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爲隋唐磚建築評集體獎

获知、造访、观摩一座隋唐古建筑,总是需要一番周折的,既然如此,如果能利用一趟行程,同时探访到很多“健在”建筑,不亦乐乎?

上期点评了分散在各地,在技术、高度、装饰、工程繁琐、实用性层面最具代表性的隋唐砖石建筑。而隋唐砖石建筑——大型砖石塔,在两个区域大量集中分布,且自成特色、各有千秋,可以称得上“隋唐砖石建筑集体奖”。

泰山北麓

关键词:独具一格,稀见孤例

济南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大众网报道图]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建成,由塔内题刻确定年代。塔高 15.4 米,四面各辟一门,中心设方形塔心柱,上有四座隋代石雕坐佛各朝一面。四门塔是现存最古老的大型亭阁式石塔,也是后世“四门塔”形制建筑的鼻祖,上期提到砖雕精美的安阳修定寺塔,外形与此如出一辙。神通寺内及后山还有大小两座龙虎塔,均可追溯至唐代。

[关于文物保护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附近都会立这样一个石碑,如图下部方形石碑,但是第一批(1961 年)评定的 180 处,其单位名称的题字是国务院邀请名家专门创作的,所有每方碑各具特色,极具辨识度,再后来的大多数都是标准字体了。巧妙的是,“四门塔”题字选用了汉隶名帖《张迁碑》风格,《张迁碑》现立于与塔一山之隔的泰山岱庙]

济南历城九顶塔 [九顶塔景区官网图]

石身砖顶,高 13.3 米,因塔顶有九小塔而得名,距四门塔 3.5km。学者据塔内碑记与建筑、艺术特点分析,断定为盛唐时期建筑。该塔有在亭阁塔上加盖多座密檐小塔,以及塔檐外缘内凹等独特之处,这是国内古塔建筑的孤例。九顶塔原寺已毁,今天此塔位于同名民俗风情园内,但并不是景区的招牌项目。对比老照片,该塔的外檐有过修缮 [如上图,塔檐色泽在中部变化],但游客在下方观赏时不易察觉,反而难以联想到如此悠长的塔龄。

[旧照,及年代问题见路大荒、李既陶《济南市齐城峪九顶塔年代的商榷》,《文物》1959 年第 12 期]

泰山北麓是我国早期佛教的重镇,除上述两塔外,唐代及以前遗址遗物还有灵岩寺、佛慧山造像、千佛崖造像、开元寺遗址、龙洞摩崖石窟等,以及包括神通寺在内的各寺塔林,它们密集分布于方圆十余公里的区域内。

灵岩寺是隋唐之际公认的“海内四大名刹”之一,寺旁塔林中有大小墓塔 180 余座,自南北朝北魏起一直延续到清代。

济南长清灵岩寺辟支塔 [拍摄]

辟支塔始建于中唐,北宋重建,高 55 米,是一座宋代楼阁式砖塔。其奇特之处在于下四层是重檐(两层檐),上五层是单檐,稀见。主要看点是塔基处的阴曹地府酷刑浮雕。

灵岩寺塔林,居中为祖师塔 [拍摄]

居中的塔,眼熟!又是一座像极了四门塔的塔。此塔安葬北魏时期的灵岩寺祖师,但不似北魏年代建的,应不早于四门塔。

经典古塔,一座带动一批,影响时代风尚,是常见现象,大概在神通寺、少林寺、五台山围成的区域中,“四门塔”形制的古塔还有许多座,且均为唐代前后所建。稍后的下一个集体奖,还会涌现一批同时期同造型的古塔。名寺塔林也堪称“宝藏”,它们千变万化、造型各异、鳞次栉比,在了解一些建筑和雕塑的知识后,就能察觉每座宝塔的精妙设计和艺术巧思。

西安城南、南郊的隋唐佛塔

关键词:高塔群起,都城气象

周至县仙游寺法王塔(原貌)

[周至文旅局“文化周至”公众号图]

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7),7 层,高 30 米,唐代有修缮。1998 年,为解决西安极为严峻的供水问题,此塔按原材料原貌拆迁至北侧山上以避让引水工程。[科学指导下的原材料原貌迁建,在必要时用于文物保护,是国际认可的] 四门塔、法王塔,是目前得到公认的,仅存的两座隋代大型石塔和砖塔。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拍摄]

初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由玄奘主持修建,初为五层西域式宝塔,砖面土芯,后经多代帝王改建,最终在南唐时期被定格为 7 层、在明代在外部加厚夯土,形成今天的外观样式,高 64.5 米。

大雁塔的倾斜程度肉眼可见,不过由于其巨大的圆弧形地基,暂时保持了斜而不倒,目前正采取灌注地下水的方法加以遏制。

大雁塔上层塔室 [拍摄]

塔内能看到非常厚重的夯土墙壁和宽敞高大的塔室,在旅游时节会比较挤,现在的内部装修已改为红色调为主了。塔内外层数一致,木楼梯通往塔顶。各层的拱门中镶嵌了许多唐代碑刻,尤其是两方《雁塔圣教序》久负盛名,日后在唐代书法部分将做介绍。

香积寺善导塔 [拍摄]

建于初唐,11 檐,高 33 米(顶毁),一层以上实心,窗为假窗。善导法师是佛教净土宗(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奠基人,香积寺亦有祖庭之地位。

荐福寺小雁塔 [拍摄]

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15 檐,现高 43.3 米(顶毁),内部是烟囱状直通到顶的塔身,很早年间可以登顶。前两期都说到,塔身开裂是密檐塔的主要坍毁原因,据载小雁塔经历过三次开裂,同类型的塔多数都有“几开几合”的传说,可见完整保存至今之不易。善导塔和小雁塔十分相似,修建年代也接近,都是唐代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奠基性建筑,引起各地广泛效仿。其几项特点,如:塔通体截面呈正方形;在高度的一半左右急剧收窄,使外观呈兰叶形 [自己造的形容词];檐下叠涩砖呈内凹弧形向外伸展,与塔身流畅衔接。该样式的塔在隋唐时期流行全国,至宋代亦有许多效仿者,堪称古塔的经典形象之一。而对陕西而言,差不多可以说,唐代古塔如果不像大雁塔,就像小雁塔。

西安长安区兴教寺塔(玄奘塔)[百度百科图]

是高僧玄奘的墓塔,落成时间略晚于玄奘圆寂。此塔也很像大雁塔,塔身外侧能看出有意砌出的仿木结构装饰,这一装饰在大雁塔也是有的,只是大雁塔太大,不便近观,难以察觉。玄奘创立了法相宗(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此寺是祖庭之一。

[有说法讲此塔是最早的楼阁式塔,首先就不会早于大雁塔,应是隐去了一些限定条件]

西安一带,尤其是南郊秦岭脚下一线,还有多座寺院可追溯到唐代,寺院塔林中古塔众多,可供一观,但其分散范围是较远的。

秦岭脚下的观音寺银杏树(拍摄)

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手植,作为银杏树能有如此气派,想见年岁是久远的。除上述两地外,山西运城、五台山和河南登封,隋唐古塔也很丰富,但多是小型墓塔,就不具体介绍了。

唐代建筑系列告一段落

梁思成先生谓,中国建筑的第一特点就是木材为主要材料,有别于世界许多体系的石制为先。而隋唐古建筑,尤其是塔,却恰巧是中国建筑史上一次对砖石利用的高峰。查资料时如未记错,本系列三期列出如此多的隋唐建筑,均已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不谓幸运。

[本系列主要参考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罗哲文《中国古塔》]

作者:李泰衡,北师大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下一系列主题:欣赏唐代书法从何处入手?