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次初級路線走完覺得太不盡興,便想報中級,選了北驢的 喇叭溝,22km/1500m,是中級的中等偏上水平。
這兩天空氣終於好了,不用戴口罩。早上五點半就醒了,迷糊到六點起來,收拾了半天,趕著 6:49 才出門,35 分鐘到芍藥居。領隊是孟隊,講話很有條理,說了很多注意事項,強調必須要 2.5L 水。有兩段主要的上坡,第一段在南猴頂登頂之前,第二段在最後快結束的時候。剛開始的大段陡坡很考驗心肺,其實能量還有,只是心肺比較吃力。

十一點半到鐵塔亭,海拔 1400m,牌子上寫著登山終點,我們又翻過欄杆繼續走。

登頂之前有一小片巨石灘,我手機放在肩包,沒拉拉鍊,掉下了石縫,正當我以為涼了的時候,手機停在了石頭上,俯身能撿到,萬幸。手機上的照片真的必須要有備份。

風景真美,延綿的山脈一望無際,坡度和緩,都被新綠覆蓋著。

南猴頂 40°56'51"N, 116°26'52"‘E,海拔 1680m。獨自坐了會,才聽到後面人的聲音,我前面先走了三個人,一個愛笑的五十多歲大叔,一個油膩越野跑男人,一個清爽胖胖。
吃完我也先走了,沒等後面,這才迎來今天最精彩的後半段。剛走出去沒多遠,很不幸走偏了,到了山腰上。拿出手機想看軌跡,結果沒下載到本地,山上又沒網,兩眼一黑,只能往山脊上走。幸運的是後面很快就有隊友跟上來了,我便跟著他們一起走了。
在山脊上走了一會,有一大片小野菊。

接著來到稀疏的樹林,恐怖的是看到了牛排骨,感覺剛腐化沒多久。



走了幾分鐘看到一群牛,有幾頭非常瘦,看得清排骨。

我們前隊七個人,走著走著又分成前後兩部分了,我在前組,還有一個大哥、天津哥們、美女姐姐。那姐姐整體感覺很像像師母,口音也像。她說我跟她一個 98 年的朋友很像,跟她都是騎行的。說我走很穩,一直保持勻速。天津哥說宮崎駿「雖然是日本人,但是他反戰,我對他還是很有好感的。」一路上大多都是天津哥在跟姐姐吹牛,說越野跑之類的。

我們大概四次偏離路線,幾次在山腰上切到軌跡上去。最後上坡前是山谷,有小溪,風景精緻極了,真的不像北京該有的樣子。我水有點沒帶足,要是有濾水壺就好了。把手伸進溪水中,洗淨了手套,手上保持了很長時間的涼感。


最後的 400m 爬升,前半段很平緩,正以為一切都過去的時候,後半段又陡起來,這時候已經很累了,全靠毅力在走。難的是有一部分偏了,走在厚厚的落葉腐植質中走,就像踩雪一樣,樹葉上還結了黴菌網。這次回去一定要買雪套,鞋子進了不少落葉,很難清理,更不好的是可能也進了黴菌。

全程喝了 1.8L 水,最後在黃甸子村吃了冰糕喝了脈動,也沒什麼尿。看來實際上 2.5L 還是有必要的,已經有點脫水了。走的時候只帶了 1.5L,幸好在中途停車的地方又買了一瓶。第一組三人先到,我在第二組前半部分。我們坐那休息,走第一那男的很油膩,在吹「拍照就兩點,構思和光線,晚上你咋拍都不行 ⋯⋯」
這是我第一次用軌跡,而且前隊幾個人大多是我在看軌跡,領隊在我們後面,完全靠不上了,只能自力更生。三袋能量膠、兩粒鹽丸剛好勉強夠用,下次得再多帶一點。這次感到很明顯,撐登山杖上肢耐力不足,明顯不如下肢,要鍛鍊上肢。感覺這次年輕人多,基本都是三四十歲,可能北驢就是要比三夫年輕化。
回到寢室十點過了,洗漱整理到 11:40 躺下。半夜口乾舌燥,回來又喝了 0.5L,竟然還缺水。第二天腰酸肩酸,右肩就跟有個關節卡住了一樣不舒服。腿有輕度酸痛,過了四天恢復,髂脛束過了三天恢復,之後幾天腳踝兩側有點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