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举两项我认为最核心的,书法艺术的基础:笔墨的驾驭 行文的设计
对笔墨的驾驭艺术
书法学中称为“技法”,实质是对笔的控制力。以乐曲为例,每个音符正确到位是基本前提,然后再谈长段演奏的华丽效果,常错音符的不是音乐家。书法同理,每个笔画和谐适当是基本前提,然后再谈构字谋篇的艺术效果,常写败笔的不是书法家。古今大家,既能随心所欲地掌控笔锋,又能在行笔变化间透露心态感情,令人佩服于绝技、陶染于意境,也就具有了艺术性。
元·鲜于枢《海棠诗》(摄于故宫特展)
[鲜于枢是元代与赵孟頫并驾齐驱的书法家,行草书一流]
技法侧重对笔画的处理。毛笔不同于钢笔,书写者可以决定落笔尖细或粗重,行笔干涩或顺畅,转折方直或圆润,收笔铺展或凝聚,此外还有许多林林总总的细节,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构思,在行草书中几乎不假思索,惟凭手熟。
在下献丑为例。手不熟,写多必误。
[明字“日”,避让不佳,混作一团,收笔毛糙;无字“灬”,落笔偏右、力度不够、转折过缓,导致全字向左失衡。这都是笔未能驾驭好的表现]
技法在楷、隶、篆中体现同样明显
《颜真卿多宝塔碑》宋拓本(摄于国博)
书写楷书所需调动的技法大概是最丰富的,但又将许多细节包藏在了笔画以下,易被忽视。楷书的笔画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仔细观看上图字帖不难发现,每一种笔画的起收笔,都能找到至少四五类写法。
岱庙藏汉《张迁碑》拓片(摄于襄阳博特展)
[张迁碑是汉隶名碑,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其字如刀刻、大巧若拙,汉隶、魏碑、及唐楷作品多有类似。后世书家发明了很多技法,在纸上还原石刻质感]
所以最终总归于一点,驾驭毛笔,施展技法,这是评价书写者基本功的第一个门槛。对于未能系统研习、勤于练笔的书写者而言,常见失误在所难免:
如,通篇笔画样式单调,未结合字的特征加以调整;
如,不能妥善控制笔的含墨量,洇枯无常,破坏美感;
如,难以控制笔锋的聚散,导致收笔、连带呈现失控的状态(但能够保持一致规律的除外);
如,难以控制笔画走势,导致笔画无力、弯折、偏离,进而影响结构;等等。
在下献丑为例
[两处分别对应第 2、3 条情况]
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饶宗颐《莲莲吉庆》(摄于山东大学特展)
[饶宗颐(1917-2018)曾任西泠印社社长,一代书坛大家]
单就这幅作品而言,欣赏确实需要一定思路:
(1)看落款,百岁
(2)作品字体是对多种汉代竹简文字的提炼,并不是事后诸葛亮,因为饶氏发表了许多汉简研究成果(当然,鉴赏需要一定知识)
(3)就技法而言,可参考两个“莲”字,两个相同的字没有任何一笔呈现相同面貌,但又均无刻意修饰之感。这一点,就是我所强调的“对笔的驾驭能力”。
但是,强行掩盖技法欠缺,必是有意为之,便为“丑书”。 如,巨笔泼墨,号称洒脱。对笔不加控制,就不能体现构思,也就不能表达审美,更没有技术难度。 如,飞速转圈,号称狂草。草书有规范的简化符号,再狂的草看起来也像汉字、也能够被认读,不以写字为目的,当然不算书法。 如,雕虫画鸟,号称创意。对笔画作过度加工,以此回避技法,使笔画形成各种几何图案,甚至带有花鸟鱼虫的特征,走得是“画人难画鬼易”的路线,但对优化毛笔运用和提升汉字审美没什么意义。
唐·张旭《断千字文》狂草石刻(摄于西安碑林)
[张旭狂草,尽在掌控]
构字谋篇的设计艺术
书法学中称为“章法”,实质是对单字结构和段落布局的设计能力。以乐曲为例,乐师可以将单个音符弹奏得精准圆满,而作曲家需要将音符谱成悦耳且独创的乐谱。书法同理,写手可以将每个字写得工整标准,而书法家需要结合内容、氛围、用纸,将一串字的结构搭配得当,并在纸上完成篇章的布局。且务必创新,与照搬前人是临摹而非创作。章法的美感和方块字一样,是与生俱来的
宝鸡青铜博藏西周《史墙盘》(摄于国博)
[一个盘面要写这些内容:字多大合适?字间距多少?行距多少?要不要分栏?边框留多少?字形瘦长还是宽扁?笔画粗重还是轻细?这些方面都需设计,而且随着后世技法的发展愈发复杂]
元·赵孟頫《道场何山诗》(摄于故宫特展)
章法讲究整体、全局的和谐,最忌呆滞,如上图:
两三字大、两三字小
两三字高、两三字扁
两三字粗、两三字细
两三字急、两三字缓
两三字浓、两三字淡……
总之,观众想没想到的,书家都暗中设计好了,最终呈现出的便是独一无二的、灵动多变、协调美观的作品。楷、隶、篆的章法,变化不需要这般明显,但也不能没有。
国博藏汉《曹全碑》明拓本(摄于国博)
[汉隶名帖,其一大特征是单字主笔的伸展,《曹全碑》虽然有方格,但仍适时调整主笔,使之实现避让、互补、变化,处理得十分精心。如果采用相似风格创作,但仅照搬单字改写内容,肯定会导致不协调,还需活学活用]
宋·林逋《自书诗》(摄于故宫特展)
章法应当与意境和情绪相配。本作写孤山雪景,采用宽行距、大字距,全程纵向构字,多用方尖锋芒,孤山雪景跃然纸上。要是把内容换成喜帖、贺信,想想看效果?所以总归一点,章法应能让人体会到设计之美,感受到构思之妙,甚至察觉到作者的思想情绪(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缺乏经验的书手来说,设计感较差是常见现象,是直观上便能感受到的生硬、失调、偏颇,但也有一些偷懒的方法:如,手工复印,从不创新。一句吉祥话写到地老天荒。如,强凑变化,枉顾风格。一幅作品应当在灵活多变的同时保持风格的一致,但练习基础不足时,遇到陌生字或重复字无从调整,只好借其他风格字形填上(但鉴赏需要一定知识)。
在下献丑为例
[这是连续几行的下边缘线,残差不齐相差过大,这是因为对字径和字距考虑不周,因而在直观上显现不协调]
其实说真的,常见“丑书”的宏观布局往往说得过去,毕竟美感谁都有个大概,再不济套用名家的充数,而这就是丑书的迷惑性所在,也可能是一些书写者不自知的原因。而漏洞在于:例如构字,书写者基础不足,又想求异求新,只能刻意地夸大、改变字的一部分结构,在看似精心设计的布局中凑巧协调。但产生的畸形字,在脱离特定的搭配布局后没有任何生存空间,没有学习和继承意义。再如刻意回避章法,即抄袭他作,用以参评,谋取头衔,当然这是要承担后果的。综上所述,书法的不专业,主要是对笔的控制能力不足、构字布局经验不足;而“丑书”,是刻意掩饰技法水平、逃避章法设计。在学术上,书法审美还有许多更高深的标准:线条、层次、韵律、风格、意境……但技法和章法是门槛,这两项水平达标,才正式来到“艺术”的起跑线。
下一期,让我们一起云游各地博物馆,盘点艺术成就最高、学习价值最强的传世名作。
作者:李泰衡,北师大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当前系列:欣赏书画艺术由何处入手?
下期预告:《宝藏盘点:传世名作何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