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史考試複習

大三上期的課,我大四上的。陸同學整理的,我優化了名解

名解

国语

记录春秋历史,分国记言,是现存最早的国别史著作。记录周王室与鲁、齐、晋、郑、楚、吴、越七国,以各国与周室关系亲疏为编次顺序。上起西周中期,下讫春秋战国之交。以政治言论为主,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或以为左丘明编国语,也有认为国语汇集周王朝与各诸矦国所录之“语”编纂起来,非一人一时完成的。

论六家要旨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作,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继承荀子庄子吕氏春秋总揽天下批判精神的传统,首次系统整理先秦诸子学说,将历来泛称的“百家之学”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对六家的特点及短长进行中肯说明。这一学术分类法影响深远。司马谈强调各派的贯通融合,体现了西汉以各家学说同归于治的指导思想。

裴松之

南朝史家,宋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命裴松之作注。他打破传统注法,開刱新的注史體例:不重训诂,而重史实的增补与考订,广搜资料,注文远超原著数倍,皆注朙出處。据赵翼统计,引书 150 余种。其注补三国志之阙,保存大量史料,更有所申引及论辩。子裴骃亦以注史著称,有史记集解

通典

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唐杜佑撰,200 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等九门,每门之下分若干子目。全书条理淸晰,結構严谨,記載上自上古,下至天宝的历代典制沿革,兼记与此有关的言论,对唐代制度叙述尤为详尽,体现杜佑重经邦致用的史学思想。通典開刱了以制度为主题的史学修撰形式,扩大了历史研究和撰述的领域。

太平御览

北宋初年以国家力量修撰类书,太平御览便为成果之一,由李昉领衔。太平御览仿照修文殿御览,内容、体例都相同,全书共千卷,以天、地、人、事、物编成五大类,分 55 部,取周易卜辞爲目,表明其包罗万象、巨细无遗。与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并为宋代四大类书。

类书汇编同类型资料,供翻找查阅,起于曹魏时期皇览,今已亡佚,现存最早类书为北堂书钞。南北朝时期修撰的华林遍略等类书虽已亡佚,但成为后世修撰类书的蓝本。

册府元龟

册府,帝王书库;元龟:大龟,龟可知未来,借鉴之事常谓龟鉴。宋真宗时期仿效太宗修撰大型类书之功,命王钦若、杨亿编纂。全书共千卷 31 部,汇辑上古至五代的历代君臣事迹,故初名历代君臣事迹。不录杂史、琐说、家传,多采实录。编辑体制:所引文献不注明出处;每部之前都有总序;每门之前各有小序,述其指归。卷帙浩繁,文字多有错误,对校勘上的意义有影響,故而四库辑佚旧五代史重永乐大典甚于册府元龟。王永兴利用此书辑佚魏书·礼志

通鉴纲目

资治通鉴成书后,补撰、注释、续作等衍生著作蜂起,蔚然壮观,通鉴纲目便为其中之一。朱熹以通鉴事实太详,书法又不完备,难以显示事件完整过程,又认为论及史事变动时不能正名分、明纲常,故撰写纲目。節取通鉴,仿左传,义例精密,讲究行文,以达劝诫之效。编纂形式上,创纲目体,以时年为序,每事有提纲,大字提要为纲,小字叙事为目。纲目成书后,因简明晓晰,朱熹之理学又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故许多人只看纲目而不览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南宋史学家李焘仿资治通鉴体例,以编年体记载北宋史事,因不敢自比于资治通鉴,故名续资治通鉴长编。此书编纂凡四十余年,收集材料求全求详,又取材于政府档案、实录,注重考异,故而极富史料价値,尤以保存西夏、党项史料最为详实。因卷帙浩繁,至元便鲜有传本,今所见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胡三省

宋末史学家,至死不仕元朝。深好资治通鉴,游宦在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正之。事实上,胡三省与其父都从事这一工作,写成资治通鉴广注。德祐二年元兵攻陷临安,避难中书稿丢失。后又重新注释,将注散入通鉴各文之下,著资治通鉴音注。胡注将训解名物制度、考订史事、补阙獻疑、注释文字、评论历史和抒发国破民衰之悲情结合为一,为宋元史注代表作。

日知录

顾炎武反淸失败后隐居,积数十年之功,將讀書札記整理成書,不断修订,至晚年写成日知录32 卷千餘条。以经义、吏治、艺文等分类编入,内容广博,考证精详。顾炎武深感明末文人空言心性误国,编纂此书时用意便在“经世致用”。實开一代实学之风气,对淸代学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廿二史札记

淸代史学家赵翼所著读史札记。与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淸代三大考史名著,为乾嘉考据学之重要史学成果。重经世致用,旨在探求治乱兴衰。每卷以类相从,標題以问引导,并非单纯考史,而是基于考证发现问题,对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后发表史论,因而此书以论见长。以史证史,梁启超赞赵翼以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

助教提示

二十四史

指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明有二十一史之目,淸乾隆四年又增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总计三千二百四十三卷。各史名称、卷数及作者(或领衔人)如下:

  1. 史记,汉 司马迁
  2. 汉书,汉 班固
  3. 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
  4. 三国志,晋 陈寿
  5. 晋书,唐 房玄龄
  6. 宋书,南朝梁 沈约
  7. 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
  8. 梁书,唐 姚思廉
  9. 陈书,唐 姚思廉
  10. 魏书,北齐 魏收
  11. 北齐书,唐 李百药
  12. 周书,唐 令狐德棻
  13. 隋书,唐 魏徵
  14. 南史,唐 李延寿
  15. 北史,唐 李延寿
  16. 旧唐书,后晋 刘昫
  17. 新唐书,宋 欧阳修
  18. 旧五代史,宋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宋 欧阳修
  20. 宋史,元 脱脱
  21. 辽史,元 脱脱
  22. 金史,元 脱脱
  23. 元史,明 宋濂
  24. 明史,淸 张廷玉

五代史志

助教提了九成要考。

魏晋后,典章制度变化频繁,梁陈北齐周隋五朝史书均未设志,故唐太宗令褚遂良监修五代史志,高宗时期复命令狐德棻等修撰志书。共十志三十卷,因编入隋书,故又称隋志五代史志上接晋书书志,列叙五代制度,爲南北朝典章制度专史。以隋为视角,故叙隋典制独不称朝代而详记年号。地理志以隋代郡县为基础,于注文中标注五代之间的历史沿革。经籍志为东汉至唐初古籍流传的总结性著作,在古代学术史和图书分类著录方面,地位可与汉书·艺文志相比。

五代史传

(没有志的五代史,上课没这说法啊,上课说的是五代纪传,可能只考传的部分吧。。。)

(1)唐代的修史工作

唐代大规模修撰前朝历史的工作,开始于令狐德棻的建议;第一次修史为唐高宗武德五年,诏修六朝史,历时数年而无成果;第二次修史:唐太宗设置史馆,贞观三年重新组织修史工作,因有两套魏书,取消修撰北魏史,全力修撰梁陈齊周隋,贞观十年完成,只完成纪、传,因此被称作五代纪传

(2)姚思廉梁书陈书

姚思廉,历官陈、隋、唐三朝。其父姚察,曾撰梁、陈二史,未完而亡,继承其父修史工作,在其父成果基础上,参考众家史著编成。

因梁武帝时期文教丰富,畱下许多资料,梁书所载活动大多发生在梁武帝时期。因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诸夷传详细记载了海南诸国的历史,丰富对域外交通的认识。多载文学家事迹。

陈书正史中卷数最少,但编纂前后延续时间很长,后人推测大概和所写时代较近,作者顾虑较多有直接的关系。记载范围狭窄,如只记载王室贵族及诸臣,陈氏子孙人人有传,对少数民族史实阕略不书,从而使正史纂修成为帝王家谱。陈书亦多避讳,许多列传不见踪迹;为同为官者多美化。

两书之优点,用古文行文,一改六朝骈文;编次整齐。

(2)李百药北齐书

李百藥父李德林在北齐修国史,贞观年间以其父原稿参考其他史料完成。北宋以后渐渐散佚,郡斋读书志就已经称此书散佚,今据北史补。书中多用当时口语,保存一代史料、内容完整。但为统治者粉饰,多迷信思想。如记载高欢出生之前,其居室有“赤光紫气”。

(3)令狐德棻周书

至北宋时已残缺不全,包含西魏、北周两朝历史,同时统观天下,兼述南北各朝的更替变化。收录了许多重要史料,如北周官制、西魏的府兵制度等;叙事简练;但多阴饰文辞,多仿先秦文体,往往过于文雅,华而失实,不能恰当反映北周当时风气。但也被质疑史料来源主要是周史,不够广泛,因循旧史,看不到令狐德棻自己的想法。

*北齐书周书的文辞

北齐书多用鲜卑化口语,周书甚至修饰过度,显示出刻意华夏化的痕迹。史通认为症结在于历史书写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周书中抹去鲜卑的痕迹。

(4)隋书

魏徵主编,颜师古、孔颖达等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唐太宗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因以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指导修撰隋书;魏徵刚正不阿,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隋炀帝矫情饰貌都照实写来。十志保存大量史料,甚至追溯至汉魏,但隋书修撰距离隋代很近,在保存隋代史料上存在不足之处。

起居注(发展历程?)

起居注起于何时,并没有确切的结论。至少在东汉,就出现了记录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的起居注这一历史记录,但并不具体,今已全部佚失,隋书·经籍志确载 5 卷汉献帝起居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起居注的修撰逐渐明确化、固定化,北魏设置起居令史一职专门记录皇帝和宾客的酬对之言。隋,吏部散官和校书、正字修起居注,又设起居舍人。

至唐代,中书省下设立起居舍人,门下省下设起居郎,虽多有调整,但两者共同掌管起居注这一工作终唐一代没有停止。而唐代建史馆,以起居注为底本,以编年修国史

至高宗时期,起居注制度变化,掌起居注官不再预闻机务。武则天时期,针对此情况,令宰相每月撰写时政记,以皇帝临朝听政的言行为中心,记录朝政大事。虽补起居注缺憾,但存在虚美朝政的弊端;宰相公务繁忙不能保证按时完成;易容易受到朝政之影响,牛李党争便影响到时政记撰写。

元代以给事中监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官职,淸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

今流传最早之起居注为温大雅三卷本大唐创业起居注,成于唐高祖年閒,避讳较少。明神宗万历起居注有多种抄本,大部分得以保存。淸辑佚学兴盛,类书中多辑录出晋朝起居注。

晋书的编纂

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多有缺陷,唐太宗令房玄龄等修晋书

晋书修撰历时仅两三年,一者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二者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淸代学者辑出二十三家晋书。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没有帝号,三国志尙未入帝纪,而晋书入帝纪,唐太宗写论。于志,晋书始于汉末,因为三国志无志,诸志材料多采自沈约宋书地理志存在许多错误。天文志律例志由天文律例学家李淳风编纂,历来评价很高。于列传,多高门士族子孙父子合传。

晋书内容详实,据實直书,更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但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多采小说,其中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模仿东观汉纪记载十六国事实,多神异之事。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

五代实录

旧五代史虽有许多局限,但最重要的价値是保存了以五代实录为主的五代各朝史实和原始文献。而五代实录只是概括的提法,共 360 卷,包括后梁太祖实录后梁末帝实录等 12 部实录。

五代时期,因战乱动荡,史学并不发达,但坚持修撰实录,很多直至宋初才修撰完毕。五代时期文官政治相对稳定,王朝更迭而文官系统很少变动,史馆档案文献保存完好,史馆的日常运作和史书编纂始终没有中断。加之皇帝和主政者重视修史,不進行干预,五代實錄要求地方报送文稿,基本得到实现;史官见识稍弱但修史热情很高,张昭远修史经历几乎贯穿整个五代。

五代实录是五代史料的重要渊源,许多有关契丹史料今仅见五代实录旧五代史之修撰便删去实录中的事由浮词,删去日常朝会、次要官员任免等琐事,删去史臣认为不重要的君臣谈话、官员奏议,列传多直接根据五代实录改写。正因以五代实录为底本,因而编纂极快,一年零四月便修完。除旧五代史外,五代会要资治通鉴征引参考此书。

五代实录因朝代更迭频繁,修撰事件多有重合,而由于修纂时间前后有异,在记载同一事实或同一人物时形成史源与史料之关系,具有校勘作用。

新旧唐书的特点

(1)旧唐书

旧唐书,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时期刘昫等撰写。实际修撰七个月,成书众手,修撰工作张昭远等人成就更大。

修史时材料短缺,多依赖官修唐代实录及国史。旧唐书前半部分质量高,主要以韦述唐书为底本;后半部分因史料不足,质量低,开元以前详细,宣宗以后简略,穆宗更是多采野史传说。

前半段列传都从家传;体例严整,唐末昭哀两帝记载详细。但撰写时间较短,比较粗疏,根据旧史,多有回护,也存在列传重复的问题,且在流传中多有残缺。

(2)新唐书

由于新唐书晚出,拥有更多史料可供参考,除此之外,吸纳宋初学者根据见闻撰述之著作,更利用金石材料。并恢复了汉书以后中断的表谱传统,继承六朝谱学的成果,立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除增添选举志等志外,不拘成例,职方志等志表合一。新唐书最大的特点是以古文修史,体现出宋代经学、文学领域的复古趋势。虽然对旧唐书骈文进行删减,但并不是一概删节。

新唐书旧唐书缺少之列传,删去旧唐书浮词与不实材料,内容大大精简。但一定程度上删改了唐代史料的原文,包括唐德宗奉天诏。并且部分地方行文过简,有时候会造成文意不明的困扰。并且史实中仍存在错误。

新旧五代史的特点

(1)旧五代史

赵匡胤令薛居正监修,以五代断代为书,按照梁唐晋汉周的顺序写就。

旧五代史以五代实录为材料,虽有许多局限,但最重要的价値是保存了以五代实录为主的五代各朝原始文献。列传部分根据五代实录改写,旧五代史人物多于新五代史。一些历史中不重要的人物,因为实录多有提及也立传,而有些重要人物因无实录无列传。尊奉五代正朔的十国政权,不列为正统,放在僭伪列传,契丹吐蕃外国列传。全书末尾有十志,较多参考五代会要,但缺乏系统反映这一时期典章制度的因革废置情况。

新五代史修撰后影响力超过旧五代史,旧五代史逐渐式微。后官方削去旧五代史,明中叶以后流传日益稀缺。今见旧五代史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参考当时文献和五代碑碣。因原书体例不可得见,在每条辑补文字下注明出处,在疑问处考证。虽然细节有出入,但辑佚规模之大,是乾嘉考据学的最大贡献之一。

(2)新五代史

欧阳修撰,尹洙等也有贡献,以私撰史书列入正史。本名五代史记,因旧五代史列为正史,故改名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在纪传方面与旧五代史相比都有所创新,合五代十国于一书,具有通史性质。旧五代史将本纪与纪传直接连接,如梁本纪后为梁臣传。列传设立家人传、各代名臣传等各种名目,将人物分类。名臣传、死节传、死事传等分类以人物事君之忠,暗含褒贬,体现了非常明确的类传性质。

新五代史认为五代礼乐文章无可取处,而四夷附录虽记载契丹等民族的兴起,但因有所偏颇,引起少数民族不满,尤其是辽的不满。

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特别注重褒贬,这体现出欧阳修对春秋的重视。考核史料,删去旧五代史曲笔。重视文字的义法,如战争分别使用攻、伐、征、战,暗含判断。正统观念上,认为王者所以得天下,不以梁为伪,但也不为正统,在宋代正统争议中较为平实、变通。

但一味模仿史记写法,不注重当下史学发展状况。且事实存在错误,吴缜做五代史记纠谬刊正。

以前整理的旧问答题

宗周末年史学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宗周晚年,由于饥馑和变乱,传统的信仰受到了怀疑,神的威信动摇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央王室系统历史记述外,各诸矦国也有史官的设置,历史记载从零散的诗歌逐渐发展为按年代先后连续记载的编年的国史形式了;此外私人撰述也出现了。

史学开始正规化

春秋时期,天道、人道之间成为问题,人事越来越被重视。

战国时期,有了更为急剧的社会变化,没有传统身份的才智之士有较多的施展才能的机会。因而,战国时期的历史记述就有了较为广泛的内容,而冲破了人贵族历史的局限,在历史观点上神意与人事的斗争、变与不变的争议,都比以往突出。

左传的史学成就与思想倾向

成就:

记事相当详细,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

记事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学成就突出,善于描写战争。作者在描写战争的过程中。

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对所裁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

思想:

可贵的“民本思想”,对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国家盛衰的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把军事与政治联系起来一并考虑,并且往往把一个国家政治的好坏看为战争胜负的关键。

对争霸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采取顺应历史趋势的态度。

左传也有一定局限: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矦将相、归之于天命。很多处记载了关于卜筮、星占、星气等预断人间祝福的事,并且没有一处不得到验证。说明作者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縛。

先秦时期的史学观念

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的认识活动日益频繁,在此基础上,人们的历史意识不断加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念。如老子的“复古史观”、阴阳家的“历史循环论”、孔子及周易的“变易史观”、孟子的“重民史观”等等。

在对历史功能的认识上,认为历史具有殷鉴思想、惩恶劝善、以史蓄德、预知未来的功能。

在撰述原则上,具有秉笔直书的传统,注重历史真实;提出了屬辭比事的技术要求;拥有考订史实的严肃态度。

从简单片段到史事著作。其中包括有文采的作品。

编年史发展同时出现多种史书体裁,为后世史学发展奠基

刘向刘歆在史学上的贡献

刘向刘歆二人对汉宣帝以前的浩繁的典籍进行艰苦卓绝的整理,保存了古代丰富的史料。首创校对学,大大恢复了古籍的真实面貌。

刘向编战国策,撰别录。刘歆在父亲的基础上编成七略

确定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广集众本,保存异说,开创了写叙录的范例。

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图书目录分类体系,发展了学术分类观念。

为后人认识古代学术提供指导

摆脱神学观点支配,具有进步倾向。

其史学思想,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实事求是的进步性和实录精神

汉书怎样改造了纪传史体

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它打破了以往史学中没有断代史的记录,把纪传史体引上发展的坦途。纪传体断代史限断淸楚,包容量大,便于编写和阅读,容易满足修史者褒贬前朝的著述要求,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对史记中的体例进行改造,去掉“世家”。以帝王为纪年标志,确立帝王-本纪形式,创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容纳更多史实,推动了纪传史体的新发展。

开拓了多种专史领域。在拓展纪传史体容量、扩大史书记事范围方面做出重大突破。

谈汉书的博洽

汉书的十志最足以表现其博洽。它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将书志体完善起来。

它体现了国家职能。礼乐志、刑法志、地理志对后世影响最大。它们通过对西汉国家结构的描述,反映了大一统的时代特征;通过考察地方民风,为统治者因俗而治提供依据。其中刑法志、地理志系汉书首创,地理志详述古今地理沿革,是古代地理书的开创之作。汉书还首创了百家公卿表。

社会经济也在汉书中有所体现。食货志、货殖传在汉书中均有系统的论述。货殖传与史记相似,但有自己的风格;食货志是通史,结构完整,集古代经济思想家的精华,教育性强。

学术文化在律例志、天文志、艺文志中也有所体现。

此外汉书中还有关于民族历史的介绍,可谓博洽。

汉书的博洽还表现在另外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汉书多古字古义,因而东汉末年以后的所谓汉书之学,差不多可以说是汉书训诂之学。又一个是汉书收载文章诗赋,具备多种文体,富于辞藻。

说汉书的宣汉和正统思想

汉书中宣汉思想是其书写的重要出发点。断代为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突出汉朝功德。在内容上全书也对汉家功德进行了系统记述,在书中占了很大比例。

书中正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第一,书中的历史观上具有强烈的正宗色彩和传统观念。五行志的建立落实汉代的阴阳学说,将五德与自然灾异、统治者功德联系在一起,并结合史实对阴阳学说进行解说。在天人关系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成分,以人事为主,批判“天”。(2)第二,全书站在统治者角度为其出谋划策,而不是如史记般站在对立面。

汉纪的价値

荀悦

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汉献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令荀悦依左传体例编写汉纪,以汉书本纪为纲,以年月安排史事。创连类列举法,对无年月可考或不便于分散于年月下的史事,或因记一人而连类记载与其相关的事与同类人,或因记载一件事而连类记载此人的其他事,克服编年體线性叙事的困难。荀悦另著有申鉴崇德,史論中有濃厚的宗汉立场。

汉纪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以其成功的历史编撰,确立起编年史体的基本规模。采用创新的编年史法,以帝纪为纲,在内容上相当完整而详实地展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采用序、后序、篇后论赞和文中夹议构成多样的史论形式;运用高屋建瓴的气势,采用简要的历史记述,展示历史变化发展大势。

对史学本身有系统的认识。认为史书是“古之令典”,对史学的性质与任务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史学是治理国家的参考,重视史学的借鉴作用;明确提出了史书的内容与编写原则,对于史书的撰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最后,书中体现了“通于天人之理”、“达于变化之数”、“故能达于道”的历史思考,在天人关系、盛衰成败变化之理、社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成就和特点

成就:

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袁宏后汉纪,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魏收魏书,常璩华阳国志,郦道元水经注,裴秀禹贡地域图,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特点:

史部独立,摆脱了作为经部附属品的地位。

设立专职史官,不再兼管天文历法。

史部著作数目骤增。

编年纪传两体并重。纪传体与编年体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史学与门阀政治相结合。谱牒之学得到发展

经学玄学化,佛、道等宗教兴盛。

民族史的撰写呈现繁荣。

后汉书的思想价値

范晔的历史评论,是后汉书的精华所在

(1)对东汉的治乱得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人才论

(3)历史观上有朴素唯物倾向

(4)史论显示了他对东汉学术史的兴趣和见解

宣扬儒家正统思想亦应为后汉书的基本内容。肯定了王道秩序,赞美贤达忠义,鞭挞奸佞邪恶。认为表彰节义是史书的重要任务,不同於汉书宣扬明哲保身、不叙杀身成仁之美的思想倾向。

简述初唐史学兴盛的原因和官修史学的成就和不足

原因:

政治方面:

(1)经历了社会动荡,政治分裂后,人们需要从历史上吸取教训。

(2)长期民族间的斗争和人口大规模流动,为历史撰述提供了丰富的新内容。

(3)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4)政府重视,官修史书多。

思想文化方面:

(1)史学自身长期酝酿发展的结果。

(2)经学的玄学化,佛、道等宗教的盛行。推动了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3)思想领域中“天下大同”、“天下一家”观念形成

建立官修史书制度。设专门的史官。(1)对于本朝史,重视本朝的起居注、日历、时政记、实录。(2)对于前朝史,设立史馆,重臣监理,史馆撰修,形成工作程序。

成就:

此时期官修史书数量众多,在“二十四史”中所占比例很大

他们建立并健全了后一代为迁移朝代撰写“正史”的制度,使这一制度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保证关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记载不曾中断。

史学家羣体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进一步强化。在历史撰述中接续前史的意识增强,“天下一家”的历史思想也日益成为主流。

突出地反映了史学家们在历史编纂方面的创新,他们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不断追求信史的精神,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榜样。

具体成就:

修五代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北周书隋书

隋书:内容广泛,将符瑞志取消;与晋书相补充,上下相承。经籍志将图书系统分类——四分法;大小序对儒家其他学派流变进行概括;隋书史论较好。五代史志亦称隋志。缺点:过分强调“天道”“帝王之道”;史料不足

晋书,贞观二十年开始修撰,房玄龄,褚遂良监修。唐太宗亲自写部分论赞。创立载记,记载与晋并列的割据政权的历史;突破晋朝年限,使典章制度无缺漏;据事直书。缺点:取材较杂,奇闻逸事较多

南史北史,作者李延寿,特点是将多种史书材料简化,简明扼要。具体做法:(1)编次别代,共为部秩(打破朝代断限),八代皇朝均立本纪。将南北朝并列,有统一意识,减弱歧视。(2)除其冗长,摭其精华。去除了一些诏令、奏议、文章、使史实突出,将语言简化(3)鸠聚遗闻,以广异闻。更客观公正。不足:只是集旧史而成;带有深刻的门阀意识烙印

不足:体现皇帝意志较多。个性鲜明的著作不易出现。

刘知幾

刘知幾

唐代史学家,曾任左史,撰起居注,参与则天实录。著史通,分内外篇十卷。内篇阐述史书体例与编纂方法,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和正史源流。提出史学家须有“史才”“史学”“史识”三才,把才学识作为整体看待,并确定为史家㝡髙素养。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评论专著。

修史制度上,反对官修史书,提倡一家独断之学;

对史家史学素养提出较高要求;提出史家三长说,卽“才、学、识”。才卽才能,指掌握文献的能力、运用体裁、体例的能力和文字表述的能力;学卽学识,指各方面的知识,史书内容、编撰方法都于此有关;识卽见识,史家的器局和胆识,包括撰写原则、史学公用。

在史书的体裁与体例上,提倡“六家二体”。“六家”卽尙书、春秋、国语、左传、史记、汉书;“二体”卽纪传、编年,并认为二体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在书写方法上,提出历史书写一定要直书,不可曲笔;他认为史官要有高尙的品德,不惜为追求历史真实而献身;要摒弃个人的主观好恶,客观全面评价历史。

在文字表述上(1)认为历史叙述关系到史书成就的高度;(2)他反对追求形式主义的文风,追求质朴、淸新、简明的文风,做到“文而不丽,质而不野”;(3)认为要将有特色的地方语言保畱在史书中,反映时代思想,增强史书的生命力;(4)此外他还认为文字表述不能盲目效仿他人,要敢于书写时代的语言。

刘知幾的思想有着反对传统思想体系的客观价値,其历史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疑古惑经,非议先圣。他反对儒家吹捧尧舜禹三代为黄金时代;对儒家经典的“四凶”予以反驳;以后代事例推断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之说不可信;指出孔子思想中的矛盾之处,指明春秋的缺陷,破除盲目的迷信和崇拜。

第二,驳斥阴阳灾异学说。他对天命论提出批判,认为应以人事为主,不应推及天命来论兴灭成败。

第三,古今形势不同,贵在因世变革。认为现在的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历史是前进的。

杜佑

他在政治思想领域对国家职能具有新认识,体现了他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之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

重视经济的作用。把民生放在重要地位,主张薄敛节用。

经邦、致用,是杜佑史学思想的核心。通典更具有经世致用的目的。他的经邦、致用的史学思想有三个鲜明特点。一,具有勇敢的批判精神。二,重实际,讲功效,把对历史的认识转化为现实的实践。三,把握了社会的症结、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杜佑的历史进化思想是杜佑历史观的核心。一是反对“非今是古”,从人口、地理等物质因素分析历史进化的“势”和“理”;二是主张“变通”和“适时”,以顺应历史进步的趋势。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历史的进程也合乎自然的发展变化。

他还具有非天命的思想倾向,认为历史的发展取决于人事、时势,在八典中完全删掉神说、迷信,只考察人事。

还有关于人才、军事、立志、法制、民主等可取的思想

\20. 通典的编纂成就和历史影响

成就:

全书共分 9 门,200 卷。记载自上古至天宝年间历代典制的沿革,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门之下分若干子目。

全书条理淸晰,机构严谨,以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演变、得失兴革为撰述中心,兼记与此有关的言论。

在内容和体裁上,以制度分门立目,讲求会通,重视议论。具有经世致用思想

杜佑综合经史及历代文集、奏议等分类编纂,内容丰富,对唐代制度叙述尤为详尽。

影响:

通典是第一部关于典制的百科全书式通史巨著。

通典创造了综合性的典制体通史形式

奠定了独立的制度史撰述的基础

扩大了历史研究和撰述的领域。

简评宋元时期所修正史

旧唐书史料价値较高,其中食货志有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价値。但是史料抄袭较多,创新少,缺乏剪裁,前重后轻。唐穆宗以前的部分内容充实,后部分体例繁杂,语言繁复,缺乏实际内容。思想上较为一般化,没有创见。

新唐书旧唐书的基础上编修,具有文省事增的特点。由于时代环境的稳定,有关五代、唐代的史书文献显著增多,更能够广泛搜集史料。此外,在史书编纂上恢复了表谱的传统,增加了新的志的内容。但是文字的精简导致了文意不明,对重要史事一些僧人事迹的削减带来了一定问题,在史实考订方面也存在不足。

旧五代史修于宋太祖时期,其内容五代各自为书,成书仓促而行文粗糙,具有诸多问题,在新五代史问世后不久散佚。

新五代史为欧阳修所修,是一部私修正史。全书把褒贬义例放在首要地位,强化纲常伦理观念,取材范围较宽,体例严谨,史笔凝练。但伤于过简。

宋史材料丰富,网罗范围广、人物涉及多,是了解宋代经济、政治、文化全貌的可靠来源。其中包含类传,反映了理学发达的社会特点。但是对史料的删减、增补、编次工作不足,后人批评其芜杂。

辽史篇幅较少,纪表志传齐全。其中的国语解对契丹的语言进行解释,反映理学发达的社会特点。一些志也体现了游牧农耕结合的社会制度。

金史承袭了国语解的传统,后人评价较好,其在体例结构文字叙述上均较好,追述了女真建立政权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当时的对外交往情况,对历史框架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

资治通鉴的编写方法与史学成就

编写方法:

资治通鉴采取官修与私修相结合的编写方式,在官府供给人力、物力的支持下,由私人完全负责,做到了扬长避短。

第一编纂“丛目”,标明事目,注出相关材料;第二“长编”,组编材料,润饰文字,进行附注考订;第三“定稿”,最后定编由司马光一人负责,进行细致删改。

资治通鉴目录资治通鉴考异各 30 卷

史学成就:

明于治道,有益于借鉴。

详近略远,体例精当。在体例和材料安排上匠心独运,在记事方式和史书容量上都有突破。针对编年史记叙人事之不足,加入并叙、追叙、补叙,进一步扩大编年体史书的影响。

取材丰富,考订严密。除了历代正史材料外,司马光及其助手还阅读了大量文献,在成书时重要材料的搜罗基本齐全,并且经过了精密的考订,使得材料丰富而可信。对于不确定的问题,他并不贸然下笔,而是阙疑不写,体现了严谨的态度。

文字简洁,叙事得体。由于司马光的宰相经历和其自身的文学素养,全书具有温文尔雅,不枝不蔓的文字风格。

司马光的历史与社会思想

重人事,不重天命。认为应该治人而不治天,揭发方士的迷信活动,反对佛、道,反对正统之说、春秋笔法。

注意人心向背对社会的作用,指出民心是治乱盛衰的要素。尤其在对楚汉相争、隋唐战争的記述中,着重体现了民心对胜败的影响。

强调用贤、纳谏。认为品德比才能更重要,在“臣光曰”里面论述德才关系,主张君主重贤、纳谏在社会历史中历来受到重视,发挥着较大的功用。

重视綱常伦理秩序,维护上下等级秩序。对历史上的变法行为予以否定,维护祖宗之法以求政治稳定。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特点

是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

将某一时段的历史内容分为若干大事,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详于记事,每叙述一事必求首尾完整,方便阅读。

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郑樵的史学观点

总体来说,郑樵强调一家独断之学,在书中阐发个人的理论见解。治学性格较为偏执,敢于否认和批判,但是治学严密性不足,考据功夫不扎实。其史学观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会通”思想。反对断代史,攻击汉书,支持通史,赞扬史记。认为断代史有三个缺点,卽重复繁琐、看不出历史发展联系、站在当代立场上贬损前朝。

(2)提倡实学。提倡学问的实用性,批判从古至今把学术与社会割断、为学问而学问的思想。

(3)主张直书,反对任情褒贬的“春秋笔法”。

(4)反对灾祥学说。认为国家不应以忌讳论兴亡。

文献通考的编纂特点与进步思想

编纂特点:

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编纂特点,卽"叙事为文",“论事为献”。“文學"是作者自己解释史料叙述事实;“献"是议论,卽征引古今学者的种种议论。

其门类和内容囊括了封建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勾画出了封建制社会的素描图景

融会错综。原始要终

究其通便,弛张之故

治乱兴衰不相因者,典章制度实相因者也

进步思想:

文献通考的进步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历史发展有总体的认识和科学把握。他以人心“公”、“私”划分“公天下”还是“家天下”的历史阶段,对世界本质、内在性具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封建与郡县是历史客观条件下的变化,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第二,对传统君主制的弊端认识深刻。让批判盘剥百姓的行径,批判帝王权力与百姓对立的状况;对宋代灭亡能够做出从制度层面的分析。

第三,对灾祥学说进行批判,批判将自然之异与人事相联系的做法。

27.明淸官修史书的成就

元史,宋濂等人修。包括纪、表、志、传。保存了元朝国史。由于语言、成书仓促,较为粗疏。

明实录畱下了明代最系统最详细的史料。但不足以覆盖整个明代史事。

明史,张廷玉等撰,万斯同出力最多。体例较严谨,但对明末记载忌讳较多

永乐大典,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淸人从中辑出了大量典籍。

大明会典,记载明代典章制度。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

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

顾黄王的治史特点以及成就

顾炎武:

特点:(1)重视史学及“引古筹今”;(2)注意古今源流与近世国情;(3)偏重于政治、经济、风俗、学术文化等历史问题;(4)注重证据和调查。注重考证著作

成就:(1)著日知录:编次不分门目,以类相从。内容丰富,考证较精;(2)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内容包括各地政治、经济、产物等社会状况。(3)三人中学术影响最大,淸代学术一代开山。

思想:(1)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2)把国和天下进行区分。认为国指一家政权,亡国是改朝换代,天下包括民族、文化、精神、政治、社会秩序、纲纪等。

黄宗羲:

特点:提倡为经世而著述

成就:(1)作明夷待访录,充分体现经世致用之意,具有民主色彩,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2)作明儒学案开创“学案体”。在政论上颇有建树。

王夫之:

特点:主要进行哲学思考,书中具有强烈民族情感;记述较多抗淸斗争,个人感情不够谨严。

成就:作读通鉴论宋论等,在史论上颇有建树。

思想:(1)认为教化实行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在人的作为背后,客观态势在起作用。(2)强调历史客观性的同时,又强调人为作用。(3)具有强烈民族思想。(4)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文史通义从理论上阐述了六经皆史,这也是章学诚整个史学理论体系展开的基点,并系统论述历史编纂理论。承史通之三才论,倡言史德。史德指著述历史的书写态度,要做到“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要求史家对客觀歷史不掺杂主观偏见,史德要为道统和治统服务。有目录学著作校雠通义,认为目录学的任务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将方志学作为专门学问,多参与方志编纂。

章学诚关注史学的精神和本质,史学的根本功能、作用,多理论创见。

提出六经皆史。(1)是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和阐发。揭示经和史的一贯性,通的本质。(2)为正确治学提供指导,提高史书的理论指导,经世致用的社会功用。(3)认为真正的学者应该“持风气”,而不是随波逐流“徇风气”(4)务考索(为考据而考据),腾空言(空谈)根本弊端都在于忘记史学的本质,卽与经的统一,史学是器,要传递道。

对史学特性的把握。(1)以事、文、义三要素把握史学,强调史学的宗旨在义;(2)形式为内容服务,不能以文害意

对史德的强调(1)刘知幾史家三长“才学识”,章学诚在此基础上提出史德,端正主导思想。(2)在刘知幾前秉笔直书,不曲笔为史德,章学诚则把史德提高到不掺杂个人主观意向。

推崇独断,成一家之言。(1)他批判官修史书(唐以后)缺乏创造力,史家独到见解。(2)他区别撰述与记注,从内在本质上对史书进行划分(而不是外在体例)(3)提倡撰述要有创造力、生命力,融入撰写者的思考、精神(4)史著应反映史家对历史的看法“别识心裁”

方志理论

(1)提出“志为史体”,对戴震提出异议。

(2)对于地方志的体例有所创新。

(3)对修志工作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指导思想。

(4)建议各州县设立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