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曆初階下|五:諸神値日、時間制度

這篇提示一下每日宜忌是怎麼來的。時辰、漏刻、更點是怎樣的。

諸神値日

  • 沒滅 數理天文學頁 120:沒 saura-divasa, saura-dina,滅 ksaya-tithi

以下是一些日神歲神對應的宜忌:

  • 魁罡之月 切不得修造動土,大凶。
  • 七曜對應 蜜=日,莫=月,雲漢=火,嘀=水,溫沒斯=木,那頡=金,雞緩=土 七曜値日吉凶 太陽直日,宜見官、出行、求財,走失必得,吉事重吉,凶事重凶;太陰直日,納財、治病、服藥、修井灶門戶,忌見官;火直日,宜買六畜、治病、合伙造書契、合市,忌針灸;水直日,宜入學造功德,一切工巧皆成,六畜走失自來;木直日,宜見官、禮事、買莊宅、下文狀、洗頭;金直日,宜受法、市口馬、著新衣、修門戶,忌見官;土直日,宜典莊田、市買牛馬,利加萬倍,修倉庫。
  • 三元紫白詩 上利與功紫白方,碧綠之地患癰瘡,黃赤之方遭疾病,黑方動土主凶喪。九宮圖用這箇來査。
  • 建除十二辰 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至晚漢代就產生了。術數的新年是從立春開始的終於知道了爲什麼有人說立春換歲次,立春之後第一箇寅日爲建,依次循環。遇到十二節氣的節,就重複一次昨天的建除。寶祐四年會天曆十二月六日癸亥的建除算出來應該是閉,寫手抄錯了。建除平定氣有區別,我的跟會天曆完全相合,但是跟現在的黃曆每差一日。
  • 長短星 不宜市貿、交易、裁衣、納財
  • 人神 人神所在及血忌血支不可鍼灸出血。
  • 日遊 日遊在房內,產婦不宜於方位上安牀帳,及掃舍皆凶。赵贞敦煌具注历中的「蜜日」探研、楊帥出土文獻所見 7-14 世紀中國曆注研究、鄧文寬敦煌文獻 S2620 號唐年神方位圖試釋。鄧文寬敦煌古曆叢識還有一部分歲神,以後補充。敦煌曆日探研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
  • 黃道黑道 青龍黃道,天乙星;明堂黃道,貴人星;金匱黃道,福德星;天德黃道,寶光星;玉堂黃道,少微星,天開星;司命黃道,鳳輦星,月仙星;天刑黑道,天刑星;白虎黑道,天殺星;朱雀黑道,天訟星;天牢黑道,鎮神星;玄武黑道,天獄星;勾陳黑道,地獄星。具體內容自己搜索
  • 往亡 不可起土功。分往亡、氣往亡兩類,爲示區分,我將第一類稱爲往亡,第二類稱爲氣亡。往亡=土忌、土禁、地杓、大徼、土司空。
  • 復日 魁罡所擊之辰,忌爲凶事,利爲吉事。
  • 重日 凶事重凶。
  • 反支 反支日公車不受章奏,漢明帝「蠲其制」。流行於秦漢。推算方法仍有待研究。我暫且用 554433221166
  • 大時小時 頁 257
  • 歸忌 忌遠行、歸家、移徙、娶婦
  • 天李 = 天理 = 天獄。不可入官、入室
  • 臨日 = 赤帝臨日,忌臨民、訴訟。以上王強出土戰國秦漢數術文獻神煞研究
  • 乾象:「其冬下旬,月在張心,署之。」月在張、心不得行刑,所以曆法要標註。

加上了方位的九宮圖是這樣的:

這是完整的年神方位表鄧文寬年神方位-敦煌文献 S2620 号唐年神方位图试释

時間制度

我們都知道《山海經》天有十日的傳說,其實十天干的起源就是這神話。可以推測,夏代就已經用十天干紀日了。從「旬」的甲骨文也可知道,十日一個循環,就是一旬。

三伏:夏至後第三、四個庚日,立秋後第一個庚日。

臘月:《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臘祭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冬至在十一月,那臘月就是十二月。

一天的分時,有四時、十時、十六、十八時等。

那套晦澀的月名,其實是各月月神的名字,至遲在戰國中期就已形成。

置閏:早期甲骨文、西周金文有很多「十三月」,應該是年末置閏。春秋時期,文公之前用年末,之後出現年中置閏。《左傳》文元年:「於是閏三月,非禮也。」年中置閏是違背舊俗的。戰國到《太初曆》以前,應該都是年末。

甲金文中甚至有「十四月」,這說明的當時置閏規則還不精密。

現代

  • TCB(質心座標時)與太陽系天體運動無關
  • TCG(地心座標時)不計及地球重力
  • TT(地球時)用原子鐘定義
  • TDB用來均衡TCB和TT
  • $UT(世界時)=TAI-0.0039s$
  • UTC(協調世界時)與 TAI 相差整數秒,與 UT1 相差 0.9s 以內
  • ST(恆星時)分爲GAST視時、GMST平時。世界時0時的格林尼治平恆星時$GMST_{0h UT1}=6^h41^m50^s.54841+8640184^s.812866T+0^s.093104T^2-6^s.2e^{-6}T^3$,$GMST=GMST_{0h UT1}+r(UT1)$

幾種時間系統的流逝速度:$TCB>TCG>TT=TAI+32.184s$。TAI爲1977-01-01 0點,此時$TCB=TCG=ET$。

自然

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非均勻的計時方法,比如「平旦、日出、食時、日中、餔時、下市、日入、黄昏、人 定、夜半、雞鳴」。

漢代天文曆法和式占中出現了「加時」之説,但是表示的方位含義,即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而非時間含義。《論衡》出現了辰時相配,杜預昭五年補出了完整的序列:「平旦寅,日出卯,食時辰,隅中巳,日中午,日昳未,晡時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夜半子,雞鳴丑。」跟唐宋傳世和出土文獻一致。隨州孔家坡景帝時期《日書》也有近似的內容,但對應方式和後世《論衡》不同,相錯一辰。睡虎地秦簡的對應方式和孔家坡一樣。這兩份出土材料不是均勻將十二辰分配到一天之中,只是為了將一天中的大部分時段與十二辰方位建立聯繫,通過十二辰來貞測吉凶。孔家坡《日書》緊接著《有疾》一章,記錄了一天不同時間對應的斗柄指向。

「加時」形成於西漢後期用式盤進行的式占,需要用到太陽方位。太陽所在稱「日所加」,所在方位就是「加時」。只要把日出入對應卯酉,日中夜半對應子午,就能大致估算得到方位。在曆法中,《三統》就有加時法,可能《太初》也有加時法。

但方位加時的均勻性與時間的結合很難實現,但秦漢時期根本沒有赤道式日晷。甚至到了隋代也難以應對,開皇十四年,袁充上晷影漏刻,「短影平儀,均布十二辰」,想用來校準漏水,一年中不同時候每個時辰的刻數不一樣,專門列了一個表說明。作者李淳風說他不懂黃道去極,用起來也不精密,說明李淳風的時候也仍然沒找到測量太陽在十二辰間勻速運動的方法。而《續漢志中》在永元十四年十一月甲寅詔書說「以晷景爲 刻,少所違失,密近有驗。」指的是以圭表影長確定黃道去極,而非方位日晷。

最晚在曹魏時期,曆法加時出現了附加方位詞、八干、四維來輔助說明,隋唐時期,用乾坤艮巽代替四維,4+8+12=24。(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録》卷一七“二十四時”條)

漢晉時期,漏刻與加時是兩套並行系統,不能相互換算。東漢《四分曆》一天始於子半,漏刻的一天始於晝漏。

漢代開始,就有許多將漏刻與時稱結合起來的源頭,直到梁武帝改革,將九十六刻與加時結合成爲辰刻記時法,纔正式將十二辰作爲時間的名稱。隋曆吸收,至唐中葉以後逐漸用於日常政務。

勻定時制很難貫徹,因為缺少精密便利的計時儀器,精準的漏刻需要專人維護。宋代在皇祐漏刻以前,都是一律將日出時間定為卯正一刻,這樣依然是在一直變動的。

時辰

隋代以前,除了後漢四分以子半爲夜半,其餘皆以子初爲夜半,劉焯皇極以後以子半爲夜半。

隋以前是將一辰分爲 12 箇部分,一般叫作彊、少弱、少、少彊、半弱、半、半彊、太弱、太、太彊、弱。大業開始使用漏刻制。

一日百刻,一刻百分,但時辰是 12 箇,所以如何將 100 與 12 結合起來就是問題。歷史上實行過一日 120 刻、104 刻、96 刻幾種方法,不過主流都是 100 刻1 刻 = 現代 14.4 分鐘

漢哀帝建平二年(前 5)六月下詔,「漏刻以百二十爲度」,但只用了兩個月。王莽時期又改行 120 刻制,東漢又恢復 100 刻。《隋書》《天文志》:「至天監六年,武帝以晝夜爲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至大同十年,又改用一百八刻。」梁武帝天監六年(507)改為 96 刻,大同十年(544)改爲 108 刻。到陳文帝天嘉年間(560–566)又改回 100 刻。此後都是百刻,沿用至明末。

宋仁宗皇祐年間(約 1049)開始一辰分爲初正兩半,初正各初、一、二、三、四刻,四刻較特殊,只有 1/6 刻,這樣加起來一日正好是 100 刻。宋志:「每時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爲時正,終八刻六分之二則交次時。」對應過來就是:0–4 1/6–8 2/6。清代的時辰跟現代完全一樣,一日 96 刻,1 辰 = 8 刻,1 刻 = 現代 15 分鐘。

戊寅云:「前代造曆,命辰不從子半,命度不起虛中。」五紀:「仲夏之朔,若月行極疾,合於亥正,朔不進,則朔之晨,月見東方矣。依大衍戌初進朔,則朔之夕,月見西方矣。」說明唐代就已經用初正二分時辰了,但具體的刻就不知道和宋代是否一樣了。

小餘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指分子,而分母則是各曆日法;另一種是約餘,宋曆大多用約餘表示,卽萬分小數。例如,小餘「三千九」,如果是約餘則是 0.3009,如果是日法,則是 3009/日法。

漏刻

大部分曆法的昏明時長是 2.5 刻,晝漏 = 日出至日入 + 2*昏明夜漏 = 日入至日出 - 2*昏明夜半漏 = 夜漏 / 2。各曆名詞各有不同。

  • 「晨初餘數」是唐曆的槪念,在數據庫搜只有唐志有。晨初餘數 = 日出 - 昏明,只是單位換成了日法,因爲這時天矇矇亮,晨剛開始,所以叫晨初。五紀大衍的第二條不同之處:「以三萬二千一百六十乘夜半定漏刻,六十七乘刻分從之,二千四百而一,爲晨初餘數。」其實就是一箇單位轉換而已:1 * 32160 / 2400 / 日法 1340 = 0.01
  • 宣明昏明小餘 = 夜半定漏
  • 欽天晝夜分以日入日出爲界:晝分 = 日入 - 日出夜分 = 1 - 晝分,單位是日法。
  • 應天、乾元 晨半分 = 日出 - 昏明昏分 = 1 - 晨分晝半分 = 日出夜分 = 1 - 晝分

大體而言,看到「晝漏」「夜漏」「晨昏」,就是日出日入加減了昬明 2.5 刻的,看到「晝分」「晝刻」「夜分」「夜刻」,就是日出日入。

更點

1 更 = 夜漏 / 5,1 籌、1 點、1 唱、1 鼓 = 1 更 / 5

詳見中國數理天文學頁 304

攢點:

宋制,宫中更漏比民间短﹐宫中五更过后﹐民间才是四更尽;宫中五更完毕﹐梆鼓交作﹐始开宫门﹐称为「攒点」。俗称虾蟆更﹑六更。明清沿用﹐清代又谓之发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