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2014 級。王广坤、孙立新
一、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 30 分)
福特制(Fordism),斯大林模式,日俄战争,民主社会主义,金砖四国,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
二、简答题(每个 15 分,共 30 分)
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及其对世界革命的深刻影响。简述 1989-1990 德国统一的进程与结果
三、问答题(20 分)
根据冷战的特点和趋势,论述中南半岛尤其是越南地区对冷战进程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史料,回答问题
环顾当今世界,其主要的特点是变革。国外变革的力量正驱动着我们国内变革的需要。
国家复兴的任务是在这个变革的世界中提供机会和安全。只有当我们作为社会整体采取统一行动,使人民和产业做好准备迎接变革,使他们通过变革走向繁荣,我们才能提供机会和安全……
今后,我们需要的旣非旧式左派,也非新式右派政治,而是全新的中左派的政治议程——开辟新天地的政治,它并非以一套教条代替另一套,他提供了新政治真正的希望,并引导我们跨入新的 1000 年……
在经济方面,我们要以一种政企、劳资之间的新的伙伴关系代替那种在原始自由市场和指令经济两者之间的选择——不是取消市场,而是使之富有朝气并为公共利益服务,为所有的人提供机会。
在教育方面,我们应要求教师和学校提供选择机会和严格的标准,但在运作我们的教育系统时应让所有的孩子得到那种选择机会,实行那些标准,而不只是享有特权的少数人才能得到。
在福利方面,我们不希望人民依靠国家救济生活,而是应该创建一种促使全民族工作而不依靠救济的现代福利体系。
在欧洲问题上,我们应该是坚定的欧盟支持者,在蹒跚而过的几年之后,恢复我国的影响和尊严,然后利用这些影响来削减浪费,进行民主改革……
在宪法上,我们抵制政府实行中央集权的愿望,我们也不准备组织有不同经理人管理的保守党准自治管理机构一一我们将在地方服务方面还政于民。
(选自 [英] 布莱尔:
(1)材料中提到的“我们需要的旣非旧式左派,也非新式右派政治,而是全新的中左派的政治议程”被称作什么?
(2)谈谈你对布莱尔这种施政方式的认识。
2015 級。
範圍:
名解簡答論述,名解五六箇,簡答兩三箇,論述一箇或兩箇。
王廣坤: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一戰的影響意義。美國德國崛起的特徵及意義。二戰強調越南戰爭。冷戰的特點階段。
安然老師講的範圍:不會考很偏很小的,都是最常見的,範圍在教材和課件都有的。有些明顯不會考。
羅斯福新政大題,不可能名解。西方,美國民權運動,新左派,偉大社會名解。歐洲福利國家,英國的,其他國家的福利國家出不了題。滞涨危機。里根撒切爾新保守主義。社會主義: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蘇東劇變可能大題,但提前說了也无所謂,準備的怎樣看箇人能力。
第三世界:戰前:凱末爾,甘地,戰後:東亞四小龍,石油輸出國不考,白色革命霍梅尼可能有名解。第三世界也可能出整箇的大題。
考題:
名解,30 分,洛迦諾公約,古巴導彈危機,秘密報告,里根革命,特種戰爭。 簡述,30 分,簡述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特點、力量對比及對後世的影響。簡述戈爾巴喬夫改革的背景、內容和影響。 論述題,二選一,40 分,20 世紀 30 年代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對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產生了劇烈衝擊,並帶來了發展道路的重大分化。請結合史實,闡述西方國家在大危機面前形成了哪些應對措施,並分析出現此種差異的原因。 不同學派對於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戰略存在不同看法,就市場自由與政府主導、對外開放與經濟獨立、融入全球與謀求區域化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請結合實例談談你對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道路的看法。
估計題目全部是安然老師出的,跟範圍差的有點遠。
名解
美西战争
美国发动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1898 年 4 月,古巴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接近胜利,美国向西班牙宣战,西班牙战败求和,12 月 10 日签订
日俄战争
1904─1905 年,日俄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统治权的帝国主义战争。日本突袭俄国在旅顺的舰队。2 月 10 日,日俄正式宣战。1905 年 1 月,日军攻陷旅顺。3 月,又在沈阳附近击溃俄国陆军主力。5 月,俄国从波罗的海调来增援舰队,在对马海峡被日军击溃。以日本胜利告终,签订
福特制
1913 年福特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线装配线,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以分工、专业化、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为基础的流水线生产,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使一切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福特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代表了传统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
泰羅制
泰罗在 20 世纪初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從每一箇工人、每一箇工具、每一道工序抓起,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設計出最佳的工位設置、最合理的勞動定額、標準化的操作方法、最合適的勞動工具,对工人实行计件工资,調動工人工作的積極性。泰羅的科學管理系統將工人的潛能發揮到无以復加的程度,提高了整箇社會的生產效率。
雅尔塔会议
1945 年初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划定德意日与被占领国家的疆界,建立联合国作为维和机构;对殖民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地位。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在战后处理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雅尔塔体系
战后美苏两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世界格局。得名于 1945 年初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北约、华约成立标志着两个阵营的对峙形成。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中心的时代结束,过渡到了美苏为中心的两极世界。大国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在 1918 年至 1921 年一系列非常政策的统称。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全部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进行监督;取消自由贸易,粮食和日用品实行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捍卫了苏维埃政权,促进国内战争胜利。在战争基本结束后,仍旧实行这一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
(新经济政策)
1921 年 3 月,俄共布十大,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利用国内的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发展工业;实行按劳取酬;废除国家贸易垄断制,恢复市场作用;提高国有企业和合作社自主权。实质是使苏维埃政权利用市场、商品、外资等方式,维护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苏联农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1926 年被斯大林停止。
(民主社会主义)去年考题
也称作“费边社会主义”,是一种强调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继承了第二国际思想家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理论,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主张在经济上实行混合经济或完全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化。民主社会主义是欧洲各社会党的思想体系。长期以来,它作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以及东欧“现实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存在,对战后欧洲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
杜鲁门主义
1947 年 3 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咨文中提出的政策倾向。敌视社会主义国家,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帮助他们镇压人民革命。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联扩张的公开威胁。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与马歇尔计划构成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
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1947 年 6 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1948–1951 年美国共向欧洲提供了 130 亿美元的援助。西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恢复,美国也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戴维营和谈)
1959 年 9 月赫鲁晓夫同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近郊戴维营举行的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美苏两国首脑的首次会晤。赫鲁晓夫在会谈中同艾森豪威尔就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 U-2 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美苏关系趋于紧张。
(柯立芝繁荣)
一战后柯立芝任期内美国经济繁荣的现象。战后美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稳定期也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长。原因有:一战期间美国扩张的经济实力、技术革命的促进、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等。建筑、汽车、电气工业是基本的刺激因素。政府也采取自由放任的方针,执行有利于工商贸易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但由于股票投机成风,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使这种繁荣孕育着新的危机。
布雷頓森林體系
二战卽将结束时的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在世界上处于前所未有的特殊地位,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经济实力雄厚,因此准备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新体系。1944 年 7 月,44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
民權運動、马丁路德金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領導公共汽車罷乘運動。1963 年,在伯明翰領導抗議種族隔離的示威遊行。舉行向華盛頓進軍,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8 组织“贫民进军”,不久被种族主义者暗杀,黑人民权运动更加激烈。迫使國會在六十年代通過一系列消除種族歧視的法令。
新左派書上沒有
二战后美国兴起的社会反抗运动,以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为主体。信奉马尔库斯、米尔斯等新马克思主义和非主流左翼理论与“现代乌托邦革命”理论;反对现存权力结构和价値系统;主张社会改造运动,反战运动,校园反抗运动,反文化运动,暴力革命等。没有统一明确的纲领,具有破坏性与暂时性。这一运动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理想主义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战争带来的文化心理冲击。
(公平施政)
1945 羅斯福逝世後杜魯門繼任。制定充分就業的立法;實行廉價民用住宅建造計劃;擴大社會保險範圍,提高最低工資限額;扶植農業。是羅斯福新政的延續,但由於壟斷資產階級不願向勞工讓步,成就有限。
(新邊疆)
1960 肯尼迪上台提出的施政纲领的代称。正値美國科技發展的巔峰,與蘇聯在空間技術上進行競爭,提出新邊疆口號,要探索未知科學和空間領域,解決貧困和過剩的問題。對外爭奪世界霸權,對內實行社會經濟改革。采用凯恩斯理论,開始長期推行赤字政策,標誌著國家對經濟生活干預進一步加強。
偉大社會
1964 約翰遜上台後提出的施政纲领,声称美国有机会走向一个伟大社会。降低所得稅率;推進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改善和發展城鎮居民住宅;「向贫困宣战」;保障黑人人權。加強政府對國民經濟生活的干預,通過國家力量調整階級之間、民族之間的利益衝突,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把壟斷資本主義推到新高度,长期的赤字财政導致持續的通貨膨脹。
凱末爾
一戰後土耳其成爲被協約國瓜分的對象,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機。推進了土耳其民族解放鬥爭。1920 年通過國民公約,宣佈土耳其完整不可分割,獨立自由,成爲指導土耳其民族解放運動的綱領性文件。1921 深孚眾望的凱末爾組建土耳其國民軍,1922 將希臘全部驅逐出安納托利亞。1923 通過憲法,宣告土耳其共和國成立。結束奧斯曼帝國統治,擺脫民族危機,擁有獨立主權。世俗化改革,廢除蘇丹制、哈里發制,以現代法律原則取代宗教法,發展「國家主義」的民族工業,用拉丁字母替代拉丁字母。使土耳其走上現代化道路。
凯末尔主义:1931 年土耳其人民共和黨第三次代表大會總結。“共和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平民主义”,主权属于全体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主义”,保护民族工商业,实现经济自主;“世俗主义”,政教分离;“改革主义”,反对保守,坚持进行社会和经济改革。强烈的现实主义、理性主义精神,成为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与世俗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甘地
印度民族运动领袖。1919 年向国大党提出“不合作”纲领。1920 年 9 月,国大党通过决议,发动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此后他成为国大党实际领袖。1922 年 3 月被捕,1924 年 5 月因病获释。多次领导不合作运动,并多次被捕。主张「精神对力量」,阶级和平,对邪恶力量进行非暴力的抵抗;主张社会改良和道德复兴;号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英;要求提高贱民阶层地位。用宗教与道德原则来阐释民族主义观念,推动印度统一和民族独立的道路。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白色革命
伊朗在礼萨·巴列维的领导下于 1963 年推动的改革。所谓“白色革命”,意卽“不流血的革命”。巴列維爲了鞏固其王朝統治,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國援助,推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土地改革,没收淸真寺大量土地;發展工業、交通、文教事業;工人入股分紅;給婦女選舉權。但過於急進,造成經濟發展失調,觸犯宗教上層利益,專制統治激起羣眾不滿。
霍梅尼
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1963 年因反对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和支持反国王的示威而两次被捕,旋卽获释。1978 伊朗爆發反對國王統治的大規模羣眾運動,1979 年 4 月 1 日霍梅尼宣佈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确定自己为最高国家元首并拥有无限權力。对内实行“彻底的伊斯兰化”,要按照“穆罕默德的设想”重建伊朗,对外执行“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政策,要传播“伊斯兰革命精神”,使全世界都“伊斯兰化”。
問答
二工的影響
1、福特制,泰羅制。
2、極大影響了 20 世紀的世界格局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造成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各國實力發生重大變化。美國是這一時期工業發展最迅速的國家,1894 年美國工業生產超過英國躍居世界首位,生產的集中和壟斷程度也越來越高,20 世紀初美國已經發展成由極少數壟斷資本家統治的托拉斯國家。
德國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迅速發展,20 世紀初其工業產値超過英國居世界第二。俄日的資本主義工業也獲得迅速發展。
英國受到自由貿易思想和殖民地的束縛,以及勞工運動的不斷打擊,使得新技術的採用和大規模集中生產難以推行,經濟發展變慢。
法國中小企業仍占很大比重,傳統生產阻礙了機械化大工業的推進,小農大量存在,也阻礙了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濟發展速度緩慢。
(2)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自由資本主義也逐漸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擴大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引發殖民地爭奪。
殖民體系的發展及其內部矛盾運動推動了近現代世界歷史的基本進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要求按照新的國家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由於此時世界領土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殖民地大量掌握在英法手中,國際事務中英法仍具有主導權,但其經濟實力日益衰落,被後起的美德趕上並超過。這種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導致帝國主義之間展開新的爭奪戰,一戰由此爆發。
一戰的影響
1、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損失和破壞,浩劫。
2、科學技術。自動化槍炮,主力艦噸位增加,水雷廣泛使用;飛機製造業迅速發展。
3.改變舊有國際關係格局。歐洲優勢地位下降,英德喪失大量對外投資,美日興起,日本利用天賜良機,獨佔中國東北市場,迅速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4.四大帝國先後土崩瓦解,在废墟上建立起德意志、奧地利、匈牙利等資產階級共和國,社會主義俄國。
5.戰爭促進民族革命,一方面,加緊對殖民地掠奪,建立凡華體系,激化殖民地與宗主國的矛盾,另一方面,戰爭期間西方國家忙於戰事,對殖民地控制有所放鬆,且增加軍事訂貨,推動殖民地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打破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世界的政治格局。
6.激起了學者探討文明的走向,代表是斯賓格勒的
1919 凡尔赛体系:对德
1922 华盛顿体系:
凡华体系是战胜国对整个国际秩序的重建,对胜利果实的维系。但它内部蕴含着各种矛盾。建立在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压制,力量恢复后必定会撕毁合约。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法国没有达到肢解德国的目的,英国推行均势政策,支持德国以削弱法国,在中国也矛盾重重。其矛盾性酝酿了它的不稳定性,战后民族解放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二战彻底推翻。
兩戰間民族民主運動
- 在殖民體系框架下,各國歷史產生交叉,開始真正意義的世界歷史。殖民體系的發展及其內部矛盾運動推動了近現代世界歷史的基本進程。20 世紀初,非殖民化運動加強,二戰以後,經過兩次獨立浪潮衝擊,亞非拉國家紛紛擺脫殖民地地位。各國歷史不但沒有斷裂,反而更加緊密而具有結構性。
特點:1、有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宗教與政治思想融合的甘地主義,墨西哥的卡德納斯等。2、有統一的領導核心。印尼共產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3、增加新內容,體現主動改造傳統文化、謀求世俗化、現代化,學習西方。凱末爾改革。落後國家現代化進程的開始。
推動二戰以後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和西方殖民體系的徹底瓦解,爲民族獨立國家現代化浪潮開啓先機。
美國德國崛起的特徵意義
越南戰爭
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 1979 年的中越战争。
朝鲜战争后美国人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到了越南战争后期则彻底改变,重视和尊重起中国来,而这时的苏联人还是老样子,1975 年苏联人对中国的态度跟 1945 年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从美苏对中国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上,可以看出苏联人思想的顽固、思维的滞后和眼光的狭隘,以这样的思想、思维和眼光当然不能引领世界,这也是苏联最终失去中国这个最重要的盟友,在冷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共产党执政以来最容易被打倒的时期,取代中国别的国家不敢想,越南则认为时机千载难逢。尽管中国曾经在抗法与抗美战争中给予越南大量无私的援助,但取代中国这个前景实在诱人,最终还是战胜了越南人的感恩心理。越南取代中国的尝试准确地说是从 1974 年开始的,当年中越边界有了一些小的摩擦和纠纷,越南此举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限止对越南的军事援助,并停止推翻威胁胡志明小道的柬埔寨亲美政权,以此来逼越南回头,周恩来的举措非但没有震慑住越南,反而刺激越南加快了行动的步伐。1976 年江靑的倒台标志着中越开战的障碍已经消除,如果越南人象日本人那样继续挑衅,邓小平绝对不会象李鸿章那样无动于衷。如果不打,可能現在越南會變成第二箇日本。
苏联就可能丢掉东欧,这个损失苏联承受不起。所以邓小平料定勃列日涅夫绝不会用东欧任何一个国家去换越南,大规模进攻中国苏联肯定不敢。另一个更大的收获是,中国把自己最大的威胁——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挑下了马
中越战争是中国第一次越过国际公认的边界线主动攻击一个主权国家,而且取得了完胜,这对中国和世界都不是一件小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回顾 20 世纪中国的对外冲突,无论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国都是在被动地应付,没有主动出击的能力和勇气。
冷戰局面形成以後,美國在亞洲除了積極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國以外,目光投降了中南半島,胡志明與共產黨有直接關係,美國不希望看到這裏被蘇聯操控,得出東南亞對美國國家利益至關重要的結論。如果東南亞落入共產主義之手,兩極世界的戰略力量對比就會發生極大變化;東南亞的喪失會給美國在遠東的戰略部署帶兩點重大損失,日本到菲律賓的島嶼防護鏈受到威脅。
中國對越南民族解放的支持讓美國意識到中國的潛在威脅。
美国从含糊的反殖民主义立场到支持法国的殖民战争(1945-1954)
1945 年 8 月,越共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法国支持保大皇帝在西贡建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法国进行了十年的战争(中国称为援越抗法战争)。1954 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国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民主共和国。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越南暂时以北纬 17 度分裂。北方越共执政,南方由保大皇帝统治。
第一阶段:艾森豪威尔政府卷入越南,对南越政权的扶植和支持(1954-1961)
1954 年起美国开始扶植吴庭艳,1955 年吴庭艳在西贡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南越),在美国支持下发动“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
第二阶段: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与越南特种战争(1961-1964)
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训练越南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战术打击敌人,捣毁战略村。1963 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庭艳,杨文明、阮庆等军人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
约翰逊政府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轰炸袭击。1965 年,约翰逊政府采取“雷鸣行动”,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达到 50 万。1968 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 64 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进攻。同年 3 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 月,美越巴黎谈判。11 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轰炸,“局部战争”宣告失败。
第四阶段,1969-1973
尼克松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军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正确在内的四方会谈。1973 年 1 月,美国在结束越战的协定上签字,为时十二年的侵越战争结束。
中国是越南民主共和国最主要的支持国和援助国,出于地缘政治与社会制度的考虑,中国援越 800 万人民币,客观上加剧了中国经济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国,越南倒向了苏联。1978 年越南侵略柬埔寨,中国于 79 年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
参考书目
美國
羅斯福新政
1929─1933 年爆发了经济危机,始于美国股票交易,很快波及到工农商经融等经济部门,然后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总方向: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管理和调节,限制垄断资本,改善中下层境遇。
- 財政金融:(1)整頓銀行,恢復銀行運行;政府保障存款,恢復對銀行的信心;使商業銀行和投資機構脫鉤,打击投机;(2)統制貨幣,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貶値,刺激物價上漲。
- 工业:
全国工业复兴法 調整劳资关系,保护劳工权益,規定最低工資最高工時。 - 农业:
农业调整法 ,減產,提價,恢復農村購買力,促進工業生產。設立土壤保護區,增加土地肥力。 - 社会领域: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
联邦紧急救济法 以工代賑;成立公共工程局,主持公共建設。社會保障法 爲老弱殘提供救濟。 - 政府體制。調整最高法院,增加新政派法官。全面擴張了總統權力,確立以總統爲核心的三權分立新格局。
影响:緩和經濟危機,部分改善勞工生活,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社會生產力。
實質:通過國家干預來調整資產階級內部關係,調整壟斷資產階級與中小資產階級和工農的關係。旣對壟斷資本進行限制,又對勞動人民作出讓步,度過了政治危機,防止法西斯主義氾濫,阻擋了无產階級革命的發展。確立了政府對管理經濟和人民社會福利的職責,「福利國家」模式。開創壟斷資本主義統治方式的新時期,福利國家模式成爲鞏固統治的重要手段,
问题与终结: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深层矛盾,生产与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危机并未彻底消除。
滯漲危機
60 年代末,滞胀现象已露苗头。1973 年 10 月-1974 年 1 月,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提价,引发了“滞胀”危机。表现: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上扬
特点: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间隔缩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反周期手段失灵
原因:
经济体自身的脆弱性,积累的问题在遭遇外部冲击之际全面爆发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抑制了社会竞争力
政府财政负担重,扩大开支、增税、举债等,共同推高通货膨胀率
反危机措施加剧危机:反通胀措施诱发萧条;反萧条措施刺激通胀;政策反复加剧危机
补充:20 世纪 70-80 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状况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面临着结构性经济危机和低速发展的困扰。1970-1982 年的 12 年间,共发生两次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卽 1973-1975 年发生的以“滞胀”为特征的严重世界性经济危机,和 1979-1982 年更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经济滞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兼有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现象。滞胀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对外经济干预处于交替调整时期的综合产物。与滞胀经济恶化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正面临大调整: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新科技革命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期,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生产力也需要时间;劳动力又遇新的调整。
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经济关系的结构发生了新的调整。表现为:从 1971 年起,美元霸主地位结束,美日欧经济面临新的调整;1973 年中东“石油战”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列强垄断世界经济秩序的局面,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经济。
与此同时,西方经济主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面临着难以解决滞胀经济的严重危机,西方世界的强化国家干预政策的某些弊端,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社会严重不公矛盾的加剧,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影响,促使西方国家寻求新的调整政策。
里根
背景:国内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国际地位下降;新政方针受到质疑,新的体制尙未形成;新政自由主义衰落,保守主义势力壮大。
基本方向:削弱政府干预角色,经济领域恢复市场的主地位,社会领域恢复人的主体性。
里根经济学:针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吸收供应学派、货币主义等理论素材,是一套具有多重内在矛盾的实用主义政策体系。
经济复兴计划:1981 年 2 月 18 日,具体措施:緊縮貨幣,抑制通货膨胀;規定赤字限額;大规模削减公司和个人所得税,中產階級得到實惠,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星球大戰,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增加国防开支;新聯邦主義,改革福利制度,削減隨意性開支
成就:使美国经济摆脱了滞胀危机,恢复了正常的市场环境;刺激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美国恢复经济实力
问题:财政赤字攀升;两极分化与中产阶级萎缩;社会问题滋生
英國
福利國家
何爲福利國家
以兩大支柱:全面的社會福利保障體制(養老、醫療、失業、教育、住房──來自於高額累進所得稅,自由市場把一部分資源交給政府統一調配);混合經濟(一部分國有化),政府普遍深入地介入經濟生活和社會保障,藉助去商品化(受社會公共利益、政府權力的支配),規避競爭風險。
四箇目標:
- 充分就業,讓每箇想就業的人找到工作。
- 穩定持續的經濟增長。
- 廣泛的社會公共服務。
- 最低生活保障。從這箇意義上講福利國家要消滅吃不飽穿不暖的貧困。
丘吉爾對修正自由主義不太感冒,對
福利國家的傳統
(1)工業化早期英國有濟貧傳統,教會、濟貧院,慈善。但有一定歧視色彩。1911
(2)二戰期間國家與公民關係的變化。*伴隨著戰爭,政府規模與職能的擴大,這需要整箇社會觀念的轉變,自由主義對政府的職能抱有抵觸觀念。國內安全部、新聞部、物資供應部等等。*元首權力的集中化,丘吉爾直接指揮戰爭指導外交,新建各類委員會,對首相負責,制定政策。元首不能直接控制政府部門,但可以控制委員會,依靠委員會貫徹其指令。*前所未有的社會動員。強行征兵,強制工作,暫停一些公民權。──觀念一定程度上轉變:認同政府的功能和優越性
(3)二戰後期民眾社會心態的轉變。戰爭的困擾導致對「新社會」的嚮往。但丘吉爾稱之爲危險的樂觀主義,不以爲然。
(4)工黨地位的提高與後座議員的推動,抓住民眾心理,組建三箇議會牽頭的調查委員會。
政府白皮书(1943):社会保险;工伤事故;儿童津贴;就业与医疗
(5)冷戰下國家經濟相對封閉。因而較容易進行社會保障,容易把資本聚集在國內
過程
(1)第一次國有化浪潮,1945─1951,國家所有權,保畱原有經營權。公共事業的各行各業,但鋼鐵業展開鬥爭,最後工黨勝利。(2)籌建全方位社會保障體系。
1948 年,工党政府宣布英国建成福利国家
國有化問題引發一部分人反感,損害工黨社會基礎,社會福利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人民期望增高,引發對執政黨的不滿。工黨分裂,下臺,丘吉爾再次組閣,部分認可公有化。
「共識政治」巴茨克爾主義,兩黨交替執政。奉行基本一致的内、外政策。国内政策:完善福利体系、发展混合经济。对外政策:欧洲集体防务、与美国保持伙伴关系。
成就:消除貧困,建成全面富裕的社會。生活水平提高,國民健康、住房狀況改善。技術的進步帶來企業效益的改進。財富不平等縮小。非體力勞動職業增加。中產階級壯大。
公共開支巨大,財富負擔沉重,1979 之前,政府經常赤字。经济增长率下降,出现通货膨胀迹象。日益累积的“福利病”
撒切爾新保守主義 1979─1990
二战后,英国经济增長緩慢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称为「英国病」。原因:長期的殖民帝國,忽視發展本國農業;資本投資率低下,工業競爭力衰退。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日趋下降。
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撒切尔改變之前的凱恩斯主義,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具体措施有:(一)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二)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福利国家制度支出過高經濟效益不大的弊端。國內生產總値明顯增加。
(布莱尔主义)去年考題
1997 年工党布莱尔担任首相,推行“新实用主义政治”,采取“第三条道路”的施政方略,兼顾自由经济和社会保障,注重实效、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经济上,旣不采取自由放任主义,也不采取国家干预政策,而是让私人自愿和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去分担责任和满足人们更多的要求。社会福利上,推行鼓励人们自立而不是依赖税收和福利政策,在权利和义务之间保持一种新的平衡。政治上,建立更为多元的政治模式,促使不同党派在具有共同利益和观点的问题上实行合作;权力下放。
影响:布莱尔的 10 年任期成为英国战后以来享受的最长繁荣期。布莱尔的新实用主义政治演变为欧洲的政治时尙。德国的施罗德和默克尔、法国的萨科奇、罗雅尔,甚至布朗,都在事实上是注重实效、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布莱尔主义者。
蘇聯
斯大林模式
30 年代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由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政治上,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压制持异见者;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以苏共中央代替中央政府的职能,在党内设经济、财政和文化管理机构,使权力进一步向苏共集中;最高领导机构直接发布政令,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向最高领袖个人集中,总书记独揽党政军大权,形成总书记的个人专权政治模式。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管理方式上,中央集中统一管理,严格的指令计划,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値规律;实行工商企业、集体农庄的国有化。實行全盤集體化,農民加入集體農莊。用剥夺农民的方法发展粗放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工。
这一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保證高效率,但在政治体制和经济运行上对苏联造成了深远持久的消极影响。
赫魯曉夫改革
1、苏共二十大与秘密报告:1956 年 2 月 25 日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发表
此後開始大规模地平反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释放无辜者。社會空氣活躍起來,「解凍」思潮。1961 蘇共二十二大,蘇共已變爲全民黨,蘇聯爲全民國家。大規模去斯大林化。
2、在政治经济多个方面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调整与变革。
(1)政治方面:①扩大苏维埃权力,提高苏维埃的作用和地位,加强苏维埃的立法权、监督权。②提高社会团体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将国家民政职能下放。③提高羣众地位,加强羣众监督。④干部轮换制。⑤强调党政分工,将党组织分为农业党和工业党,各自獨立。⑤集體領導,中央主席團每週至少開會一次。
(2)经济方面赶超战略:①农业,发动垦荒运动,扩大农业经营自主权,取消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②工业,宏觀,下放权力,改部门管理体制为经济行政区管理体制;微觀,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
3、问题: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再次陷于个人崇拜之中,逐渐放弃集体领导,工作作风专横。经济改革中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浮夸、虚报现象严重。
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制定改革方案的主观随意性。急功近利,对改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反斯大林的局限性,不能从斯大林体制模式的根本性弊端去思考问题和进行改革,改革从未离开过斯大林体制模式的大框架。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存在一系列问题。涉及到大量人事变动,侵犯了很多人利益,对此事先有没有充分考虑。不可忽视的国际压力。人民羣众对改革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
勃列日涅夫
1964(1)调整赫魯曉夫执政时期的问题:①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恢復赫魯曉夫改革以前的中央集權體制。废除赫鲁晓夫时期工业党与农业党分立、干部轮换制等做法。②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强调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總書記與部長會議主席不由同一人擔任。③为斯大林“半恢复名誉”,重新评价斯大林的历史功过。緩和社會不滿情緒,使新領導集體得以鞏固。
(2)政治改革:①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提高干部的专业化、知识化、技能化水平,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干部进修体制。②加强人民监督体制,扩大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力,建立人民监察机关。③提高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④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苏联人”成为联系紧密的社会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
柯西金:新经济体制改革,由原来的以纯粹行政手段转向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進行管理。1966 年
改革前後持續十餘年,60 年代後期 70 年代初期,經濟發展迅速,與美國差距進一步縮小。
2.问题:①新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体制,70 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改革至 70 年代末基本结束。②勃列日涅夫后期加强党政军的个人集权,个人崇拜复活。③任人唯亲,党内派系林立,领导层严重老化。④特权阶层加剧社会的分化。
蘇東劇變(很可能)
经济困难、体制问题、民族问题、社会信仰变异(1)蘇聯、東歐國家的民族問題在這箇時期不僅日趨激化,而且具有了越來越大的政治意味。主體民族的大民族主義與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相互影響,日趨升級,民族利己主義與民族分離問題成爲這一時期民族問題最主要內容。在日趨嚴重的民族問題陰影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面臨分裂的威脅。(2)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曾進行過規模不等的改革,但往往淺嘗輒止,疲於應付,缺乏周全的計劃和明確的目標。改革遇到阻力時輕易放棄。80 年代末,最終出現東歐和蘇聯等紛紛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多民族國家瓦解的歷史悲劇,出現一枯卽枯的多米諾骨牌現象。1989─1991,這些共產黨都相機試圖通過政治多元化、多黨制、議會民主制和私有制擺脫困境。
2.过程
(1)1990 独立浪潮,立陶宛、拉脱维亚、俄罗斯、摩尔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亚五国纷纷发表
(2)戈爾巴喬夫挽救联盟的举措:①两次出兵立陶宛;②最高苏维埃颁布
(3)8‧19 事件:1991 年 8 月 19 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代替戈尔巴乔夫履行总统职责,并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
(4)苏共瓦解:8 月 24 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8 月 29 日蘇共解體。
(5)独联体成立:12 月 8 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签订
(6)12 月 25 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3、解体的原因:
①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封建专制的因素使得苏联逐步建立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②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未能正确认识苏联国情,做出众多不切实际的决策,加剧了体制的固有缺陷(1936 年建成社会主义-1952 年向共产主义过渡 -1961 年 20 年内建成共产主义 -1967 年发达的社会主义);
③斯大林体制走向僵化,使社会主义丧失活力;
④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渗透
危机的主要表现: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甚至停滞;日用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治民主流于形式,官僚主义和腐败积重难返;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政治风波持续不断;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增长,价値标准、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指导思想发生失衡和变异;民族主义恶性膨胀,民族利己、民族分立和民族分离要求愈益强烈,国家统一受到严重威胁。
危机产生的原因:(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体制)的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计划经济,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权力过分集中,未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形态僵化,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2)东西方“冷战”局势的影响:西方国家的遏制和围堵,不允许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积极主动的改革开放政策;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拉拢腐蚀,造成不少人崇洋媚外,自暴自弃,对资本主义缺乏批判分析。
(3)世界范围内普遍性经济衰退和投资萎缩的影响。面对危机,苏联和东欧各国共产党没有采取认真对待、妥善处理的态度,而是先退避躲让,后被动应战,缺乏缜密周全的计划和明确得当的目标。当改革遇到阻力时,或是放弃,重回老路,或是顺应西方模式,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
东欧剧变
1、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2、共产党丧失统治地位,或是成为在野党,或是被取消;社会主义制度荡然无存,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成为主流。波兰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
4、共同特点:(1)时间短,规模大,涉及面广,程度严重;(2)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在同时爆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经济危机是根本因素,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多是由经济危机引发的,而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则导致了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彻底改变和一些国家的分裂。
5、苏联、东欧各国的剧变是 20 世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次重大挫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十大原因教訓。民主革命與民主建設的問題;政治鬥爭、國際鬥爭與經濟建設問題;黨的形象建設和組織建設問題;民族問題;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由之路(五次半改革機會的喪失:1920s,1936,1942─1943,1956─1961,1965─1973,1985─1991)盲目趕超思想影響;未正確處理與資本主義國家關係;未解決好知識分子問題;未處理好與社會主義國家關係;國民經濟軍事誤區。
冷戰的階段、特點
1.1947-1953:两大阵营的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两德成立后的货币引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美国通过实行“第四点计划”和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建立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控制
2.1953-1959:(1953 年两国领导人的更换)朝鲜停战协定、奥地利国家条约、苏联承认联邦德国、戴维营和谈、U-20 飞机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
3.1960-1962:柏林墙的修建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由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引起的苏美关系危机。1962 年 7 月苏联开始把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运进古巴。1962 年 10 月 22 日肯尼迪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监视下拆除和撤退在古巴的核武器,24 日又宣布将拦截可能开往古巴的舰船并进行检查。苏联政府一方面声明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强烈的回击”,一方面不与古巴政府协商就下令去古巴的船只全部返回,并通知美国已下令拆除在古巴的核武器,同意让联合国去古巴核实。11 月 1 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宣布拒绝联合国视察古巴领土,并提出维护古巴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五点要求。12 月初,美国宣布苏联轰炸机已撤离古巴,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4:1963-1979:冷战中又出现了缓和:
5.1980-1990:里根“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
四小龍
东亚模式:政府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將發展作爲最高目標,積極推動市場經濟完善和私營企業發展;適時實行對外開放與出口導向戰略;注重科技、教育發展。
原因:
- 特定的國際環境和國際資本支持:西方科技革命,西方經濟繁榮市場擴大,爲出口貿易創造良好環境。越南戰爭刺激其發展。
- 實行了適合本地的經濟戰略。50 年代進口替代戰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行關稅保護,限制進口,以刺激國內生產。60 年代轉向出口導向。80 年代科技升級,升級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多元化,促進經濟國際化自由化。
- 充分利用外國技術,提高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