箇主室四箇輔室,伏羲女媧人首蛇身。
西漢前期,河南永城柿園梁王墓,四神雲氣圖,墻上泥灰─白灰。可能有升仙的意圖,可能此時還在早期階段,並沒有方位安排。
南越王墓,卷雲紋
西漢後期
卜千秋墓,朱雀後面白虎,鮮艷明快。
不千秋墓後壁山墻,方相氏
田开疆的故事:仁义忠信。
新莽,宴飲圖,平面和剖面的結合。
六博宴飲圖,洛陽辛村壁畫
東漢前期,不超過十箇
遼寧金縣營城子漢墓,門吏圖,線描,很少著色。
東漢後期
墓主人夫婦宴飲圖,有了一些立體感,繪畫技術進步。東漢後期
門下功曹圖
多數是下層官吏,少量諸矦王,是社會中上層,請的畫師應該水平較好,可以反映當時比較高的水準。
帛畫
西漢初期壁畫很少,但帛畫主要是西漢初。一號墓辛追,三號墓利蒼的兒子。
左上角月亮,右上角太陽,中間一箇人面蛇身,月亮太陽下面各有一條龍,龍之間是懸鐘,是天門,下面兩箇守天門的神仙,
淡墨起稿,再上色,顏料色彩層次豐富,施色後勾勒輪廓線。
姜生
鄭岩
畫像石畫像磚
武梁祠
畫像石萌發於武帝時期,新莽時期發展,東漢進入極盛。首先邀請工匠,僱請工匠去山上挑選史料,根據設計圖加工史料,畫工勾勒底稿,石工嚴格按照底稿鑿出。畫像石有高低立體效果,畫師施彩著色,畫像石本來有顏色。
成都出土的畫像石,馬很矯健,可能在飆車。墓主人不一定有這樣的馬,至少他有這樣的願望。
敲鼓的,小點是爲了表現鼓聲。
畫像石放祠堂裏面,爲了起教育作用。梁高行,丈夫去世,把孩子拉扯大,很多貴族來提親,都拒絕了。梁王來了,「烈女不侍二夫」,把鼻子割了。
古代帝王。虞舜。畫像石中經常出現的是三皇五帝。
神話世界。牽牛織女。
東漢晚期嘉祥。仙人。背上有翅膀的羽人。
金石學研究靑銅器碑刻,主要是銘文。金石學大盛時就開始關注武梁祠。巫鴻的方法:考察排列方式,結合語境。畫像石上的人物體現了誰的意志?老師覺得這本書結論有點誇大。
秋胡戲妻
林巳奈夫「對死者而言,這麼好的住處,只怕別處也不會再有了吧。」
畫像磚
將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木模中制成磚坯……
雕塑
陶俑,木俑,石刻(大型石刻理念和西方很不一樣),靑銅鑄像(模範法失蠟法)
兵馬俑分七箇部分,
景帝陵,有少數俑。體積小。文景時期國力增強,騎兵部隊壯大。
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彩繪儀衛陶俑。
徐州獅子山楚王墓,陶塑兵馬俑陪葬坑
西漢挽袖舞女俑。西安白家口。
郫縣出土立式說唱俑。動作誇張滑稽。
木雕獨角鎮墓獸,武威磨嘴子。
石刻
秦漢的新成就是石刻
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石刻馬踏匈奴。
靑銅
1980 年秦始皇陵西側出土兩箇銅車馬。一半真實大小。製作精細,非常威儀,閱兵時的整齊感覺。
傳統的蒙古馬,頭大腿短脖子粗。天馬:頭小脖子長腿長。西漢鎏金銅馬
建築
曲尺型住宅。
第四講 秦漢美術二
生產中心:黃河中下游河南山東河北山西南部。都城。
官府生產
民間生產
絲麻葛毛棉。長四丈爲一匹,
馬王堆有 312 枚遣策,爲定名起到很大作用。
絲綢產地:都城(東漢歸大司農管),臨淄(三服官),襄邑,成都(蜀錦在東漢末年很有名)。
絲綢品種:平紋:一根經線一根緯線,斜紋:一根緯線壓兩根經線。
紈素:潔白的平紋,緯線密度是經線的一半。絹:未漂白。縑:平紋,雙經線雙緯線。
紗:輕薄的。縠:加捻
羅、綺:高檔。綺:平紋地上起斜紋花。綾:斜紋地上起斜紋花。錦:兩種以上彩色絲線顯花。
馬王堆一號素紗襌衣(無襯)
印染
政府鼓勵染料種植。藍草,梔子,紅草,皂斗。馬王堆絲綢顏色有 36 種。
刺繡
製作靡費,地位重要。商賈不能衣錦繡。
煙色絹地信期繡,因爲有燕子,馬王堆有 19 件。
絲綢圖案
幾何紋(菱羅紋),動物紋,植物紋,雲氣紋(與漢代神仙思想流行有關)
東漢的,以新疆出土爲例。動物紋(走獸有翅膀,可能受到西方格里芬影響),人物紋,吉祥語(五星利東方行中國),面貌。
東西漢的差異,可能地域差異影響更大。 永昌錦局部。
毛、棉織物
遊牧民族多。出現於西北西南,曹丕稱讚「白dp2」,產於吐魯番。
漆器
平民用的價格不高。上層大量佔有。
胎質:木,夾紵(木、泥作內胎,外面糊上紵,再把木頭去掉,非常輕巧),捲木。
(一)制胎、造型
種類:飲食器爲主。雲夢秦墓:黑紅。馬王堆漢墓:雲氣紋彩繪漆案及其所托杯盤,雲氣紋彩繪漆鼎,足有獸面紋,提示和靑銅器的緊密關係。雲氣紋彩繪漆鈁。彩繪雲氣紋雙層九子漆奩。 天長城南鄕三角墟漢墓,錐畫幾何紋三角形漆壺。
(二)技法
素髹:只上一種顏色,黑、朱。彩繪
錐畫:在沒乾透的漆膜上用針刻出圖案,西漢出現,戧金:在紋路內填金,西漢中期出現。
釦:金屬片包鑲口沿等器物邊緣。戰國出現。銀釦貼金薄雲 ju 紋奩,銀可以加固胎體。
鑲嵌:金屬、玉石、牙骨、琉璃、蚌片
裝飾:動物紋,抽象動物紋,幾何紋
三、靑銅器
秦漢時期淡出藝術中心
(一)靑銅容器
功能由禮器轉向日用
「館陶家」四聯鼎,身份高貴的人用的很簡樸。
雲夢秦墓:蒜頭壺
廣西羅泊灣:漆繪人物禽獸紋筒。
紋樣平面化。金銀錯鳥篆。
(二)銅器
銅燈,漢代人很喜歡燈。造型:豆形燈、雁足燈、行燈、吊燈、卮燈、多枝燈、轆轤燈。滿城漢墓羊燈,朱雀燈,鉛 17.21%。釭燈,牛角是一箇吸煙管。長信宮燈。
熏爐:鎏金銀竹節柄博山爐(茂陵陪葬坑)葢像一箇海上的仙山。滿城漢墓的錯金雲紋博山爐是一箇代表。
銅鏡,很少 20cm 以上的。連弧龍紋矩形鏡
王莽時期有陰陽五行。
規矩紋鏡:TVL 式花紋,規矩紋象徵天地,四神五靈
透光鏡。「見日之光」透光鏡
新莽時期,鎏金規矩紋鏡,一圈都是字。武帝開始鏡子邊緣就經常有字
(四)陶瓷器
秦漢,在低水平下緩慢前進,基本上是原始瓷器,東漢晚期出現成熟瓷器。
所有的陶瓷器都不可能滿釉燒造。
三大中心:河南,徐州,南方
器形:西漢早期:大多仿靑銅禮器,中晚期:日用器增多
胎:鐵較高,深灰、褐色,釉:以鐵作呈色劑,有流釉。
裝飾:刻畫,堆貼法。西漢早期:紋飾簡單,水波紋。西漢中晚期,豐富多樣,東漢再度簡化。
東漢晚期成熟瓷器出現。胎:瓷石、高嶺土。
南方優勢:資源,長期技術積累
五連罐:喪葬時象徵穀倉。
紋飾沒有大的進步,沒有形成獨立風格:絃紋、水波紋、斜方格紋、網格紋、麻布紋。
總結:關懷人生的新方向,人的因素增強。豐富博大。追求紋樣的神韻、形象的完美。大一統的工藝美術有更多共性,也有南北差異,政治直接影響經濟。
第五講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戰爭連綿,國家分裂,南北民族融合,東西文化交流。東晉南朝文化相對純淨。佛教風靡。佞佛不論南北。
繪畫:人物華興盛,山水畫萌芽,佛教美術極其繁盛,出現畫家隊伍,謝赫
北朝宗教畫發達,雄渾開闊,南朝瀟灑俊逸。
繪畫作品的神話時代:有畫家名字;搞不淸作品實物,眾多摹本。最重要的課題:辨別真僞。
曹不興──衛協──顧愷之──陸探微
曹不興:三國吳,最早的享有盛譽的畫家。吳國八絕,落墨爲蠅,孫權誤以爲真。衛協:西晉,人物畫,「古畫皆略,至協始精。」顧愷之:虎頭三絕,才絕,癡絕,晚年依附桓玄
洛神賦圖去故宮官網看。衣帶飄飄。
用筆:筆墨簡淡,連綿不斷的線條,悠緩自然,表現節奏感,控制力度,如同春蠶吐絲。春雲浮空。顧愷之密體──吳道子的疏體。現在真正那箇時候的,是阮籍彈琴那箇拓片。
張僧繇得其肉,畫風豐滿。他畫龍點睛。
蕭繹。梁的亡國之君,焚毀幾十萬卷書,是焚書坑儒之後最大的一次文化破壞。
曹仲達。擅長佛像、泥塑。
楊子華。
繪畫理論
魏晉以來玄學影響藝術。山水畫萌芽。
謝赫
顧愷之
孫暢之
宗炳
王微
徐復觀:「藝術家最基本、最偉大的能力在第一自然中看出第二自然」,超出私念的蠅營狗苟,找到世界宇宙的本質。科學家的動力:通過科學研究找到世界最本質的美感。語言不足以表達自己精微的想法,用藝術表達。
喪葬繪畫
高句麗壁畫。類型:積石墓、封土石室墓。日月圖等有典型中原色彩。
拼鑲模印磚畫。永和四年 348 年的竹林七賢。那時琴的形態已經和現在基本一樣了,只是稍縣粗糙。每幅都有 2.4m。榮啓期知足常樂。
竹林七賢之所以經常出現在壁畫,可能已經被神化。
河西彩繪畫像磚。河西遠離戰事,東漢的傳統能保畱下來。嘉峪關魏晉六號墓,耙地圖。多牛耕田。
北齊墓室壁畫。崔芬墓北壁玄武圖,顏色鮮艷,線條流暢。
婁睿墓出行圖。婁睿的姑姑嫁給高歡。墓主人地位尊貴,講究排場。在婁睿墓發現之後,我們纔推測出自宮廷畫家之手,婁睿萬年受皇帝寵信,推測是楊子華畫的。跟
漢代並不要求畫得像,只要粗具形態就行。魏晉墓主像趨近精細。由於面相影響,都是肥頭大耳。
石窟寺
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打坐的地方要有佛像,早期的佛廟是塔。
克孜尔石窟,龟兹石窟的典型。拜城。餘田,是大乘佛教。北面是印歐语系,流行小乘佛教。
雲岡石窟。體現最高水平。三身佛。第二期,次要題材更豐富。裝飾紋樣繁冗起來,反映孝文帝平成時期佛教盛況。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延續到宋。延續四百年。交腳彌勒。並非皇室支持,而是貴族出資。古陽洞,重層列龕。賓陽三洞,承襲成組石窟的傳統。
響堂山石窟。
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有一箇提款,十六國西秦的。有明確紀年的最早的造像石窟。
莫高窟。最早的開鑿于北朝。
鄴城
南北東西貫通,是一種新的佈局。里坊制從這緣起。
寺塔廟窟
最早塔是寺院中心,宋代出現塔建在佛殿之後。塔的概念、性質源於印度,和中國結合,形成密檐的形制。
畱下豐富建築裝飾花紋,後來應用到工藝美術。
總結
石窟寺集建築、雕塑、繪畫、書法爲一身,盛行于魏晉南北朝。豐富多彩的視覺形象的形成,建立在中外文化衝突與融合的背景之上。
第六講 魏晉南北朝美術二
工藝美術:官府畸形發達,民間沉悶淒涼。
中心:陶瓷:江浙領先,中原崛起。絲綢:中原、蜀地、江南,漆器:蜀地。最重要的門類:紡織、陶瓷。
一、織繡
官府:工匠多產量高。出土:民豐尼亞、阿斯塔納
著名產區
中原,長江中下游,蜀,新疆。蜀漢時期蜀錦產量大質量不太好,西晉到十六國質量很高。新疆粟特風。
人物
晉書列女傳,蘇蕙。回文錦的價値其實不高,但有愛情故事。
絲綢圖案
波斯來的連珠紋,6 世紀中葉─7 世紀後期。中心紋飾很不中國。阿斯塔納
正倉院的臘羊屏風,17 年鎮展之寶,原形是伊朗山地的羊種。
二、陶瓷
初期發展,靑瓷主流
裝飾:有極大豐富。
南方靑瓷:浙江早期越窯,江西洪州窯,……都受到越窯影響
甌窯,東漢開始,但一直沒有名。
西晉熏爐。
很重要特點:全身形仿動物。虎子(夜壺)
熊形燭臺,憨態可掬。硯滴靑蛙、龜
新器形:托盞,很多壁畫可見。
類型學,不止考古學可以用,那古琴也可以用。
雞首壺,由罐變成壺,西晉─南朝。
貼花唾壺
窯具:匣鉢。作用:窯裏面有很多雜質。
醬色水壺,連珠紋,中亞樂舞
白瓷最早出現在北方,因爲北方少數民族信薩滿教。
漆器
動物主題多,人物、歷史故事
金銀器
北勝於南
北方大量西方主题的。
南北無統一風格。不同社會階層品位魏晉南北朝承上啓下
隋唐
閻立本初唐人物畫,很有章法,沒有背景。按身份高低安排體量。佛像中最普遍。眉毛呈八字,表現對唐太宗的敬仰。
歷代帝王圖,波士頓博物館,宋以前摹本。漢昭帝─隋煬帝。每一箇帝王的神情面相通過藝術形象進行褒貶。人物畫的進步。陳朝皇帝都小家子氣,沒有正式朝服。周武帝威武中有強悍。
吳道子
京洛一帶三百餘堵壁畫。早年:行筆差落,畫的快,人物有動勢。中年:磊落逸勢,豪放。
比較地位高的藝術,風格傳的遠,比如哇哈哈全國都有。比較低級的,中下層民眾習俗,受到地域局限。
鐵線描,蘭葉描。
張萱周昉
仕女畫初唐卽受到重視。
虢國夫人遊春圖,貴族遊樂。宣和畫院高手摹本。工人──幼女──男裝女官──
春遊的歡快,人物馬屁裝飾豪華。色彩淸新淡雅。
遼寧博物館是書畫收藏重地。
搗練圖。勞動過程中體現出情趣,歡快。兩肩用力表現得微妙生動。
周昉
日本朝鮮的畫可以看到周昉影響。揮扇仕女圖,長期幽禁在深宮之中,寂寞空虛,閒坐簪花鬱鬱不樂,消磨時光,午睡初醒,困倦迷惘若有所思無精打采傷感。紅綠設色,豐滿肥胖,只有梧桐樹表示環境季節,顯得淒淸。當時的普遍風格莊重寧靜,稍有表現情緒,周昉不局限於此,形神兼備。
簪花仕女圖,暮春,特別高的髮髻,裝扮入時。用筆細勁,色彩柔和。從善如流,不斷精進,別人說有問題,當場就改。
調琴啜茗圖
展子虔
遊春圖。成功表現廣闊深遠的春山春水。樹上有淡淡的桃花粉紅,細細的水波春風和煦。隋唐畫家觀察認識自然的能力有提高。細節淸楚,泛舟,具備後世山水畫的雛形。
李思訓、李昭道父子
唐代推崇李思訓爲山水第一。
江帆樓閣圖,並未超出六朝以來求仙訪道的範圍。有貴族的氣質。
李昭道明皇幸蜀圖。設色濃重,古樸。恢弘的山水下一羣隊伍蜿蜒在蜀道中,蜀道難。住馬不前,入蜀驚疑不定的情形,細筆勾描,施以重彩。
水墨山水畫。
王維雪溪圖。單純的墨色,色彩情景交融,含蓄,詩畫交融。趙佶的題簽,宋人以爲這是王維的。改變單線平塗,用濃淡深淺表現層次。
花鳥畜獸圖
薛稷,邊鸞「唐人畫鳥,邊鸞最爲馳譽」設色鮮明,濃艷如生。
曹霸。唐太宗昭陵六駿。西域大量馬輸入。唐玄宗馬球很厲害,國手。
韓幹師從曹霸,寫實主義。牧馬圖體態豐滿,大鬍子威武健壯,炯炯有神,遊牧民族特點。
照夜白圖,鬃毛炸,鼻孔張開,精神氣到位。26 箇乾隆的印章。
韓滉五牛圖,宰相,平定藩鎮,重視農業生產,醉心書畫,畫牛、田家。
畫論
貞觀公私畫論,唐朝名畫錄,歷代名畫記,四庫子部有專門書畫。
張彥遠,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畫之興廢,漢魏到隋唐,貴族收藏,戰爭損失。講了氣韻骨氣辯證關係。
二、雕塑
陶俑
源於白瓷黑彩
千姿百態的胡人,仕女,立體都豐滿女性形象。
關中唐十八陵。昭陵六駿:一往無前的雄渾氣勢。乾陵端莊嚴肅。安史之亂後漸失風采。晚唐五陵,體姿瘦小,雕工粗率。
撒路子拳毛騧白蹄烏
石窟
莫高窟
隋代,大乘佔據上風,代替北朝的小乘,魏晉南北朝人像千篇一律,此時每箇人開始有箇性。
敦煌196窟菩薩像,高貴典雅。莫高窟彩塑利用泥塑與色彩壁畫相結合。要注意整體的排列。
龍門石窟
北魏開始營造,歷朝歷代都在營造。奉先寺盧舍那佛頭像。
建築
唐代廳堂和殿堂兩類已經形成,廳堂:柱子不一樣高,殿堂:柱子一樣高。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855,斗拱複雜,是等級的象征,明淸沒唐宋的好看,斗拱失去承重作用。
大雁塔小雁塔崇聖寺千尋塔
趙州橋,下面是 60° 的弧。
第八講 隋唐美術二
官府:少府監,將作監,地方官府。
城市的刺激作用,揚州以整箇南北爲其腹地。
何稠:北周至唐初,
竇師綸:初唐絲綢紋飾設計家,寧陽宮樣
織繡印染
最重要的門類。絲麻葛棉毛,絲綢中,錦、綾的地位最高
絲綢4丈一匹,xx5丈一匹。
益州:蜀錦,供宮廷,揚州:很多紋樣來源於西方。如果只是外國商人到中國來賣,就到廣州。定州:綾。吳越:
2、著名絲織品種
紗、
羅、
綾、定州、潤州、岳州,都有花紋。孔雀銜綬帶
錦,緯錦,唐代開始傳統的經錦被緯錦取代。
緙絲,通經斷緯。
印染
染料從植物提取,對象:絹紗羅綾
夾纈,圖案對稱。
臘纈,
灰纈
刺繡
宮廷被子
蹙金
繡佛像是大事,對技法要求高,初唐高宗繡像高達 12 丈。
絲綢圖案
題材:花鳥花卉文字。連珠圈紋,西北中亞多,對稱圖案在中原多。
後來有雙層連珠圈紋,
變體寶相花紋
寫實花鳥紋飾
陶瓷
南靑北白
技術提高,體現在呈現出來的美感,爲北宋奠定基礎。和域外陶瓷的聯繫,不僅僅是陶瓷。
白瓷
隋唐正式出現。西安李靜訓墓,西安姬威墓。流行于上層。
邢窯。唐中期繁盛,晚唐被定窯取代。粗細兩種
出口的多鞏義窯,唐靑花。
定窯,五代時期質量突然提高超過邢窯。
唐縣五代陶瓷茶具模型,唐代煎茶,快沸騰的時候把碾碎的茶葉末扔進去。
靑瓷。商周就有原始靑瓷。
越窯。如冰似玉。
秘色瓷,秘指宮廷,色=類。秘色瓷開始以玉爲追求目標,爲後世瓷器樹立標桿。
鎏金銀棱平脫團花雀鳥紋秘色瓷碗,法門寺地宮出土現在唯一的兩箇獨特的秘色瓷。
長沙窯,民間風采,9 世紀前
唐靑花之後宋代沉寂。
其他
河南的花瓷。
腰鼓
絞胎,白黑擰到一起。自然的紋路。
金銀器
唐代大發展走向巔峰
西安何家村窖藏──法門寺──丹徒丁卯橋窖藏
何家村:
法門寺可以代表最高水平,皇室獻的。
1、時代生活
中晚唐並不意味著國家不富。
西方傳入中國的影響。
2、造型
盤、盆、瓶,盒、香囊。
中國化:更圓柔,去立體化。
高足杯,足柄更加圓柔流暢。
蛤形盒
珍珠地劃花
葡萄花鳥紋香囊。
3、裝飾
捶揲。最主要的工業。雙狐雙桃。
銀皮囊壺
鏨刻。用鑿子。世代越後越重要。尖鈍程度不一樣,各有所用。
葡萄紋高宗、武則天時期最興盛。
澆鑄,類似銅器。銅胎鎏金。
鏤空
銀絲編結。
金筐寶鈿。
前期以北方爲重,後期南方不輸于北方,前期高於後期。
銅器
發展:高宗玄宗德宗。
作用:頒賜、裝飾,
千秋鏡,江心鏡,花鳥銜長壽,是規格最高的。
金銀平脫花鳥紋葵花鏡
玉石器。
瑪瑙獸首杯
漆器
前期飽滿端莊,動物紋,後期溫和淸麗,植物紋。挺拔─圓柔。高貴─平和。
就好像前期繼承北朝,後期繼承南方。
宋遼金
相對統一,南北對峙,民族交流。重文抑武。城市繁榮。經濟發達。
五代美術
中原山水發展,荊浩開創新境界
周文矩、顧閎中。
北宋末年已有不少畫。宣和畫譜有76幅周文矩。
周文矩
顧閎中
荆浩
關仝
董源
巨然
花鳥畫
黃筌,黃家富貴。西蜀宮廷畫家。
徐熙,徐熙野逸。
宋代美術
職業畫家活躍,宮廷繪畫興盛,士大夫繪畫潮流形成,題材風格多樣化。
武宗元
李公麟,吳道子後影響最大的。白描。和名人都有往來。文化修養高,立意高。
梁楷
那箇僧人圖,凌波微步的醉態。
張擇端
藉此觀察徽宗欽宗時期宋代城市生活,不厭其煩的細緻描繪。荒郊野嶺──城關大街。也有藝術創作成分,有起承轉合,人漸漸變多填了一匹驚馬,後面的人在追牠。明代造船技術之前必定經過充分的發展。船要過橋,小心翼翼,方向有點傾斜,處於危險,橋上站滿了看熱鬧的人。後面的畫面很寧靜,有張力。汴河和城市之間也有過渡,逐漸加密。千男一女,因爲男主外女主內。
李嵩
李成山東人
范寬陝西人:峰巒渾厚,勢莊雄強。
許道寧,陝西人,以李成傳派的身份。
郭熙
郭熙是李成范宽之后的集大成者。有李成的秀雅,范寬的雄渾壯闊。
米氏雲山。米友仁
趙令穰
梁師閔
趙伯駒
南宋四家。李唐
马远,外号马一角,对于元代影响大。待诏,经常可以看见宁宗题字。构图,用山水的一角来营造。
开芳宴,那个墓有个乐伎图。啓門隱喻背後還有空間。升仙之門,上面有畫。
正定隆兴寺。宋代
建筑是层累的,建筑羣也是层累的。
蓟县独乐寺辽代。辽代建筑比宋保守。北宋更多吸收齐鲁江南的文化,摆脱关洛文化。
宋永昭陵。宋代陵规模不大。
辽圆形墓室。
宋代二
重文抑武,繪畫地位提高,金石學復古潮,典雅優美。
遼:開始唐風,後來宋風強盛,可以從朝服演進看出來。
金:風貌更接近宋
西夏:粗獷民族風。
宋:少府監、後院造作所、地方官府作坊(絲綢居多)。
織繡印染
緙絲,朱克柔
成都、梓州川蜀綺錦。江浙地位最高。黃河下游。成都錦院,439 人,
1、紗羅
黃升墓,羅比例很大。
2、緙絲
通經斷緯
3、刺繡
少府監文繡院
絲綢圖案。
耀州窯影響河南生產。
汝窯,北宋晚期爲宮廷燒造御用瓷器。
汝窯
唐代南靑北白,越窯──耀州窯──臨汝──汝──鈞,張公巷窯更加追求極致,可能是金代官窯,汝窑——官窑——龙泉窑达到顶点,全国都有发现,印度洋沿岸都有
景德镇,南白。轻薄路线,受定窑影响大。
早期汝鈞不分,本來是仿的汝窯,後來發現不一樣。
鈞窯較典型的,偏藍。有箇大英博物館的,極品,煙霞般的。元代鈞窯做工較粗糙。
這種朱紅的是元末明初,已經和宋代沒啥關係。
官窯汝窯都有開片,並非哥窯獨有。
吉州窯,黑窯,樹葉,剪紙貼畫
遼夏金
白瓷風靡,因爲薩滿教尙白。便攜造型。
兩宋漆器,溫州、襄州。雕漆,分剔犀、剔紅、剔彩、剔黑。剔犀:每層刷漆顏色不一樣,顯示出層次變化。
戧金銀。瑞安的舍利盤,堆漆。
宋:色彩強調一色素雅。造型,仿古和優美的造型線。裝飾:形象優雅佈局疏朗。質地:減省裝飾,突出材質美。風貌:典雅優美。
如是觀之,整箇時代的審美都是一樣的,工藝美術和古琴一樣。
影響:對宋瓷的模仿延續至淸代。復古風氣蔓延。繪畫性裝飾日益增多。
元代
畫。大多數延續宋代傳統
士大夫繪畫有矚目發展。元代中後期,以山水花鳥墨竹墨梅最盛行,動蕩的年代裏表現山水隱逸思想。
書法文學繪畫融爲一體。主觀意趣的抒發,不求形似,聊以自娛,寫胸中意氣。
宋代比較注重寫實,明淸注重寫意,元代兼而有之。
遺民
鄭思肖,墨蘭圖,蘭花的舒朗孤高──記得何老說過現在不敢這樣構圖。本學世界。手可斷,蘭不可畫。
龔開,駿骨圖。老馬瘦骨嶙峋,氣質不凡
錢選。王羲之觀鵝圖。有唐代靑綠山水的古意。用超然表達對現實的厭惡。但是鵝僵硬笨拙,整幅畫也是僵硬的,刻意營造的古拙效果。
試圖恢復早期畫風──實驗性的嘗試(浮玉山居圖)
可以扭曲已有的構圖原則。南宋步步逼近人對自然的感官感受,而他之通過相對關係確立位置。他破,而立有待趙孟頫完成。
宋代把自己的風格當作工具,解決如何描繪山水的問題。元代把山水當成手段,解決如何創造風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