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閒逛|寺廟(郊區)

大覺寺、戒臺寺、雲居寺、石經山

『雲居寺除了大殿,還有兩座寶塔、藏經穴。南北二塔建於遼天慶年間,南塔被日軍炸毀,北塔幸存


大覺寺

一點出發,在西苑站等楊同學,坐 16 號線在溫泉路可能記錯了下,坐公交車。下車的時候一片荒郊野嶺,「hello?這是哪裡?」又走了一會才到大覺寺。遊客不少。大覺寺規模不筭大,不過還有後山,上面有遼碑。有一棵非常古的銀杏,那直徑,估計快一千年了吧。有些人在穿漢服照相。有箇攝影師用的看起來很高端的相機,方方的,腰平取景,很大一箇取景框,看了看型號,mamlya rz67,淘寶上似乎三千多?

IMG_0718.webp

跟楊同學又是一通「講價還價」,本來說吃海底撈,她出百分之八十,最後變成平分,去吃了西單大悅城撒椒

戒臺寺

戒臺寺是全國三大戒壇之首,另外兩箇是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不過糟糕的是,這一年戒臺一直在修,十月份纔開放,來得不巧。門票 45 圓,依然需要美團身分證買票,再一次吃屎。

戒台寺始建於唐代622 年,舊稱慧聚寺。遼代高僧法鈞來寺開壇講授戒律,在這裡營造戒台。當時在這裡學完經文和戒律後要到潭柘寺楞嚴壇進行考核,合格者才准許出家,並能成爲遊方僧人。明代正統年間,戒台寺經過修葺,曾改名萬壽寺。清康熙、乾隆年間曾進行擴建。清光緒十年1884 年恭親王奕訢被慈禧太后免職,到戒台寺隱居 10 年。

法均大師西元 1021-1075 年自幼在燕京紫金寺出家爲僧,拜非辱律師爲師,學習律學,清寧七年西元 1061 年法均奉詔在燕京整理佛經「校定諸家章抄」,當年秋季出任燕京三學寺論主,弘揚佛法,因成績卓著,賜號「嚴慧」及贈紫方袍。從咸雍五年1069 年開始法均慕財整修慧聚寺戒台寺前身,在寺內肇建戒壇,1070 年戒壇建成,並開壇演戒。咸雍六年遼道宗親自將手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授予法均,使戒台寺成爲當時律宗的最高學府。太康六年1075 年三月初四,法均大師「知緣盡,與眾告別,至辨色,恬然而逝」,人們認爲其爲普賢菩薩下凡,救苦救難,尊稱其爲「普賢大士」,在該寺方丈院西側建造八面八角的七層墓塔及五層衣缽塔。在七層墓塔有顆古松向塔生長,爲「抱塔松」。

布局:

↑ 北
       九仙殿                 大悲殿
       觀音殿
關公殿             真武殿      戒臺殿
       千佛閣      牡丹園      明王殿
                             遼塔
       大雄寶殿
       天王殿
                   地藏殿
       山門殿
       
       大門
↓ 南       

國保碑和大門:

「萬壽戒䑓禪寺」,愛新覺羅毓嶦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題。對聯:「混沌初開五朝秉敕無雙地,乾坤始奠四海修禪第一壇」

山門殿:

有一株遼槐,將近千歲,直徑 1.5m,相傳是法均大師手植。

天王殿,正中是彌勒,兩邊是四大天王,彌勒背面是韋馱。維基百科

韋馱梵語:Skanda,原譯作塞建陀、私建陀、室建陀,簡稱建陀,後「建」被誤寫爲「違」,再簡化爲「韋」,變成韋陀、韋馱,又稱韋馱天、韋馱菩薩。是佛教的知名護法,執金剛神之一,爲菩薩化身,過去爲法意太子,因發願爲密跡金剛力士來護持千位兄長成佛,願力的關係,示現護法相,後來蒙受釋迦牟尼佛授記,將於未來賢劫千佛中,最後一位成佛,佛號樓至,⋯⋯世傳祂統領東西南三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巡遊護法事宜,保護出家人,護持佛法,故寺院都會供奉祂,並常將其的形象印在佛經與佛教典籍的末頁,冀望韋馱菩薩護持,讓正法久昌。

屋簷的梁感覺很奇特,是向四周散開的。

接下來便是主殿,供奉三世佛,中釋迦如來,右藥師如來,左彌陀如來,再右文殊菩薩,左普賢菩薩。左右相對遊客而言。一神棍居士在給一遊客講法,「我們佛家是有人請法纔講法,別人不問我們從不主動說。」「佛教是最包容的,他們基督教⋯⋯」「實踐大乘佛教的是共產黨⋯⋯」「脫貧奔小康是藥師佛思想⋯⋯」

抱塔松和法均大師墓塔:

明王殿,原名優波離殿,始建於遼咸雍年間,供奉優波離尊者;清改名明王殿,供奉彌勒、兩大金剛;現在擺放著雕龍佛龕。

伽藍殿,有波斯匿王、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兩側是十八伽藍神。

波斯匿王梵語:Prasenajit,巴利語:Pasenadi,又譯作鉢邏犀那恃多王,邏犀那恃多王、囉洗曩喻那王。意譯勝軍王、勝光王、和悅王、月光王、明光王。古印度憍薩羅國國王,子祗陀、毘琉璃。波斯匿王相傳與釋迦牟尼佛同一日出生,爲釋尊教團之檀越、大外護者,兼領有迦尸國,與摩揭陀國並列爲大強國。晚年巡狩國中,王子毘琉璃發兵,殺光大內武士,因而篡位,波斯匿王被流放,卒於迦毗羅衛城,釋迦族以王者之禮厚葬之。後來太子祗陀,也被毘琉璃殺死。

祇陀梵語:Jeta,又译祇头、逝多,意爲戰勝。爲古印度憍薩羅國波斯匿王Prasenajit之太子。給孤獨長者打算購買祇陀的園林,以奉獻給釋迦牟尼佛,但祇陀身爲太子,富有無比,根本看不上給孤獨長者手上的銀錢,於是戲言「汝將黃金鋪滿園地,我方肯賣」。給孤獨長者歡欣鼓舞,耗盡家資,終於辦到要求,將金箔鋪滿了園地,祇陀太子感動而言:「園中土地,盡滿金箔,已爲公得。惟我園中木未貼金箔,仍爲我有。吾亦欲以獻佛也。」祇陀太子布施樹林予佛,給孤獨長者獻地建精舍奉佛,是爲「祇樹給孤獨園」,簡稱「祇園」。後異母的弟弟毘琉璃王Virudhaka兵變篡位,放逐波斯匿王,并攻伐迦毗羅衛。毘琉璃王班師,回舍衛城後,闻见祇陀大兴伎乐自娱,心想“自己征战沙场百般辛劳忧虑,祇陀却在城中自娱,如果我失敗了,豈不是讓他白白得到王位」大怒,拔剑斬殺之。

須達多梵語:Sudatta,古印度憍薩羅國富商。爲人樂善好施,常施給孤苦、独夫等無依者,故又稱「給孤獨」Anathapindika。⋯⋯波斯匿王、祗陀太子,及須達多三人,因爲檀越護持佛法一事,後來被列入伽藍神之列。

不知道哪裏的琉璃,真漂亮:

還有一大片牡丹園,相傳是乾隆賞賜,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十分高大,在北京難得一見。不過現在不是牡丹開花的時節。

來看一些碑。

遼石經幢,立於遼代康元年1075,爲紀念法均大師而立。八面石柱,刻尊勝陀尼經。是北京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經幢。經幢與尊勝經密切相關。

尊勝咒梵語轉寫:Vijaya Dhāraṇī,原稱大佛頂首尊勝陀羅尼或佛頂尊勝陀羅尼Sarva Durgati Pariśodhana Uṣṇīṣa-vijaya Dhāraṇī,亦名淨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唸誦尊勝咒之修法稱爲「尊勝法」,常以尊勝佛頂藏傳佛教稱爲尊勝佛母爲本尊。依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記載,其中主要有三大功用,爲「滅惡業、離地獄、增福壽」。

在佛陀時代,一位在天界的善住天子,有一天突然聽到一箇聲音,告訴他福報即將享盡,七日後死亡,並且會先轉生畜生道,而後又再墮落地獄道受種種苦刑,之後再投胎在卑賤的人家,如此接連轉生受惡報。善住天子聽後非常驚恐,趕忙去向帝釋天主求救;帝釋天主入定觀察確認後,趕忙再向釋迦牟尼佛求救。佛陀知道後,便傳下了「尊勝咒」,而善住天子依佛陀的指示,連續持誦六日六夜後,終於淨除了過去世所造的種種罪業,增福增壽,並得到釋迦牟尼佛的摩頂授記。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是由罽賓國沙門佛陀波利於 682 年帶到中國長安。由於當時唐朝的法律規定,必須得到皇帝的批准才可將梵文佛經翻譯成中文,當唐高宗得到梵文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後,立刻交予日照三藏法師等人翻譯,並一度想將經本禁在宮內不得外傳,經佛陀波利百般請求,唐高宗只好將梵文本經書歸還,佛陀波利又與順貞法師於西明寺共同翻譯,方使佛頂尊勝陀羅尼流傳於中土。

經文中還提到,只要身體沾到從尊勝陀羅尼幢幡上落下的灰塵,或是被尊勝陀羅尼幢幡的影子映在身上,便可得到尊勝咒的加持,不受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惡道之苦,並可得到諸佛的授記,得不退轉。因此許多高僧大德便發願建造「尊勝幢」,在中國唐代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之流行而發展出石經幢之型制,也衍生出其他經咒的經幢;也發展出「尊勝陀羅尼被」這項佛教文物,讓亡者可以因爲尊勝咒的加持而往生善處。

在唐代,尊勝咒是佛教徒間最流行唸誦的咒語;甚至大曆十一年776 年時,唐代宗更下達詔書,命令全國僧尼每日須持誦尊勝咒 21 遍,並於每年的正月初一,向皇帝匯報去年全國僧尼持誦的總數。

傳戒大師遺行碑,立於金天德四年1152,記述第三代主持傳戒大師的生平。

重修萬壽禪寺戒壇記

馬鞍山有萬壽禪寺者,舊名慧聚,蓋唐武德五年建也。時有智□禪□隱跡於此,以戒行稱。遼淸寧間,有僧法均同馬鳴龍□,咸稱普咸大士,則建戒壇一座⋯⋯

元石經幢,立於元至正二十八年1369,八面石柱。記述了至正年間戒臺寺住持月泉新公長老的生平。有八幅伎樂圖,分別是笛、簫、琴、排簫等。

彈琴樂伎:

一箇明碑:

勑賜萬壽禪寺□□旣久殿宇僧廊廢墜□

大明嘉靖四十四年歲次乙丑孟夏吉日建

大清光緒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大清道光十八年八月吉日

雲居寺

教研室組織去十字寺、周口店、雲居寺、石經山。參考資料:黃炳章石經山和雲居寺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1

雲居寺石經由大業年間比丘尼靜琬創刻,是佛教石經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保存最好的。

雲居寺的傳承路線:慧文——慧思——靜琬——玄導——?儀——惠暹——?法。慧文是天台宗初祖。446 年,北魏太武帝滅佛,「誅長安沙門,焚破佛像」。574 年,北周武帝禁佛道二敎,命沙門道士還俗。三年後,滅北齊,廢北齊佛教。慧遠極力抗爭而不得。慧思是周武帝滅佛的親歷者,萌發刻石經的念頭。隋統一天下,大力興佛,修復北周損毀的佛像佛經。大業七年611,隋煬帝擊高麗,自江都乘龍舟至涿郡。皇后之弟蕭瑀得知靜琬刻經,告訴蕭皇后。蕭皇后賜予絹千匹,靜琬得以成雲居寺。

1983 年,耀邦來到雲居寺。

主殿

毗盧殿是雲居寺主殿。

毗盧殿前有重修范陽白帶山雲居寺碑記,記述住持如全修復雲居寺的經過、雲居寺名稱的由來及隋以來歷史。碑額「佛日增輝」。開頭:

房山縣治之西南有山曰芯題,以草名也。

落款:

清康熙三十七年歲次戊寅1698 年三月丙辰朔初三戊寅日記

另一側是范陽郡白帶山雲居寺溟波和尚碑

展廳

貞觀二年題記,非常典型的大唐寫經體。上兩圖分別是原石和拓片。

維摩詰經碑

上兩圖爲琬公大師塔銘原石、拓片。開頭:

燕京延洪寺講經論沙門善雍當寺校勘石經之次錄

落款:

維大遼大安九祀1093龍集昭陽作噩月呂應鐘乙巳朔二十九日癸酉丙時瘞

藏漢合璧聖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是現存最早的藏漢對文印刷品,爲高僧班旦扎釋六十大壽而刻。班旦扎釋歷永樂至景泰五朝,四次進藏。

龍藏刻於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三年。世界上現存完整的木刻大藏經只有兩部,一部是雲居寺的龍藏,一部是韓國慶州伽耶山海印寺的高麗藏

北塔

雲居寺除了大殿,還有兩座寶塔、藏經穴。南北二塔建於遼天慶年間,南塔被日軍炸毀,北塔幸存。北塔是樓閣、覆鉢、金剛寶座三種形式的結合,八角須彌座,上面是樓閣式磚塔兩層,上面是覆鉢,內有磴道上通。四角各有一座唐代小石塔,其中景雲二年711石塔是北京最古的塔。

北塔底座的磚,內容完全一樣。

唐故律大德道行之碑 ,咸通八年867,記述雲居寺高僧真性大師。

還有幾箇小碑。大唐易州新安府折衝李公石浮圖之銘落款:

開元十年四月八日建

易州前遂城縣書助教梁高望書

還有大唐易州石亭府左果毅都尉薊縣田?起石浮圖頌,時間是「太極元年??八日建」

還有一座靜琬法師墓塔,遼大安九年所建。是後來遷到藏經穴來的,是八角三層密屋檐式石塔。

石經山

到藏經洞就到頭了,再往上去金仙公主塔的路被封了,說在維修,以後修好了會開放。這裏海拔 370m,著實是一箇小山坡。

金仙公主塔在石經山頂。金仙公主是唐玄宗第八妹,大力支持石經山刻經。正方形七層石塔,第一層最大,形狀類似西安小雁塔,密檐式。開元十八年,賜大唐新舊譯經四千餘卷,作爲刻經底本,由智昇親自護送,版本不是一般民間鈔本能比。

藏經洞

石經山共九箇藏經洞,一、二洞爲惠暹開鑿。一洞藏經 972 塊,二洞藏經 1018 塊,刻於唐玄宗時期。最早的幾箇石刻:貞觀八年靜琬題記。靜琬刻完涅槃經,接著刻華嚴經,靜琬一共刻十二部經。

六洞開鑿於明代,萬曆崇禎年間刻,13 部 200 塊,還有宣德三年1428全真教陳風便、正一敎王至玄所刻道經。有董其昌「寶蔵」題字,糟糕的是上面全都是遊客的「到此一遊」,拓片上都能看到「佟小仙六年遊小西天」。七洞開鑿於唐代,藏佛經 13 部、道經 1 種,共 283 塊。八洞開鑿於唐代,藏經 69 部 772 塊。九洞開鑿於唐代,藏經 221 部 347 塊。

開元以後,惠暹在雷音洞下層新開兩口堂,刻正法念經大方等大集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等。天寶至貞元四年,刻大般若經妙法蓮花經等。大中八年至咸通四年,幽州都督張允伸刻幾十條石經,刻有菩薩、脅待、飛天、供養人、蓮花等形象。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在元和四年時基本完成,此後續刻八十卷。到遼代,最早的是統和十三年995般若心經。金人在開國以前,受高麗影響,已有佛教流傳。元代雲居寺衰落,刻經陷於停頓。

藏經洞大槪都長這樣,裏面石經堆滿了。

有一口井,爲了解決工人喝水問題而開鑿,鑿於大中六年853。上方有兩尊摩崖造像,高 1.2m,描繪妙法蓮華經釋迦牟尼佛說法、多寶佛聽經作證的故事。

多宝佛प्रभूतरत्न Prabhūta-ratna,又称为多宝如来,为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入灭后以本愿为全身舍利多宝佛塔汉传佛教多宝塔的式样来源。若有诸佛说法华经,必于其前出现。⋯⋯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阿弥陀如来、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并称为施饿鬼七如来。

見春亭,木梁世柱八角亭。

雷音洞

雷音洞裏面有四根石柱,中間是彌勒佛,四壁是石經板。

右邊兩根欄杆和左邊的顏色不一樣,右邊是一千多年前的,左邊是新修復的。

附近有一方金剛經。碑額:

清信女宋小兒敬造上 金輪𨲢神皇帝及師僧父母

其中,是「聖」的武周新字,「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是武則天的尊號。武周時期,垂拱元年金剛經未見新字,此後都有新字。

四大部經成就碑記,看到了「耶律氏」。

牆上有一塊小碑,敲一敲,後面是空的。

成化九年歲次癸巳仲夏吉日立 石匠陸衡、任全

⋯⋯

造佛功德善人張普旺⋯⋯

1956–1957,將石經山藏經全部拓印,有 4196 片,還有殘石 782 片。出版爲房山石經

動植物們

一箇螞蟻窩。

這種細長的草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